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镗孔刀具及镗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83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镗孔刀具及镗孔方法,包括有镗刀轴、位于镗刀轴一端的镗刀座、两转动枢接于镗刀座上的刀头座及两分别锁固于两刀头座外端的刀头,两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对称位于镗刀轴的中心轴线两侧;所述刀头座在镗刀轴正转和反转作用下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刀头所位于圆环的直径大于内轴孔内径,所述收折状态为刀头所位于圆弧的直径小于内轴孔内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镗孔刀具设置有两刀头,可平衡削切孔,保证孔的孔径精度,提高孔加工效率;而且,在镗孔加工过程中,镗刀轴在同一中心轴线上水平运动或自转,可以保持同轴加工大孔;不需要上下调整镗刀轴的位置,使得加工的大孔和内轴孔的同轴度高,孔加工精度更高。孔加工精度更高。孔加工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镗孔刀具及镗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镗孔
,尤其是指一种镗孔刀具及镗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镗刀是孔加工刀具的一种,具有圆柄、设置于圆柄端部的镗刀座和设置于镗刀座上的镗刀;最常用的场合就是里孔加工、扩孔、仿形等;现有镗刀通常在同一轴类零件的内轴孔上加工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孔径,各孔具有较高精度要求从而确保各部件在主轴带动下精确地完成动作;因此,在加工不同孔径时,需要满足孔径精度、孔深精度和同轴度等要求;但是,现有镗刀大多是单刀刃结构,单刀刃镗孔具有以下问题:
[0003]1、在镗刀加工孔时,单刀刃进行镗孔,孔加工效率低;
[0004]2、现有镗刀的单一刀头位于主轴一侧,在转动主轴带动刀头转动镗孔时,单一刀头无法在主轴保持左右平衡,且主轴伸入内轴孔内的悬臂长且单一刀头位于主轴端部会导致主轴容易会偏离中心轴线,加工的孔径无法保持一致,孔径精度差;
[0005]3、现有在加工反向台阶孔时,需要先加工位于内轴孔外端的小孔,再加工位于内轴孔内端的大孔,其中加工大孔刀具如何穿过小孔是现有加工难点;现有在加工大孔时,需要将主轴向下移动,让主轴和大孔刀具顺利穿过小孔,再向上移动主轴,让主轴位于小孔中心轴线上,之后,电机驱动主轴转动带动刀头转动削切大孔;但是,这种加工大孔方法存在缺点:多次上下移动调整主轴,无法保证主轴精确位于小孔中心轴线上,使得小孔和大孔的中心轴线无法精确在同一直线上,导致大孔和小孔无法同轴设置,两孔的同轴度差,镗孔精度差。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镗孔刀具和镗孔方法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镗孔刀具及镗孔方法,该镗孔刀具设置有两刀头,可平衡削切孔,保证孔的孔径精度,提高孔加工效率;而且,在镗孔加工过程中,镗刀轴在同一中心轴线上水平运动或自转,不需要上下调整镗刀轴,可以提高孔加工的同轴度,孔加工精度更高。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9]一种镗孔刀具,其包括有镗刀轴、位于镗刀轴一端的镗刀座、两转动枢接于镗刀座上的刀头座及两分别锁固于两刀头座外端的刀头,两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对称位于镗刀轴的中心轴线两侧;所述刀头座在镗刀轴正转和反转作用下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刀头所位于圆环的直径大于内轴孔内径,所述收折状态为刀头所位于圆弧的直径小于内轴孔内径。
[0010]所述刀头座内端具有由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向外延伸的限位抵顶部,且所述枢接位置到限位抵顶部的端部之间距离大于枢接位置到镗刀轴的中心轴线之间距离;当两刀头座
呈展开状态时,两限位抵顶部的内侧壁相互抵顶在一起。
[0011]所述刀头座的枢接位置靠近刀头座的内侧壁,且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到刀头座的外侧壁之间距离和所述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到限位抵顶部的端部之间距离相同。
[0012]所述镗刀座上设置有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具有供靠近左限位块的刀头座的外侧壁抵顶的第一限位内侧壁,所述右限位块具有供靠近右限位块的刀头座的外侧壁抵顶的第二限位内侧壁;当两刀头座呈展开状态时,两刀头座的外侧壁分别抵顶于第一限位内侧壁和第二限位内侧壁上。
[0013]所述第一限位内侧壁和第二限位内侧壁平行设置,且平行间隔为两刀头座的宽度;当两刀头座呈展开状态时,两刀头座并排位于第一限位内侧壁和第二限位内侧壁之间。
[0014]靠近左限位块的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到第一限位内侧壁之间距离、靠近右限位块的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到第二限位内侧壁之间距离和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到刀头座外侧边之间距离相同。
[0015]靠近左限位块的限位抵顶部在朝向左限位块一端形成倒圆角结构;靠近右限位块的限位抵顶部在朝向右限位块一端形成倒圆角结构。
[0016]所述镗刀座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内插置有限位轴,两所述刀头座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抱住限位轴的半圆槽;当两刀头座呈展开状态时,两半圆槽围成抱住限位轴的圆环。
