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25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属于锅底水技术领域;所述锅底水回收处理工艺是由锅底水产生箱、稀稠液体分离结构、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资源处理结构、锅底水通道、出水口、第一启闭阀和支撑筋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稀稠液体分离结构,在对锅底水做第一次筛选时,锅底水从出水筒流出的同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可以使电机轴和旋转盘和承接板和水型过滤式扇叶旋转,水型过滤式扇叶旋转的力和出水筒中锅底水下降的力相对冲,锅底水中的稀疏液体会从左侧的通水筒直接流下,而水型过滤式扇叶上残留的黏稠物通过旋转会落入右侧的通水筒,将锅底水中的黏稠物和稀疏液体分次过滤,不但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比直接大量过滤节省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底水
,特别涉及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酿造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主要包括蒸馏锅底水、发酵废液、冷却水、清洗场地用水等。其中,高浓度废水主要是黄水和锅底水,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浓度高、可生化性好、易生物降解、排放标准高等特点。
[0003]因此,在对酒酿造过程中,会产生锅底水,而锅底水不可直接进行利用,需要一系列的加工过滤才可以对其进行利用,从而需要对锅底水回收处理,然而现有的回收装置中,直接对大量锅底水进行过滤,不但黏稠物中水分过滤不彻底,还需要人工对黏稠液体和稀疏液体进行分类收集做下次的处理,且对锅里水资源利用回收的不够彻底,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的直接对大量锅底水过滤对资源消耗过大、无法对黏稠液体和稀疏液体可用资源自动收集分类和对锅底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所述锅底水回收处理工艺是由锅底水产生箱、稀稠液体分离结构、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资源处理结构、锅底水通道、出水口、第一启闭阀和支撑筋组成,所述锅底水产生箱安装在支撑筋的顶部,所述稀稠液体分离结构安装在支撑筋的一侧;稀稠液体分离结构:对经过的锅底水进行分层过滤,把锅底水内部黏稠杂质和水分至两个不同的过滤系统内;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可以对黏稠杂质进行二次过滤,通过摇晃震动的原理将其内部的水分进一步的甩出,连带另一个过滤系统过滤出的水分一并收集处理,且可以将你黏稠杂质推入资源处理结构;源处理结构:可以对黏稠杂质进行沉淀,将其中的清液收集,并对其高温加热,工作人员加入酒尾等原料在高温下醋化可得到酯化液。
[0007]优选地,所述锅底水产生箱的一侧连通有锅底水通道,所述锅底水通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所述锅底水通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启闭阀,所述稀稠液体分离结构包括连接板、加强筋、连接杆、处理箱、固定套板、进水口、出水筒、第一电机支撑套、第一伺服电机和电机轴,所述处理箱通过连接板、连接杆和支撑筋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处理箱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支撑套,所述第一电机支撑套的内腔固定套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套接有电机轴,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筒。
[0008]优选地,所述稀稠液体分离结构还包括旋转盘、承接板、连接壳、水型过滤式扇叶、
阻板、第一限位盘、连接套板、通水筒、方形套板、连接件、支撑柱和隔条,所述第一限位盘固定安装在电机轴的一端,所述电机轴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套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承接板。
[0009]优选地,所述承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水型过滤式扇叶,所述连接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阻板,所述连接套板的顶部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条,所述连接套板设置在处理箱的底部,所述连接套板的底部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方形套板,所述方形套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水筒。
[0010]优选地,所述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包括加固杆、加固网、工作箱、伸缩套筒、伸缩杆、粘稠物承载箱、加固件、出水槽、弹簧和连接方板,所述加固杆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工作箱,所述加固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固件,所述工作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固网,所述工作箱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套筒。
[0011]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筒的一端活动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方板,所述连接方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黏稠物承载箱,所述黏稠物承载箱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出水槽,所述黏稠物承载箱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工作箱的内部。
[0012]优选地,所述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还包括抽拉板、L形固定杆、拉块、连接套筒、导轨、阻拦板、通物壳、滤水板、支撑套板、第二电机支撑套、第二伺服电机、传动皮带、第二限位盘、螺纹柱和挤推板,所述L形固定杆固定安装在黏稠粘稠物承载箱的两侧,所述L形固定杆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腔活动卡接有导轨,所述抽拉板设置在黏稠物承载箱的底部,所述抽拉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块,所述抽拉板的底部设置有阻拦板,所述阻拦板的一侧设置有通物壳。
[0013]优选地,所述阻拦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支撑套,所述第二电机支撑套的内腔固定套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套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挤推板,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一端活动套接有支撑套板,所述支撑套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水板,所述挤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盘,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传动皮带。
