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及其外墙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748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包括主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连接板、连接件、折弯部、第一安装孔;所述主板为一平板,平板的两端,一端一体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另一端一体连接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连接板;其中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邻放置,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墙体上;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均独立地通过折弯部连接在主板的另一端,能够沿垂直主板平面折弯;所述连接板在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之间,一端与主板一体成型,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与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还提供了使用上述锚固件的系统,在设计上的合理性,大大减少了操作上的复杂和繁琐性,有效提升施工效率。有效提升施工效率。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及其外墙保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外墙保温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及其外墙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保温板锚固件使用较为广泛,起到将保温板牢固固定在墙体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应用在预制混凝土反打保温系统或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将保温板固定,通过保温板锚固件将保温板固定在墙体结构上,从而防止保温板在极限状态下与墙体结构分离后脱落,保证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安全。
[0003]目前,保温板锚固件一般采用尼龙塑料制作锚杆和尾盘,锚杆将穿过保温板,尾盘将与墙体结构相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方式,将锚杆制作成空心管,端部膨胀,塑料的空心管穿过保温板后,在空心管内穿入锚固钉,锚固钉将会伸入至锚杆的端部实现其挤压膨胀,从而牢固锚固在墙体结构中。
[0004]现有保温板锚固件使用中有几个问题:塑料尾盘对保温板拉结性能不足,在抗拉实验中,尾盘会发生较大形变,导致锚固件未达到设计拉力时,尾盘已经变形退出工作,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另外空心管一般使用塑料变形较大,无法有效固定保温板贴附在结构面上,极端情况,保温板与混凝土脱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将发生保温板脱落等安全事故;塑料端部膨胀,金属未与墙体结构直接相连,抗拉强度不足;最后,金属钉穿过空心管进入墙体结构,将会造成渗水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具体为包括主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连接板、连接件、折弯部、第一安装孔;所述主板为一平板,平板的两端,一端一体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另一端一体连接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连接板;其中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邻且方向相反放置,均独立地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墙体上;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均独立地通过折弯部连接在主板的另一端,能够沿垂直主板平面折弯;所述连接板在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之间,一端与主板一体成型,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与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0006]作为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勾件折弯板和L型延伸板;所述L型延伸板为两组L型结构板一端固定,另一端开口结构;所述勾件折弯板设置有两个,均为L型结构,每一个勾件折弯板一端均与L型延伸板的开口结构端连接;其中所述L型延伸板一端插接在外层墙体内;所述勾件折弯板一端安装在连接板的第一安装孔内。
[0007]作为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延伸平板和安装螺丝;所述延伸平板一端通过一组安装螺丝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内。
[0008]作为改进,所述折弯部包括对折线、前端折弯部、后端折弯部、边缘折弯部;所述对折线独立地均为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与主板进行弯折后的折弯边界线;所述前端折弯
部为至少一个开槽,平行于对折线且位于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上;所述后端折弯部包括一个开槽和垂直于开槽方向的另一个开槽,开槽平行于对折线且位于主板上;所述边缘折弯部为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在对折线两侧,为波浪曲线的结构。
[0009]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均独立地包括第二安装孔、第一凸型板、第二凸型板;所述第一凸型板和第二凸型板均独立地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个间隔分布且设置在远离墙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孔安装在两个凸型板之间,用于放置连接螺丝固定在墙体上。
[0010]作为改进,还包括第三安装孔,设置有多个,均独立地设置在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上,用于放置连接螺丝与保温板固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墙体、保温板、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外墙;所述建筑保温板锚固件为上述任一的建筑保温板锚固件;所述建筑保温板锚固件用于将保温板固定在墙体和外墙之间,其中外墙和保温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0012]作为改进,所述保温板放置在主板的上表面、下表面;所述墙体通过安装孔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墙通过安装孔与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0013]作为改进,还包括挂钩,设置在外墙的中间位置,与建筑保温板锚固件的连接件的L型延伸板活动套接连接。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锚固件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的常规锚固件的问题,并且上墙安装操作简单、牢固,尤其是使用非真空保温产品时。
[0015]与现有的产品相比,优势主要具体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可折弯位置开槽处可直接与保温材料使用外部零件(螺丝等进行加固);(2)锚固件可折弯位置开孔/冲压出凹凸状,即方便弯折,并且弯折部位可根据保温产品的实际厚度做调整,确保折叠起的位置贴合保温材料,增强牢固性;使用此专利技术锚固件大大提高稳固性;设计上的合理性,大大减少了操作上的复杂和繁琐性,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实施例1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实施例2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主板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连接板6、边缘折弯部7、第一凸型板8、第二凸型板9、第三安装孔10、第一安装孔11、L型延伸板12、墙体14、保温板15、锚固件16、外墙17、勾件折弯板18、沟槽19、折弯部20、对折线21、第二安装孔22、后端折弯部23、前端折弯部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3]见图1所示,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墙体14、保温板15、建筑保温板锚固件16、外墙17。所述建筑保温板锚固件16用于将保温板固定在墙体14和外墙17之间,其中外墙17和保温板15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0024]所述保温板15放置在主板1的上表面、下表面,可以为真空绝热板,也可以为常规的保温材料板。所述墙体14通过安装孔与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墙17通过安装孔与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0025]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具体为包括主板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连接板6、连接件、折弯部20、第一安装孔11;所述主板1为一平板,平板的两端,一端一体连接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另一端一体连接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连接板6;其中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相邻放置,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墙体14上;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均独立地通过折弯部连接在主板1的另一端,能够沿垂直主板1平面折弯;所述连接板6在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之间,一端与主板1一体成型,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11与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0026]折弯部是用来弯折第一折弯板4和第二折弯板5,以免受损折断,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连接板(6)、连接件、折弯部(20)、第一安装孔(11);所述主板(1)为一平板,平板的两端,一端一体连接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另一端一体连接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连接板(6);其中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相邻且方向相反放置,均独立地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墙体(14)上;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均独立地通过折弯部连接在主板(1)的另一端,能够沿垂直主板(1)平面折弯;所述连接板(6)在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之间,一端与主板(1)一体成型,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11)与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勾件折弯板(18)和L型延伸板(12);所述L型延伸板(12)为两组L型结构板一端固定,另一端开口结构;所述勾件折弯板(18)设置有两个,均为L型结构,每一个勾件折弯板(18)一端均与L型延伸板(12)的开口结构端连接;其中所述L型延伸板(12)一端插接在外层墙体(17)内;所述勾件折弯板(18)一端安装在连接板(6)的第一安装孔(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延伸平板(26)和安装螺丝(25);所述延伸平板(26)一端通过一组安装螺丝(25)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安装孔(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保温板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20)包括对折线(21)、前端折弯部(24)、后端折弯部(23)、边缘折弯部(7);所述对折线(21)独立地均为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5)与主板(1)进行弯折后的折弯边界线;所述前端折弯部(24)为至少一个开槽,平行于对折线(21)且位于第一折弯板(4)和第二折弯板(5)上;所述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李兴徐彬彬郑蒙曹玲林时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威普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