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075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降低精轧F7机架与夹送辊之间的张力,使带钢松弛,以防止所述带钢拉窄;提高所述夹送辊与卷筒之间的张力,使所述带钢绷紧,以防止卷层之间相互摩擦,减少卷取擦伤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精轧F7机架、卷取机夹送辊和卷筒之间的张力分段控制,防止带钢宽度拉窄,以及保证钢卷卷层致密并防止卷取擦伤缺陷。卷层致密并防止卷取擦伤缺陷。卷层致密并防止卷取擦伤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的卷取机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卷取机是热轧机组的重要设备,用于将热轧带钢卷成钢卷。卷取机位于精轧机组后,是热连轧生产线的最后一道工序。结合图1所示,卷取机主要包括辊道11、夹送辊12、卷筒13等主要设备。其中辊道11的主要负责将带钢2由精轧机组输送至卷取机。夹送辊12的主要作用是在头部咬钢阶段对带钢施加一定的夹紧力,同时对其实施第一次弯曲变形;在尾部卷取阶段对带钢施加稳定的张力,以保证良好的卷形质量。卷筒13在带钢缠绕上后,对其施加张力,以确保卷形质量合格。
[0003]宽度是热轧带钢产品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一般情况下,热轧带钢的宽度精度必须控制在0~20mm的精度范围内,而带钢宽度低于目标宽度,则会视为不合格产品。也就是说,宽度只允许有20mm以内的正公差,不允许出现负公差。
[0004]热轧机组在生产某些品种的带钢时,在带钢头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卷取宽度拉窄现象,造成批量带钢宽度封锁。结合图2所示,卷取测宽仪记录的某块带钢的宽度实测曲线中,带钢头部出现了严重的卷取宽度拉窄现象21,其位置在距离带钢头部100~200米之间,而精轧末机架距离卷取机147米。据此分析,头部宽度拉窄与卷取机咬钢过程有关。
[0005]为了解决卷取宽度拉窄的问题,专利申请号200910053609.4公开了一种热轧卷取宽度的自动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包括:对被卷取带钢进行分类,在上位机内建立的张力系数及卷取机的超前系数数据库,使每个被卷取带钢具有相对独立的系数与之匹配,以实现正确控制;对带钢卷取宽度拉窄的现象和原因进行自动判断;分析卷取超前速度设定的准确性;对宽度拉窄的程度进行自动判断,并分别采用自适应技术。此申请号不但实现了卷取宽度拉窄的自动判断,而且还实现了拉窄程度的自动判断,杜绝了漏判问题,便于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正确控制的措施,提高了产品质量并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
[0006]又如专利申请号201010022652.7公开了一种热轧卷取张力的控制方法,通过两级张力控制的方法对带钢卷取进行控制。主要步骤包括第一级、第二级设定值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在带钢头部咬入卷取机时开始第一级张力控制;然后当实测卷筒力矩达到第一级力矩设定值后,延时一段时间,开始第二级张力控制,直至带钢卷取完毕;然后对带钢宽度和卷取质量进行检测判断,若不合格则调整张力系数;最后进行自适应步骤。该申请号的控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带钢宽度质量和卷取质量不能兼得的问题,在保证带钢宽度质量的同时也保障了带钢卷取质量。
[0007]上述两项专利实质上都需要降低头部卷取张力或降低卷取机的超前系数以减小宽度拉窄。但是,降低头部卷取张力后,钢卷的内圈会出现松卷问题。结合图3所示,钢卷22松卷后卷层会变得不致密。在后工序生产时,在开卷张力的作用下,卷层之间23会相互摩
擦,产生卷取擦伤缺陷。宽度和表面质量对于张力的要求是一对矛盾,现有技术无法解决这一对矛盾,要么牺牲宽度,要么牺牲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通过将精轧F7机架、卷取机夹送辊和卷筒之间的张力分段控制,防止带钢宽度拉窄,以及保证钢卷卷层致密并防止卷取擦伤缺陷。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
[0011]降低精轧F7机架与夹送辊之间的张力,使带钢松弛,以防止所述带钢拉窄;
[0012]提高所述夹送辊与卷筒之间的张力,使所述带钢绷紧,以防止卷层之间相互摩擦,减少卷取擦伤缺陷。
[0013]较佳的,降低所述精轧F7机架与所述夹送辊之间的张力,即为降低所述夹送辊在咬钢前或咬钢瞬间的速度,此时所述夹送辊的速度等于或低于所述带钢的速度。