[0014]优选地,所述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还包括固定框、储液箱、横板、纯碱溶液存储箱、第一通液管、第二启闭阀、智能开关和出液筒,所述固定框安装在滤水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纯碱溶液存储箱,所述纯碱溶液存储箱的一侧连通有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启闭阀,所述第二启闭阀的顶部中部固定安装有智能开关,所述第二启闭阀的底端连通有出液筒。
[0015]优选地,所述资源处理结构包括侧板、沉淀箱、沉淀网、第二通液管、第三启闭阀、加工箱和高温加热网,所述侧板安装在通物壳的一侧,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沉淀网,所述沉淀网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启闭阀,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一端设置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高温加热网。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的稀稠液体分离结构,在对锅底水做第一次筛选时,锅底
水从出水筒流出的同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可以使电机轴和旋转盘和承接板和水型过滤式扇叶旋转,水型过滤式扇叶旋转的力和出水筒中锅底水下降的力相对冲,锅底水中的稀疏液体会从左侧的通水筒直接流下,而水型过滤式扇叶上残留的黏稠物通过旋转会落入右侧的通水筒,将锅底水中的黏稠物和稀疏液体分次过滤,不但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比直接大量过滤节省更多的资源。
[0018]2、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的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在粘稠液体和稀疏液体分开后,年宠液体通过方形套板落入黏稠物承载箱,然后启动伸缩套筒从而可以使伸缩杆和连接方板和粘稠物承载箱伸缩,连带弹簧的辅助震动,从而将黏稠物承载箱中黏稠物的水分从而出水槽流出,连带稀疏液体一起流进储液箱做收集,而在黏稠物承载箱中的黏稠物收集完后,拉出拉块和抽拉板,黏稠物承载箱中的黏稠物落至滤水板的顶部,此时启动第二伺服电机从而使得螺纹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水回收处理工艺是由锅底水产生箱(1)、稀稠液体分离结构(2)、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3)、资源处理结构(4)、锅底水通道(5)、出水口(6)、第一启闭阀(7)和支撑筋(8)组成,所述锅底水产生箱(1)安装在支撑筋(8)的顶部,所述稀稠液体分离结构(2)安装在支撑筋(8)的一侧;稀稠液体分离结构(2):对经过的锅底水进行分层过滤,把锅底水内部黏稠杂质和水分至两个不同的过滤系统内;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3):可以对黏稠杂质进行二次过滤,通过摇晃震动的原理将其内部的水分进一步的甩出,连带另一个过滤系统过滤出的水分一并收集处理,且可以将你黏稠杂质推入资源处理结构(4);资源处理结构(4):可以对黏稠杂质进行沉淀,将其中的清液收集,并对其高温加热,工作人员加入酒尾等原料在高温下醋化可得到酯化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水产生箱(1)的一侧连通有锅底水通道(5),所述锅底水通道(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6),所述锅底水通道(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启闭阀(7),所述稀稠液体分离结构(2)包括连接板(201)、加强筋(202)、连接杆(203)、处理箱(204)、固定套板(205)、进水口(206)、出水筒(207)、第一电机支撑套(208)、第一伺服电机(209)和电机轴(210),所述处理箱(204)通过连接板(201)、连接杆(203)和支撑筋(8)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0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02),所述处理箱(20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支撑套(208),所述第一电机支撑套(208)的内腔固定套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0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9)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套接有电机轴(210),所述处理箱(2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板(205),所述固定套板(20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进水口(206),所述进水口(20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筒(2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稠液体分离结构(2)还包括旋转盘(211)、承接板(212)、连接壳(213)、水型过滤式扇叶(214)、阻板(215)、第一限位盘(216)、连接套板(217)、通水筒(218)、方形套板(219)、连接件(220)、支撑柱(221)和隔条(222),所述第一限位盘(216)固定安装在电机轴(210)的一端,所述电机轴(210)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套接有旋转盘(211),所述旋转盘(211)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承接板(2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2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壳(213),所述连接壳(21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水型过滤式扇叶(214),所述连接壳(2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阻板(215),所述连接套板(217)的顶部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条(222),所述连接套板(217)设置在处理箱(204)的底部,所述连接套板(217)的底部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21),所述支撑柱(2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220),所述连接件(220)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方形套板(219),所述方形套板(2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水筒(2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底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稠液体自动收集结构(3)包括加固杆(301)、加固网(302)、工作箱(303)、伸缩套筒(304)、伸缩杆(305)、粘稠物承载箱(306)、加固件(307)、出水槽(308)、弹簧(309)和连接方板(310),所述加固杆(30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工作箱(303),所述加固网(3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固件(3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陈超郑玉龙成启明孙红王春梅谢艺萧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