一种载药固定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16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药固定钢板,其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一个侧面为载药面,所述载药面贴近治疗区域;微腔体,所述微腔体开设于所述载药面,所述微腔体内置药物层;生物膜结构,所述生物膜结构包括载药膜层和非载药膜层,所述载药膜层负载有药物,所述非载药膜层不负载药物,所述载药膜层与所述非载药膜层间隔设置,所述载药膜层与所述非载药膜层为可降解生物膜,该载药固定钢板能够定时地释控药物,赋予了载药固定钢板的智能施药的效果,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固定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载药固定钢板。

技术介绍

[0002]骨折修复过程涉及炎症反应、软骨痂形成、骨痂矿化/吸收和骨的重塑四个彼此重叠的阶段。骨折固定钢板属于内固定治疗的一种,是在骨折治疗中用于固定骨折部位连接断裂骨头的植入器械,可以有效维持骨折的解剖复位,防止骨折处因受剪切力导致骨折移位。
[0003]随着发展,骨折固定钢板已出现了载药缓释的功能。然而,目前骨折固定钢板的载药功能仍存在不足之处:载药缓释功能仅仅是释放药物,不能根据治疗对象和愈合周期针对性地适应治疗阶段,可见目前的载药释控功能仅能单次释控,其智能释控功能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载药固定钢板,该载药固定钢板能够定时地释控药物,赋予了载药固定钢板智能施药的效果,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载药固定钢板,包括
[0007]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一个侧面为载药面,所述载药面贴近治疗区域;
[0008]微腔体,所述微腔体开设于所述载药面,所述微腔体内置药物层;
[0009]生物膜结构,所述生物膜结构包括载药膜层和非载药膜层,所述载药膜层负载有药物,所述非载药膜层不负载药物,所述载药膜层与所述非载药膜层间隔设置,所述载药膜层与所述非载药膜层为可降解生物膜。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至少两个药物层,相邻药物层之间设有释控层。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载药膜层包括负载有药物的第一水凝胶层;
[0012]所述非载药膜层为第二水凝胶层。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载药膜层通过其水凝胶层的厚度控制所述载药膜层的释控时间点。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腔体包括若干盲孔和若干沟槽,所述盲孔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的孔槽;
[0015]若干所述盲孔与若干所述槽体组合排列为蜂窝状、方形阵列、线性状、圆形阵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凝胶层的材质为海藻酸、胶原蛋白、果胶、壳聚糖、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乳酸

共乙醇酸、聚己内酯、明胶

海藻酸钠、壳聚糖

海藻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层中的药物为干细胞、止痛类药物、化瘀类药物、双
膦酸盐类、甲状旁腺激素和干细胞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本体为钛合金。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载药面中,靠近骨折处的微腔体的密度大于远离骨折处的微腔体的密度。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本体上开设有螺孔,所述钢板本体通过螺钉穿过所述螺孔固定在治疗区域。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载药固定钢板的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的载药固定钢板,其生物膜结构包括载药膜层和非载药膜层,且载药膜层与非载药膜层间隔设置,因此当载药膜层降解后,非载药膜层则通过自身的降解进程能有效地控制下一层载药膜层的降解时间点,继而实现定时释控药物的作用,起到智能施药的效果,保证骨折愈合过程中能阶段性地调整药物。
[0023](2)本专利技术的载药固定钢板,其不但在生物膜结构上设置释放控制,并且微腔体位于生物膜结构下方,在生物膜结构的控制下,微腔体也具有释控作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具有盲孔的载药固定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A

A的剖视图。
[0026]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具有沟槽的载药固定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图3中B

B的剖视图。
[0028]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具有盲孔和沟槽的载药固定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图5中C

C的剖视图。
[0030]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载药固定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钢板本体;2、微腔体;22、盲孔;23、沟槽;24、孔槽;3、药物层;4、生物膜结构;41、载药膜层;42、非载药膜层;5、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5]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该”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36]应当理解,尽管在本专利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
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实施例1
[0038]骨折修复过程涉及炎症反应、软骨痂形成、骨痂矿化/吸收和骨的重塑四个彼此重叠的阶段。骨折固定钢板属于内固定治疗的一种,是在骨折治疗中用于固定骨折部位连接断裂骨头的植入器械,可以有效维持骨折的解剖复位,防止骨折处因受剪切力导致骨折移位。
[0039]随着发展,骨折固定钢板已出现了载药缓释的功能。然而,目前骨折固定钢板的载药功能仍存在不足之处:载药缓释功能仅仅是释放药物,不能根据治疗对象和愈合周期针对性地调控治疗进展,因此,目前的载药释控功能仅能单次释控,其智能释控功能不够完善。
[0040]针对此问题,本实施例公开的载药固定钢板,图1~图8所示,包括钢板本体1、微腔体2和生物膜结构4,所述钢板本体1的一个侧面为载药面,所述载药面贴近治疗区域,使得载药面上的药物能分散到治疗区域上。所述微腔体2开设于所述载药面,所述微腔体2内置药物层3,该微腔体2能负责各种药物,实现载药面上的药物施于到治疗区域上。
[0041]所述生物膜结构4包括载药膜层41和非载药膜层42,所述载药膜层41负载有药物,所述非载药膜层42不负载药物,所述载药膜层41与所述非载药膜层42间隔设置,所述载药膜层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固定钢板,其特征是: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一个侧面为载药面,所述载药面贴近治疗区域;微腔体,所述微腔体开设于所述载药面,所述微腔体内置药物层;生物膜结构,所述生物膜结构包括载药膜层和非载药膜层,所述载药膜层负载有药物,所述非载药膜层不负载药物,所述载药膜层与所述非载药膜层间隔设置,所述载药膜层与所述非载药膜层为可降解生物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固定钢板,其特征是:设置有至少两个药物层,相邻药物层之间填充不同的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固定钢板,其特征是:所述载药膜层包括负载有药物的第一水凝胶层;所述非载药膜层为第二水凝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药固定钢板,其特征是:所述非载药膜层通过其水凝胶层的厚度控制所述载药膜层的释控时间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固定钢板,其特征是:所述微腔体包括若干盲孔和若干沟槽,所述盲孔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的孔槽;若干所述盲孔与若干所述槽体能组合排列为蜂窝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勇吕友成张智雷刘志华刘宇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