[0017]所述半圆槽在靠近枢接位置一侧设置有倾斜入口段。
[0018]所述镗孔座在限位轴的下端位置设置有直径大于限位轴直径的限位台阶。
[0019]所述镗刀座在两枢接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枢接孔,每一所述刀头座设置有一第二枢接孔,两第一枢接孔和两第二枢接孔一一对应;两枢接轴一端分别穿过两第二枢接孔锁固于两第一枢接孔将两刀头座转动枢接于镗刀座上。
[0020]所述镗刀座设置有防止刀头座脱出枢接轴的上限位盖板,所述上限位盖板设置有与两第一枢接孔上下一一对应的两第三枢接孔。
[0021]所述上限位盖板还设置有与第一轴孔上下对应的第二轴孔,所述限位轴从第二轴孔向下插置于第一轴孔内。
[0022]所述刀头座的外端在内侧壁设置有供刀头锁设的刀头槽,所述刀头槽的顶端为封闭端,底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刀头具有凸出于刀头座的外端的刀刃。
[0023]所述镗刀座的外周所位于圆环小于内轴孔的内径,所述镗刀座具有对称且位于同一圆环上的两圆弧边和两连接两圆弧边的直线边,两所述圆弧边之间距离大于两所述直线边之间距离。
[0024]所述左限位块具有垂直于第一限位内侧壁的第一内侧壁和位于左端的圆弧边上的左圆弧壁,所述右限位块具有垂直于第二限位内侧壁的第二内侧壁和位于右端的圆弧边的右圆弧壁;所述第一限位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之间间距、第二限位内侧壁和第一内侧壁之间间距分别为两刀头座转动让位的活动空间。
[0025]一种使用所述的镗孔刀具的镗孔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0026]S1、在轴类零件的内轴孔内加工孔径大于内轴孔内径的大孔之前;电机反转带动镗刀轴反转,两刀头座逆时针转动收折于镗刀座一侧,且两刀头所位于圆环的直径小于内轴孔内径;
[0027]S2、驱动机构推动镗刀轴水平运动,镗刀座带动刀头座伸入内轴孔内;
[0028]S3、电机正转带动镗刀轴正转,两刀头座顺时针转动展开对称凸出于镗刀座外,且两刀头所位于圆环的直径大于内轴孔内径;两刀头从抵靠内轴孔内壁进行镗孔并逐渐外扩加工大孔,完成镗孔加工。
[002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镗孔刀具及镗孔方法相对于现有镗孔刀具和镗孔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30]1、本专利技术的镗孔刀具设置有两刀头,双刀刃进行镗孔,提高孔加工效率;
[0031]2、本专利技术的镗孔刀具的两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对称位于镗刀轴的中心轴线两侧;在镗刀轴转动时可带动两刀头座位于镗刀轴的中心轴线两侧平衡转动,可保持镗刀轴在中心轴线上自转,避免镗刀轴偏离中心轴线;使得两刀头可平衡削切孔,保证加工的孔径保持一致,提高孔径精度;
[0032]3、本专利技术在镗孔刀具加工大孔时,首先,电机反转带动镗刀轴反转,两刀头座逆时针转动收折于镗刀座一侧,且两刀头所位于圆环的直径小于内轴孔内径;再驱动机构推动镗刀轴水平运动,镗刀座带动刀头座伸入内轴孔内;然后,电机正转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镗孔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镗刀轴、位于镗刀轴一端的镗刀座、两转动枢接于镗刀座上的刀头座及两分别锁固于两刀头座外端的刀头,两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对称位于镗刀轴的中心轴线两侧;所述刀头座在镗刀轴正转和反转作用下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刀头所位于圆环的直径大于内轴孔内径,所述收折状态为刀头所位于圆弧的直径小于内轴孔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镗孔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座内端具有由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向外延伸的限位抵顶部,且所述枢接位置到限位抵顶部的端部之间距离大于枢接位置到镗刀轴的中心轴线之间距离;当两刀头座呈展开状态时,两限位抵顶部的内侧壁相互抵顶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镗孔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座的枢接位置靠近刀头座的内侧壁,且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到刀头座的外侧壁之间距离和所述刀头座的枢接位置到限位抵顶部的端部之间距离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镗孔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镗刀座上设置有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具有供靠近左限位块的刀头座的外侧壁抵顶的第一限位内侧壁,所述右限位块具有供靠近右限位块的刀头座的外侧壁抵顶的第二限位内侧壁;当两刀头座呈展开状态时,两刀头座的外侧壁分别抵顶于第一限位内侧壁和第二限位内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镗孔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内侧壁和第二限位内侧壁平行设置,且平行间隔为两刀头座的宽度;当两刀头座呈展开状态时,两刀头座并排位于第一限位内侧壁和第二限位内侧壁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镗孔刀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敏熊定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久冈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