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化型正极的无穿梭效应锌-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72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基于转化型正极的无穿梭效应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转化型正极的无穿梭效应锌

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锌电池电解质及转化型阴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转化型正极的无穿梭效应锌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借助新型储能技术削峰填谷,将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并入电网实现其规模化应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类可充电储能器件,锌电池依赖于所使用的电解液类型,可具备低成本、高安全、高性能优势,有望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储能应用中起到关键的桥梁作用。目前,基于高理论容量的转化正极开发高能量密度锌电池,是突破锌电池能量密度短板的重要思路。然而,当前基于转化型正极材料(如硫、碘、硒及其化合物)的水系锌电池普遍存在严重的“穿梭效应”,导致有效正极活性物不断流失,性能迅速衰减,不能满足储能需求。另外,在常规水系电解液中,锌阳极存在严重的析氢、腐蚀、枝晶生长等问题,大大缩短了转化型锌电池的循环寿命。因此,开发新型无穿梭效应的转化型锌电池仍然充满挑战。
[0003]硅元素地壳储量第二、绿色环保、理论比容量高,是当前被广泛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转化型正极的无穿梭效应锌

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离子液体电解液,所述离子液体电解液为如下方法所制备的电解液Ⅰ~电解液Ⅳ的任意一种:(1)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将离子液体电解质盐和第一添加剂锌盐按1:1.0~2.2摩尔比放置浆料瓶中,于70~110℃下缓慢搅拌8~12h,获得离子液体前驱体,即电解液Ⅰ;(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往步骤(1)中的离子液体前驱体中进一步加入第二添加剂锌盐,摩尔占比为0.1~0.4,于80~100℃下缓慢搅拌10~12h,制得电解液Ⅱ;(3)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往步骤(1)所得电解液Ⅰ或步骤(2)所得电解液Ⅱ中加入0.1~2.0摩尔占比的有机共溶剂,于室温下缓慢搅拌1~5h,分别制得电解液Ⅲ或电解液Ⅳ;步骤二、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将球磨制备的商业化硅类转化型阴极复合导电碳材料涂敷于基底上,与所述离子液体电解液匹配,阳极使用锌片,并组装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用离子液体电解质盐、第一添加剂锌盐和第二添加剂锌盐均于120℃真空干燥过夜,并转移至惰性气体氛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盐为氯化1

乙基
‑3‑
甲基咪唑鎓、三乙胺盐酸盐、碳酰二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超戚锦途李鸿清李成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