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枯草芽孢杆菌LK-1及其在黑茶发酵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00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黑茶发酵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LK

1及其在黑茶发酵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黑茶发酵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黑茶是我国传统的微生物后发酵茶,以其独特的工艺,醇厚的口感,富有特色的风味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因而提高黑茶的品质对黑茶的产业发展和茶功能成分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芽孢杆菌属已被报道存在于黑茶的发酵过程中,是黑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可分泌高活性的胞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可能在茶叶成分转化、产生维生素、有机酸等营养物质和抗菌物质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助于黑茶品质的形成。因此,生产用菌株的活性及适用性对黑茶生产中原料的利用率和风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0004]CN108102953A(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后发酵茶渥堆中降解赭曲霉A的应用)公开了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降解赭曲霉A。CN107164278A(一株内生枯草芽孢杆菌YC01及其在防治油茶炭疽病中的应用)公开了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油茶炭疽病。
[0005]目前黑茶的生产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品质难以保证,茶香不稳定等因素。本专利技术筛选出的菌株生长旺盛、安全优质,其不仅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还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黑茶的风味和品质。解决工艺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茶叶生产中工艺不稳定,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品质难以保证,茶香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23468。
[0008]一种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
[0009]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或含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的微生物制剂在茶叶发酵中的应用。
[0010]优选地,所述茶叶包括但不限于黑茶。
[0011]一种提高茶叶发酵成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2](1)制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
[0013](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与茶叶混合后进行固态发酵。
[0014]优选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浓度为1.0
×
108CFU/mL。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制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的具
体步骤: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于50mL LB培养基中,37℃培养24h,得到第一代,然后将活化的第一代取3mL加入150mL新LB肉汤培养基中,37℃孵育12h,活化后,得到第二代,将第二代细菌8000rpm离心5min,去掉上清液,加入0.85%生理盐水与沉淀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混合均匀,在相同条件下再次离心,第二次离心去除上清后,用80mL 85%生理盐水洗涤转移沉淀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到有小玻璃珠的锥形瓶中,摇晃均匀,获得108CFU/mL的菌悬液。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与茶叶的比例为:每1mL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接种5g茶叶。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将茶叶用水湿润后进行灭菌处理,冷却,再接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37℃发酵4

8天。
[0018]优选地,所述茶叶为黑茶。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LK

1及其在黑茶发酵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该枯草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468。将枯草芽孢杆菌运用黑茶发酵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运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备的黑茶具有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风味独特等特点。本专利技术菌株在黑茶发酵生产中能为相应产品保质增产,其极具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在LB培养基上接种12h的LK

1菌株的菌落形态。
[0022]图2为菌株LK

1的革兰染色图。
[0023]图3为来自菌株LK

1的16S rDNA的PCR系统发育树。
[0024]图4为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时间发酵的黑茶的(A)总多酚,(B)总黄酮含量。
[0025]图5固态发酵期间黑茶的GC

MS总离子色谱图。
[0026]图6为黑茶中不同发酵时间的VOC的维恩图。
[0027]图7为黑茶中检测到的所有VOC的分类。
[0028]图8为固态发酵期间分类挥发物含量的变化。
[0029]图9为GC

MS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黑茶过程中检测到的所有VOC的热图分析。
[0030]图10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黑茶的抗氧化活性。(A)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能力;(B)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C)还原潜力;(D)螯合能力。
[0031]图11为抗氧化活性主成分分析图。
[0032]图12为评估黑茶在不同发酵时间的代谢产物和抗氧化活性的载荷图。
[0033]图13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黑茶抗氧化活性与儿茶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23468。2.一种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在茶叶发酵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包括但不限于黑茶。5.一种提高茶叶发酵成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制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与茶叶混合后进行固态发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接种剂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1浓度为1.0
×
108CFU/mL。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愈肖磊柯陈玉连朱洺志王远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