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666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充电桩热管理系统,充电桩热管理系统包括: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和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与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通过第一管路并联,且第一管路形成有用于连接至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桩出液口和充电桩进液口;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与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信号连接,且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与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信号连接,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和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的冷却液流量分配,以控制充电桩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温度。在适用超级快充时,整车热管理系统相关零件性能不需要提升,保证整车的成本、重量、布置空间;同时,保证充电速度。保证充电速度。保证充电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热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不断提升,市场上的部分车型可以做到1000km+的续驶里程。但人们对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依然存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纯电动汽车充电速度较慢,相较于燃油车的加油速度,仍有不小的差距。
[0003]追求像燃油车加油速度那样的充电速度,依然是各大主机厂的极致目标。例如,现在市场上热门的800V 4C超级快充,快充功率最高可以达到500kW。超级快充在提升充电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就包括热管理系统。
[0004]首先,超级快充意味着更大的电池发热量。传统的普通快充电池发热量不超过5Kw,而超级快充电池发热量普遍超过10kW,这需要更大的冷却系统满足电池发热量需求。
[0005]相关技术中,普通的快充热管理系统集成在整车上,电池冷却通过压缩机实现,电池加热通过高压水加热器实现。但是对于超级快充来说,由于电池发热量显著增大,上述热管理方案所涉及的相关零件的性能都要明显提高。例如,压缩机排量可能提升至45cc以上,电子膨胀阀需要提升至3冷吨,冷却风扇需要提升至800W。显然,这对整车成本、重量、布置空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0006]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适用于超级快充的热管理系统对整车成本、重量以及布置空间带来挑战的问题。
[0008]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充电桩热管理系统,所述充电桩热管理系统包括: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和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与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通过第一管路并联,且所述第一管路形成有用于连接至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桩出液口和充电桩进液口;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与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信号连接,且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与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和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的冷却液流量分配,以控制所述充电桩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温度。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包括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用于提供恒定温度冷却液的第一供液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供液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供液装置的流量;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包括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用于提供恒定温度冷却液的第二供液装置,所述第二供液装置中的冷却液温度低于所述第一供液装置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供液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桩热
管理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供液装置的流量。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供液装置可以保证充电桩热管理系统提供稳定的高温水温,通过设置第二供液装置可以保证充电桩热管理系统提供稳定的低温水温,且通过设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可以保证第一供液装置和第二供液装置提供稳定的冷却液流量。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子三通阀,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的第一口与所述充电桩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的第二口与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的第三口与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有第二电子三通阀,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的第一口与所述充电桩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的第二口与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的第三口与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和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均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和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的开度以调整冷却液流量分配。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管路中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量。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整车热管理系统,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整车热管理回路,所述整车热管理回路上设有所述动力电池,所述充电桩出液口和所述充电桩进液口均连接至所述整车热管理回路,且所述充电桩出液口和所述充电桩进液口分布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相对两侧。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车热管理回路上设有第一三通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三通控制单元的第二口连接至所述动力电池的出口,所述第一三通控制单元的第三口连接至所述充电桩进液口;所述整车热管理回路上还设有第二三通控制单元,所述第二三通控制单元的第一口连接至所述动力电池的进口,所述第二三通控制单元的第三口连接至所述充电桩出液口。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通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三通控制单元均为电子三通阀。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车热管理回路上还设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第二管路串联有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电池冷却器,所述电池冷却器还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有高压水加热器和电子水泵,所述电子水泵连接至所述第一三通控制单元的第一口,所述电池冷却器连接至所述第二三通控制单元的第二口。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还设置有冷却风扇。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所述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所述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用于向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发出电池热管理请求。
[001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和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的冷却液流量分配,以控制充电桩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温度,使充电桩热管理系统对车辆的动力电池降温或者加热。
[0019]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和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的冷却液
流量分配之前,还包括将充电桩与车辆完成物理连接,包括:将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将充电桩热管理系统与车辆的整车热管理系统连接。
[0020]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将充电桩与车辆完成物理连接之后,还包括:将充电桩与车辆完成低压辅助上电、握手通讯和充电参数配置。
[0021]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和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的冷却液流量分配之前,还包括:整车热管理系统向充电桩热管理系统发出电池热管理请求,并发出电池目标冷却液流量和目标进水温度需求。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和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的冷却液流量分配,以控制充电桩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温度,使充电桩热管理系统对车辆的动力电池降温或者加热,包括:基于整车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充电桩热管理系统(1),所述充电桩热管理系统(1)包括: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11)和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12),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11)与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12)通过第一管路(13)并联,且所述第一管路(13)形成有用于连接至车辆的动力电池(22)的充电桩出液口(131)和充电桩进液口(132);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与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11)信号连接,且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与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12)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11)和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12)的冷却液流量分配,以控制所述充电桩出液口(131)处的冷却液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11)包括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用于提供恒定温度冷却液的第一供液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信号连接,且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供液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供液装置的流量;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12)包括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用于提供恒定温度冷却液的第二供液装置,所述第二供液装置中的冷却液温度低于所述第一供液装置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信号连接,且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供液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供液装置的流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3)上设有第一电子三通阀(15),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15)的第一口与所述充电桩出液口(131)连通,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15)的第二口与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12)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15)的第三口与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11)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3)上还设有第二电子三通阀(16),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16)的第一口与所述充电桩进液口(132)连通,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16)的第二口与所述充电桩低温热源装置(12)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16)的第三口与所述充电桩高温热源装置(11)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15)和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16)均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三通阀(15)和所述第二电子三通阀(16)的开度以调整冷却液流量分配。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3)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热管理控制系统(14)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管路(13)中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整车热管理系统(2),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2)包括整车热管理
回路(21),所述整车热管理回路(21)上设有所述动力电池(22),所述充电桩出液口(131)和所述充电桩进液口(132)均连接至所述整车热管理回路(21),且所述充电桩出液口(131)和所述充电桩进液口(132)分布于所述动力电池(22)的相对两侧。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亚赵书培石侠红王若明谭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