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椒圆斑病生防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59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椒圆斑病生防菌株及其应用。该生防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us velezensis)HJYBJ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椒圆斑病生防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花椒圆斑病生防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俗称青花椒,是芸香科植物。它是香料四川花椒的来源,被用于民间医学、精油生产和观赏性园林植物。花椒圆斑病严重威胁到了花椒叶片的正常生长,特别对幼苗植株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对整体形态、生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Jiang等人(2021)最近的一项研究首次报道在四川省眉山市的花椒园,Fusarium fujikuroi是引起花椒圆斑病的原因。该病导致花椒苗期叶片出现近圆形病斑,发病严重时可达70%以上,影响花椒幼苗的正常生长,造成损失严重。
[0003]目前,植物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使用化学农药。然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会导致抗病性增强和土壤肥力降低。此外,化学控制导致自然资源恶化、产品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破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相比之下,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生物控制技术已被提出作为解决方案。
[0004]事实上,开发有效的抗病原真菌生物制剂是控制植物病害的重要方法(Boukaew等人,2017年)。生防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广泛的预防和控制特性;此外,这些细菌在控制植物病害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并且没有病原体抗性。因此,生防细菌在植物疾病控制方面很有前景。生防微生物非常丰富,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相关细菌主要为巴氏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农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以其通过各种机制控制植物疾病的能力而闻名,包括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芽孢杆菌对由土壤传播以及叶片和采后真菌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有效。芽孢杆菌属的大多数细菌具有耐热性、耐旱性和抗紫外线辐射性。几乎所有健康的植物都含有内生细菌,它们在细胞间定殖,对寄主植物有许多影响,例如促进生长、预防疾病和固氮。因此,这些细菌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天然资源,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
[0005]目前只有关于竹叶花椒圆斑病分离并鉴定其致病病原的报道,而关于从竹叶花椒中筛选拮抗细菌及其对圆斑病应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椒圆斑病生防菌株及其应用,开发了一种新的花椒圆斑病生防菌株,为预防和控制这种花椒圆斑病提供更经济、高效和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花椒圆斑病生防菌株,该生防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us velezensis)HJYBJK

7,其保藏号为CGMCC No.21545,于2020年12月23日保藏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0009]上述菌株在抑制花椒圆斑病中的应用。
[0010]进一步地,菌株抑制引起花椒圆斑病的致病菌的生长。
[0011]进一步地,致病菌为藤仓镰孢菌。
[0012]进一步地,花椒为竹叶花椒。
[0013]一种发酵上清液,包括上述生防菌株。
[0014]上述发酵上清液在抑制花椒圆斑病中的应用。
[0015]一种抑制花椒圆斑病的菌剂,该菌剂以上述生防菌株,或发酵上清液作为活性成分,并包括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0016]进一步地,菌剂中活性成分的浓度为108cfu/mL。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随着菌株Bv

7(贝莱斯芽孢杆菌HJYBJK

7)浓度的增加,病害预防效果更好,在接种浓度为108cfu/mL时效果最好,对花椒圆斑病的治愈率高达96%,而随着Bv

7稀释度的增加,预防效果降低。并且发现,先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然后再接种引起圆斑病的病原菌,也就是在患病之前先接种生防菌具有最佳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分别为98%和96%,表明其在花椒圆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菌株HJYBJK

7的形态学特征;
[0020]图2为菌株HJYBJK

7的系统发育树;
[0021]图3为菌株HJYBJK

7处理下的花椒幼苗生长情况比较;
[0022]图4为菌株HJYBJK

7与藤仓镰孢菌HJYB

4在PDA平板上对峙培养时的菌落状态;
[0023]图5为生防菌HJYBJK

7对病原菌HJYB

4的显微形态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5]本申请中使用到的培养基如下:
[0026](1)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

20g,蒸馏水1000mL,pH7.0,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病原菌。
[0027](2)NA培养基:蛋白胨10克,牛肉提取物3克,氯化钠5克,琼脂15

20克,蒸馏水1000毫升,pH值7.4

7.6。采用牛肉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纯化。
[0028]实施例1菌株筛选鉴定
[0029]1、生防菌株的分离筛选
[0030](1)分离
[0031]为了分离内生细菌,用70%乙醇和3%次氯酸钠对黄杨树皮进行消毒。然后用无菌水清洗树皮组织数次。下一步是通过稀释分离法收集内生细菌(Fang等人,1998年)。将彻底灭菌的组织充分研磨并稀释,将10
‑3、10
‑4和10
‑5稀释的100μL组织溶液涂在NA培养基上,并在3℃培养箱中培养1d,以分离因菌落形态而明显不同的单个菌落。
[0032](2)筛选
[0033]根据Edwards和Mcbride(1975)的拮抗细菌筛选方法,通过对抗培养法初步筛选拮抗细菌。选择具有明显抑制圈的菌株,测量其宽度。纯化后,再次筛选菌株,具体过程如下:
[0034]选择LB培养基在恒温25℃和135r/min的摇床培养箱中培养拮抗菌株2天。收集发酵培养滤液并通过滤纸过滤,以4000r/min的速度离心8分钟,上层通过0.22

μm的膜过滤以制备无菌培养滤液。Bekierkunst和Szulga(1954)的生长速率法用于确定菌株拮抗性。使用涂有无菌水和无发酵培养滤液的LB平板作为对照。样品在25℃恒温下培养,该过程重复三次。每天观察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椒圆斑病生防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us velezensis)HJYBJK

7,其保藏号为CGMCC No.21545,于2020年12月23日保藏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菌株在抑制花椒圆斑病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抑制引起花椒圆斑病的致病菌的生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珊姜耀荣王明徐秀袁欢朱天辉刘应高李姝江林恬恬谯天敏杨春琳李书颖方浩南董家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