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90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涉及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技术领域,包括声纳测绘装置,所述声纳测绘装置上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声纳测绘装置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监控及信号灯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保护套A、保护套B和保护套C上的螺纹块和螺纹槽进行旋转连接,解决了不便于拆卸,不便于后期维护维修的问题,达到了便捷性和实用性的效果,再通过顶盖两侧的液压装置带动其底部的清洁海绵A在保护套A、保护套B和保护套C表面上进行上下移动,再通过电动转杆的转动从而带动清洁海绵B在监控探头表面进行旋转,解决了海洋微生物的附着,而侵蚀潮位仪设备和监控探头,达到了防护作用和清洁效果。和清洁效果。和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
,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潮位,指受潮汐影响周期性涨落的水位称潮位,又称潮水位。潮位仪,是水文监测的重要仪器,其主要观测和记录海洋、运河、地下水等处潮水的温度和潮位的变化。潮位仪是一种用于观测和记录海洋、运河、地下水等潮水变化的设备,其能够不受波浪的干扰而准确采集数据,广泛应用于海洋学研究、海洋工、程勘察、港口监测、水利大坝监测等领域。疏浚船舶施工过程中,由于潮水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施工船舶会随着潮位的变化,其挖掘设备离海底的距离也不停地发生变化。要获得准确的挖掘深度和施工区域的潮位数据,就必须使用潮位仪对潮位进行测量。常用的潮位仪是采用高频波通讯装置将测量的数据发送到施工船舶上,但由于施工船舶距离潮位仪测量点往往距离较远,导致施工区域的潮位与测量点的数值有误差,影响疏浚施工的精确度。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科学调查、海洋环境监测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现代化的海洋调查仪器也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但是各种海洋调查仪器在使用时总是受到海洋生物的附着,严重影响调查仪器的用。例如潮位仪,当海洋生物将潮位仪的探头覆盖后,潮位仪输出的数据就会严重受到影响,所以急需开发一种有效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潮位仪保护装置。潮位仪是应用传感器或者遥感技术进行潮位观察的验潮仪器,但现有的潮位仪大多不具有防护装置,当海洋生物将潮位仪的探头覆盖后,潮位仪的输出数据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潮位计,又称潮位仪或水位计,用于观测和记录潮水的变化。潮位仪是一款自容式测量温度和潮位的海洋仪器,能不受波浪的干扰准确测量潮位,大多数潮位仪易于安装和操作,可长期稳定地运行,并且具有较长的电池寿命。此外,有些潮位仪还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可在潮汐异常情况下提醒使用者及时采取行动。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280172U,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潮位仪保护装置,这种设计包括支撑杆、固定座,还包括自清洁装置,所述自清洁装置包括带孔的保护罩和与保护罩相对转动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螺旋桨和与螺旋桨固定连接的刮板,这种设计不仅能减缓海浪运动对潮位仪测量造成的影响,且能有效防止海洋生物的附着,使潮位仪不易被堵塞的保护装置。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不便于对旋转盖的位置进行加固,所以不便于增加旋转盖与固定座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夹持腔内容易进水,不利于人们的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潮位仪保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2、上述旋转保护罩对潮位仪起保护作用,减小了海洋生物附着在潮位仪探头上的可能性。但是,海洋生物可能会附着在旋转保护罩的外侧壁上,以此造成通孔的堵塞,从而对潮位仪的检测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包括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包括声纳测绘装置,所述声纳测绘装置上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声纳测绘装置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监控及信号灯装置;所述声纳测绘装置包括保护套A、保护套B、保护套C、顶盖、螺纹块、螺纹槽、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定位器、声纳发射器和凹槽,所述顶盖底部与螺纹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开设在保护套A顶部,所述凹槽开设在顶盖顶部,所述顶盖通过螺纹块和螺纹槽与保护套A活动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与保护套A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与保护套A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A底部与螺纹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开设在保护套B顶部,所述保护套A通过螺纹块和螺纹槽与保护套B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器与保护套B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B底部与螺纹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开设在保护套C顶部,所述保护套B通过螺纹块和螺纹槽与保护套C活动连接,所述声纳发射器与保护套C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液压装置、清洁海绵A、电动转杆、清洁海绵B和通孔A,所述顶盖两侧与液压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装置底部与清洁海绵A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孔A开设在清洁海绵B两侧,所述电动转杆通过通孔A与清洁海绵B固定贯穿。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清洁海绵A和清洁海绵B对保护套A、保护套B、保护套C和监控探头进行清洁防护。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控及信号灯装置包括灯管、灯罩、固定块、孔槽、锂电池、卡块、弹簧、滑槽、滑块、通孔B和监控探头,所述孔槽开设在灯管两侧,所述卡块通过弹簧与灯管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灯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顶部与锂电池活动连接,所述灯管顶部与灯罩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开设在顶盖两侧,所述通孔B开设在凹槽两侧,所述滑块在滑槽里滑动连接,所述监控探头与保护套C底部固定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灯管内的锂电池发电,从而使灯罩发出信号光,方便在夜晚时寻找该潮位仪的位置。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压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均在顶盖两侧。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液压缸带动清洁海绵A进行上下移动。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均开设在顶盖两侧。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滑槽与滑块的尺寸一致。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动转杆活动贯穿于监控探头。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电动转杆两端带动清洁海绵B进行旋转工作。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均在滑槽内。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滑块,通过按压带动其背部的卡块。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块的数量为两个,均在弹簧两端。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簧,通过滑块挤压弹簧两端的卡块使其收缩,再通过弹簧的张力使两端的卡块复位,以达到固定作用。
[00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孔槽的数量为两个,均开设在灯管两侧。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孔槽与卡块的尺寸一致,以便卡块能够正常的活动。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B的大小与孔槽大小一致。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孔B能够在按压滑块的时候使滑块能够正常接触到卡块。
[002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通过保护套A、保护套B和保护套C上的螺纹块和螺纹槽进行旋转连接,解决了不便于拆卸,不便于后期维护维修的问题,达到了便捷性和实用性的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包括声纳测绘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纳测绘装置(1)上设置有清洁装置(2),所述声纳测绘装置(1)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监控及信号灯装置(3);所述声纳测绘装置(1)包括保护套A(101)、保护套B(102)、保护套C(103)、顶盖(104)、螺纹块(105)、螺纹槽(106)、信号接收器(107)、信号发射器(108)、定位器(109)、声纳发射器(110)和凹槽(111),所述顶盖(104)底部与螺纹块(105)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106)开设在保护套A(101)顶部,所述凹槽(111)开设在顶盖顶部,所述顶盖(104)通过螺纹块(105)和螺纹槽(106)与保护套A(101)活动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107)与保护套A(10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108)与保护套A(10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A(101)底部与螺纹块(105)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106)开设在保护套B(102)顶部,所述保护套A(101)通过螺纹块(105)和螺纹槽(106)与保护套B(102)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器(109)与保护套B(10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B(102)底部与螺纹块(105)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106)开设在保护套C(103)顶部,所述保护套B(102)通过螺纹块(105)和螺纹槽(106)与保护套C(103)活动连接,所述声纳发射器(110)与保护套C(10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测绘用的潮位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2)包括液压装置(201)、清洁海绵A(202)、电动转杆(203)、清洁海绵B(204)和通孔A(205),所述顶盖(104)两侧与液压装置(20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装置(201)底部与清洁海绵A(20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孔A(205)开设在清洁海绵B(204)两侧,所述电动转杆(203)通过通孔A(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东周争桥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