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检测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632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结晶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检测结晶器,包括结晶部,结晶部包括结晶箱,结晶箱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阀,结晶箱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阀,结晶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阀,结晶箱腔室的中部安装有混料机构,混料机构的底部安装有位于结晶箱腔室中的驱动机构,结晶箱两端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立柱,结晶箱外壁的底部安装有重力检测器,重力检测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重力检测器和控制器及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在混料阶段,使得连接在弧形拼装板表面的刮板对结晶箱和弧形拼装板夹层间的溶液混料进行充分混动搅拌;在结晶阶段,使得连接在弧形拼装板表面的刮板对结晶箱内壁附着的晶体颗粒进行刮除,提高晶体产率。提高晶体产率。提高晶体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检测结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晶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检测结晶器。

技术介绍

[0002]结晶器一种槽形容器,器壁设有夹套或器内装有蛇管,用以加热或冷却槽内溶液,结晶槽可用作蒸发结晶器或冷却结晶器,为提高晶体生产强度,可在槽内增设搅拌器,结晶槽可用于连续操作或间歇操作。
[0003]现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422400A)公开了一种结晶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晶设备内液体循环速率,进而以提高结晶效率的结晶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上腔室、换热室和结晶室;还包括导流管和斜板,导流管穿过换热室,斜板将结晶室分割为位于上方的循环腔室和位于下方的结晶腔室;在循环腔室的最低处设置有与循环腔室连通的循环液入口,在结晶腔室的最高处设置有与结晶腔室连通的循环液出口;循环液入口和循环液出口通过循环管路连通,并且在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通过循环泵为整个结晶器提供强制的循环动力,因此可保证结晶器内的液体循环速率较快以及循环流量较大,进而保证整个结晶器的结晶效率。
[0004]但是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在结晶箱内的溶液结晶后,结晶颗粒易附着在结晶箱内壁,降低结晶产率,且对其清理较为不便,进而如何在需要加热蒸发结晶过程中,对结晶箱内的溶液进行充分混动的加热搅拌,而在结晶完成后,智能自动控制设备对结晶箱内壁附着的晶体颗粒进行刮除,以提高晶体的产率,避免结晶物阻塞结晶箱的一体化自动双控过程,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检测结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如何在需要加热蒸发结晶过程中,对结晶箱内的溶液进行充分混动的加热搅拌,而在结晶完成后,智能自动控制设备对结晶箱内壁附着的晶体颗粒进行刮除,以提高晶体的产率,避免结晶物阻塞结晶箱的一体化自动双控过程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检测结晶器,包括结晶部,所述结晶部包括结晶箱,所述结晶箱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阀,所述结晶箱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结晶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阀,所述结晶箱腔室的中部安装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的底部安装有位于结晶箱腔室中的驱动机构,所述结晶箱两端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结晶箱外壁的底部安装有重力检测器,所述重力检测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控制器;
[0007]所述混料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结晶箱轴心处的第一辊轴末端进行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一辊轴的表面还安装有毗邻结晶箱两端内壁的切换组件,所述第一辊轴的表面还安装有用以加热溶液致使溶液结晶析出的加热器;
[0008]所述切换组件包括齿盘、弧形限位槽、固定座、固定母管及活动子杆,所述活动子
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圆周排列的弧形拼装板,所述弧形拼装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
[0009]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辊轴、齿轮及衔接组件;
[0010]所述重力检测器用以检测结晶箱及其内部混料的总重力并形成重力值,所述重力检测器检测的重力值到达设备完全结晶时的重力阈值标准时,所述重力检测器输出对控制器的重力判定信号,通过控制器接收重力判定信号,并输出对驱动机构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二伺服电机驱动;
[0011]通过控制器接收重力判定信号,并输出对驱动机构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进而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辊轴以及固定套接在第二辊轴表面的齿轮同步转动,进而与齿轮顶部相啮合的且活动套接在固定座表面的齿盘同步传动,进而齿盘表面所开设的弧形限位槽将驱使活动卡接在其内部的限位柱向外侧移动,进而限位柱将沿着固定母管侧壁滑槽向上移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活动子杆沿着固定母管的内腔向外抽出,进而连接在活动子杆顶端外围所形成的环形封闭的弧形拼装板向外移动并炸开,致使弧形拼装板表面连接的刮板贴附在结晶箱内壁上,之后第二伺服电机停止驱动,而此时伴随着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使得连接在弧形拼装板表面的刮板对结晶箱内壁附着的晶体颗粒进行刮除。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固定套接在第一辊轴的表面上,所述固定座靠近第一伺服电机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齿盘,所述齿盘的表面开设有等距圆周排列的弧形限位槽,所述固定座远离齿盘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圆周排列的固定母管,所述活动子杆活动套接在固定母管的内腔中,且所述活动子杆靠近齿盘底端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弧形限位槽内部的限位柱。