[0014]较佳的,提高所述夹送辊与卷筒之间的张力,即为提高所述夹送辊在咬钢后的压力,使所述精轧F7机架与所述夹送辊之间的张力、以及所述夹送辊与所述卷筒之间的张力实现分段。
[0015]较佳的,降低所述夹送辊在咬钢前或咬钢瞬间的速度进一步包括:
[0016]当所述带钢的头部咬入所述精轧F7机架时,由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将咬钢信号传递给上位机,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带钢的品种将防拉窄标识下达至卷取机组的卷取基础自动化计算机14,所述卷取基础自动化计算机根据所述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提供的所述精轧F7机架的速度,通过夹送辊电机控制设备和夹送辊电机将所述夹送辊的速度设定为和所述带钢的速度同步;
[0017]当所述带钢的头部咬入所述夹送辊时,由所述卷取基础自动化计算机根据所述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提供的所述精轧F7机架的速度,通过所述夹送辊电机控制设备和所述夹送辊电机将所述夹送辊的速度设定为小于所述带钢的速度。
[0018]较佳的,提高所述夹送辊与所述卷筒之间的张力进一步包括:
[0019]当所述带钢的头部咬入所述夹送辊时,所述夹送辊由位置控制切换为压力控制,卷取基础自动化计算机计算压力设定值,并通过液压伺服系统、液压缸向所述带钢施加单侧压力。
[0020]较佳的,向所述带钢施加单侧压力为100~200KN。
[0021]较佳的,所述带钢的头部的信号由激光头发射器和激光头接收器检测获得。
[002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0023]1)可以减少宽度拉窄现象,从而提高热轧产品的宽度质量;
[0024]2)通过分段控制卷取张力,在不拉窄宽度的前提下,可以大幅提高卷取张力,从而减少卷取擦伤等表面缺陷。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卷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卷取测宽仪记录的某块带钢的宽度实测曲线示意图;
[0027]图3是钢卷的内圈出现松卷问题的示意图;
[0028]图4是精轧F7机架、夹送辊和卷筒之间的张力示意图;
[0029]图5是精轧F7机架、夹送辊和卷筒之间的温度示意图;
[0030]图6是夹送辊的速度V2和带钢的速度V1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的方案1中夹送辊的速度V2和带钢的速度V1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的方案2中夹送辊的速度V2和带钢的速度V1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专利技术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的方案1原理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的方案2原理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6]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中增加检测设备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精轧F7机架与夹送辊之间的张力,使带钢松弛,以防止所述带钢拉窄;提高所述夹送辊与卷筒之间的张力,使所述带钢绷紧,以防止卷层之间相互摩擦,减少卷取擦伤缺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所述精轧F7机架与所述夹送辊之间的张力,即为降低所述夹送辊在咬钢前或咬钢瞬间的速度,此时所述夹送辊的速度等于或低于所述带钢的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所述夹送辊与卷筒之间的张力,即为提高所述夹送辊在咬钢后的压力,使所述精轧F7机架与所述夹送辊之间的张力、以及所述夹送辊与所述卷筒之间的张力实现分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段式卷取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所述夹送辊在咬钢前或咬钢瞬间的速度进一步包括:当所述带钢的头部咬入所述精轧F7机架时,由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将咬钢信号传递给上位机,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带钢的品种将防拉窄标识下达至卷取机组的卷取基础自动化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