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791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包括搅拌桶、控制器和上料装置,所述搅拌桶和上料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互联网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人机交互界面,该人机交互界面提供混凝土用途选项,且该用途选项与混凝土配比数据一一对应,当用户点击混凝土用途选项后,控制器提取出该选项对应的配比数据,并控制上料装置根据配比数据上料至搅拌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通过控制器的设置,便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用户选择混凝土用途,然后自动匹配配比数据了。然后自动匹配配比数据了。然后自动匹配配比数据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搅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十分的重要,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水泥搅拌主要通过大型设备以及工人手动搅拌的方式,然而在面对农村小型施工的过程中,用大型设备搅拌的话,很容易造成水泥的浪费,而若是采用人工手动搅拌的方式,搅拌效率低,且增加了劳动力,浪费了时间,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提高。
[0003]因而现有技术中有专利号为201521104533.0,名称为一种用于水泥搅拌的智能工业机器人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通过电动机8、升降装置14、副机械臂11与旋转钮12的配合将搅拌桶15倾斜,将搅拌石灰、沙子和水倒入搅拌桶15,然后再通过伸缩机械臂10将机械手13伸入搅拌桶,由此实现搅拌的效果,然而上述对于石灰、沙子以及水的分量还是通过人工来控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水泥所使用的环境,需要配比出不同情况的水泥,而上述工业机器人并不能够实现配比出不同情况的水泥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配比出不同情况的水泥的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包括搅拌桶、控制器和上料装置,所述搅拌桶和上料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受控制器控制上料以及搅拌,最终输出水泥成品,所述控制器与外部互联网通信连接,以搜索外部互联网混凝土配比数据,并将配比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人机交互界面,该人机交互界面提供混凝土用途选项,且该用途选项与混凝土配比数据一一对应,当用户点击混凝土用途选项后,控制器提取出该选项对应的配比数据,并控制上料装置根据配比数据上料至搅拌桶内。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沙子上料机构、抽水机构和水泥上料机构,所述沙子上料机构、抽水机构和水泥上料机构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以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混凝土配比数据,进而根据配比数据输送对应量的沙子、水泥和水至搅拌桶内。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泥上料机构包括上料传送带和切割盘以及放料斗,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一端连接在搅拌桶的侧壁上,并与搅拌桶的内部连通,所述放料斗安装在上料传送带背向搅拌桶的一端上,所述切割盘可旋转的安装在上料传送带相对搅拌桶的一端上,水泥上料时,上料传送带带动放料斗内的水泥袋,传送至切割盘处,切割盘切割后将水泥送入至搅拌桶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传送带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左带体、右带体、前转轴和后转轴,所述左带体和右带体左右间隔的安装在前转轴和后转轴上,且相互之间留有供切割盘通过的缝隙,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带体和右带体的左侧边
和右侧边上,所述左带体和右带体上均设有若干个输送板,相邻的两个输送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水泥袋的容纳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以检测水泥袋,供控制器识别当前上料的水泥袋数。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喷出水雾的喷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识别当前上料的水泥袋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2]步骤一,控制器实时监测红外接收器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并检测红外接收器未接收到红外信号的时间;
[0013]步骤二,将检测到的红外接收器未接收到红外信号的时间与预设的时间阈值相比较,若大于时间阈值,则计算一袋水泥袋,若小于时间阈值,则不计算一袋水泥袋。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搅拌桶和上料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一个自动上料然后搅拌的效果,而通过控制器的设置,便可有效的与外部互联网通信,有效的获取外部互联网中不同用途混凝土的水泥配比数据,然后将各个配比数据与混凝土的用途一一对应,同时存储在控制器内,进而通过控制器上的人机交互界面以供用户选择混凝土用途,进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有效的配比出不同情况的水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上料传送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上料传送带的带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9]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包括搅拌桶1、控制器2和上料装置3,所述搅拌桶1和上料装置3均与控制器2连接,受控制器2控制上料以及搅拌,最终输出水泥成品,所述控制器2与外部互联网通信连接,以搜索外部互联网混凝土配比数据,并将配比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控制器2上设有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人机交互界面,该人机交互界面提供混凝土用途选项,且该用途选项与混凝土配比数据一一对应,当用户点击混凝土用途选项后,控制器2提取出该选项对应的配比数据,并控制上料装置3根据配比数据上料至搅拌桶1内,通过上述搅拌桶1、控制器2以及上料装置3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利用控制器2与外部互联网通信的方式来实现获取混凝土用途所对应的配比数据,然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的方式供用户选择混凝土的用途,以此实现匹配配比数据,进而实现根据大数据进行自行搅拌对应用途的混凝土了,其中本实施例中搅拌桶1内设有相应的搅拌杆结构和处于下端的下料口,然后通过外部支架将整体搅拌桶1支撑抬升。
[0020]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沙子上料机构31、抽水机构32和水泥上料机构33,所述沙子上料机构31、抽水机构32和水泥上料机构33均与控制器2通信
连接,以接收控制器2输出的混凝土配比数据,进而根据配比数据输送对应量的沙子、水泥和水至搅拌桶1内,通过上述沙子上料机构31、抽水机构32和水泥上料机构33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自动化的沙子上料、水上料和水泥上料了,然后实现根据配比数据上料的效果了,其中本实施例的沙子上料采用螺旋推进管,通过螺旋上料跟转的圈数的关系来实现对于沙子的定量上料,而水则是采用水泵以及流量计的组合来实现定量输送水的效果。
[0021]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水泥上料机构33包括上料传送带331和切割盘332以及放料斗333,所述上料传送带331的一端连接在搅拌桶1的侧壁上,并与搅拌桶1的内部连通,所述放料斗333安装在上料传送带331背向搅拌桶1的一端上,所述切割盘332可旋转的安装在上料传送带331相对搅拌桶1的一端上,水泥上料时,上料传送带331带动放料斗333内的水泥袋,传送至切割盘332处,切割盘332切割后将水泥送入至搅拌桶1内,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可通过放料斗333和上料传送带331的组合实现将水泥袋一袋一袋的输送到搅拌桶1内,并且在输送到处于搅拌桶1的上方的时候,利用切割盘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包括搅拌桶(1)、控制器(2)和上料装置(3),所述搅拌桶(1)和上料装置(3)均与控制器(2)连接,受控制器(2)控制上料以及搅拌,最终输出水泥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与外部互联网通信连接,以搜索外部互联网混凝土配比数据,并将配比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控制器(2)上设有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人机交互界面,该人机交互界面提供混凝土用途选项,且该用途选项与混凝土配比数据一一对应,当用户点击混凝土用途选项后,控制器(2)提取出该选项对应的配比数据,并控制上料装置(3)根据配比数据上料至搅拌桶(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沙子上料机构(31)、抽水机构(32)和水泥上料机构(33),所述沙子上料机构(31)、抽水机构(32)和水泥上料机构(33)均与控制器(2)通信连接,以接收控制器(2)输出的混凝土配比数据,进而根据配比数据输送对应量的沙子、水泥和水至搅拌桶(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辅助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上料机构(33)包括上料传送带(331)和切割盘(332)以及放料斗(333),所述上料传送带(331)的一端连接在搅拌桶(1)的侧壁上,并与搅拌桶(1)的内部连通,所述放料斗(333)安装在上料传送带(331)背向搅拌桶(1)的一端上,所述切割盘(332)可旋转的安装在上料传送带(331)相对搅拌桶(1)的一端上,水泥上料时,上料传送带(331)带动放料斗(333)内的水泥袋,传送至切割盘(332)处,切割盘(332)切割后将水泥送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张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