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立柱的表面,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弧形拼装板内侧的第二辊轴末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轴的表面还固定套接有与齿盘底部相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二辊轴的表面还安装有与第一辊轴进行连接的衔接组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轴承及固定块,所述连接杆的顶底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侧壁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结晶箱端面内壁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母管靠近齿盘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以限位柱上下移动的滑槽,而所述限位柱与弧形限位槽设置为活动卡接关系,即所述限位柱始终沿着弧形限位槽内壁移动而不脱离。
[00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位于弧形限位槽最内端时,此时限位柱牵动活动子杆完全收缩于固定母管内腔中,此时限位柱也处于固定母管侧壁滑槽的最底端,且活动子杆所固定连接的弧形拼装板未触及结晶箱内壁。
[0017]进一步的,述限位柱位于弧形限位槽最外端时,此时限位柱牵动活动子杆脱离固定母管内腔并向外伸展,此时限位柱处于固定母管侧壁滑槽的最顶端,且活动子杆所固定连接的弧形拼装板触及结晶箱内壁。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均活动贯穿结晶箱和立柱的壁体,且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处于同一平面内。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重力检测器和控制器及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有利于在混料阶段,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使得连接在弧形拼装板表面的刮板对结晶箱和弧形拼装板夹层间的溶液混料进行充分混动搅拌,以加速混料的流通性,避免结晶沉降在结晶箱和弧形拼装板夹层腔室间的底部;而在结晶阶段,通过重力检测器检测混料重量并与结晶时的标准重量进行智能比对,从而形成对第二伺服电机的智能控制,通过控制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并配合第一伺服电机的持续作业,使得连接在弧形拼装板表面的刮板对结晶箱内壁附着的晶体颗粒进行刮除,以提高晶体的产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结构侧面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局部拆除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切换组件结构正面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检测结晶器,包括结晶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部(1)包括结晶箱(101),所述结晶箱(10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阀(102),所述结晶箱(10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阀(104),所述结晶箱(10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阀(103),所述结晶箱(101)腔室的中部安装有混料机构(2),所述混料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位于结晶箱(101)腔室中的驱动机构(3),所述结晶箱(101)两端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立柱(5),所述结晶箱(101)外壁的底部安装有重力检测器(6),所述重力检测器(6)的底部还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混料机构(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0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1)固定安装在立柱(5)的顶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1)的输出轴与位于结晶箱(101)轴心处的第一辊轴(202)末端进行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一辊轴(202)的表面还安装有毗邻结晶箱(101)两端内壁的切换组件(203),所述第一辊轴(202)的表面还安装有用以加热溶液致使溶液结晶析出的加热器(4);所述切换组件(203)包括齿盘(2031)、弧形限位槽(2032)、固定座(2033)、固定母管(2034)及活动子杆(2035),所述活动子杆(203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圆周排列的弧形拼装板(204),所述弧形拼装板(2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205);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01)、第二辊轴(302)、齿轮(303)及衔接组件(304);所述重力检测器(6)用以检测结晶箱(101)及其内部混料的总重力并形成重力值,所述重力检测器(6)检测的重力值到达设备完全结晶时的重力阈值标准时,所述重力检测器(6)输出对控制器(7)的重力判定信号,通过控制器(7)接收重力判定信号,并输出对驱动机构(3)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二伺服电机(301)驱动;通过控制器(7)接收重力判定信号,并输出对驱动机构(3)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二伺服电机(301)驱动,进而第二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辊轴(302)以及固定套接在第二辊轴(302)表面的齿轮(303)同步转动,进而与齿轮(303)顶部相啮合的且活动套接在固定座(2033)表面的齿盘(2031)同步传动,进而齿盘(2031)表面所开设的弧形限位槽(2032)将驱使活动卡接在其内部的限位柱(2036)向外侧移动,进而限位柱(2036)将沿着固定母管(2034)侧壁滑槽向上移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活动子杆(2035)沿着固定母管(2034)的内腔向外抽出,进而连接在活动子杆(2035)顶端外围所形成的环形封闭的弧形拼装板(204)向外移动并炸开,致使弧形拼装板(204)表面连接的刮板(205)贴附在结晶箱(101)内壁上,之后第二伺服电机(301)停止驱动,而此时伴随着第一伺服电机(201)的驱动,使得连接在弧形拼装板(204)表面的刮板(205)对结晶箱(101)内壁附着的晶体颗粒进行刮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明理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合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