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门框结构、车身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95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门框结构、车身及车辆。该背门框结构,包括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所述后立柱总成分别连接在后裙板焊接总成的两侧,所述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后立柱总成上,所述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构成半封闭的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处。其目的在于,使尾箱采用下翻式背门或尾箱顶部设计为可开启的玻璃时,能够有效的增强背门框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升整车的刚度、强度以及NVH性能,并满足背门的安装点刚度。并满足背门的安装点刚度。并满足背门的安装点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门框结构、车身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
,具体涉及一种背门框结构、车身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我们对于一台全能家用车的要求是能够满载全家人出行,坐着舒服、靠谱、省心就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自驾游、户外露营、户外钓鱼等户外活动越来越流行,从而对尾箱的空间需求越来越大。
[0003]常规的尾箱如附图1所示,其中,001和002均为后立柱,003为后裙板,004为顶盖后横梁。为拓展尾箱的空间,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现有技术对尾箱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将背门设计为下翻式背门或尾箱顶部设计为可开启的玻璃。这些尝试虽然能够有效的增加尾箱的空间,但依旧采用传统的背门框结构设计,容易导致背门框的刚度和强度降低,为保证整车的刚度、强度不变,同时为了保证背门的安装点刚度不变,因此需要设计更优的车身结构来满足相应的性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门框结构,使尾箱采用下翻式背门或尾箱顶部设计为可开启的玻璃时,能够有效的增强背门框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升整车的刚度、强度以及NVH性能,并满足背门的安装点刚度;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身;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背门框结构,包括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所述后立柱总成分别连接在后裙板焊接总成的两侧,所述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后立柱总成上,所述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构成半封闭的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处。
[000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的相互配合,并形成半封闭的环状空腔,并在环状空腔内设置加强结构,能够提升背门框的弯扭刚度、耐疲劳强度以及NVH性能,使背门框相比传统的车型,能够在取消顶盖后横梁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背门框的刚度和强度,从而使尾箱采用下翻式背门或尾箱顶部设计为可开启的玻璃时,能够保持并提升整车的刚度、强度以及NVH性能,同时有效的提升尾箱的利用空间。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进行了以下优化: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后立柱总成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设置在后裙板焊接总成处。
[00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将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后立柱总成处,能够加强后立柱总成的弯扭刚度和耐疲劳强度;通过将第二加强结构设置在后裙板焊接总成处,能够加强
后裙板焊接总成的刚度和耐疲劳强度;从而使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总成能够承受更大的力。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后立柱总成包括第一后立柱总成和第二后立柱总成,所述第一后立柱总成和第二后立柱总成结构相同,且分别连接在后裙板焊接总成的两侧,所述第一后立柱总成和第二后立柱总成上均连接有第一加强结构。
[00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第一后立柱总成和第二后立柱总成分别连接在后裙板焊接总成的两侧,使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构成连通的腔体结构,能够有效增强腔体结构的强度,并通过将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第一后立柱总成和第二后立柱总成处,进一步增强腔体结构的强度。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后立柱总成包括后立柱外板、后立柱内板、后立柱外板上段和背门锁安装板,所述后立柱外板的截面呈L形,所述后立柱内板的截面呈“几”形,所述后立柱外板和后立柱内板构成第一腔体,所述后立柱外板上段连接在后立柱外板上,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第一腔体处,所述背门锁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后立柱内板上。
[00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采用截面呈L形的后立柱外板和截面呈“几”形的后立柱内板,并将后立柱外板和后立柱内板连接构成第一腔体,能够增大后立柱内板和后立柱外板的接触面积,使第一腔体以及后立柱总成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再通过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第一腔体处,能够增强第一腔体内的结构强度,还能增加后立柱内板和后立柱外板的连接强度。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后立柱隔板和后立柱上连接板,所述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固定连接在后立柱内板上,所述后立柱隔板设置呈半开式盒状,并固定连接在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上,所述后立柱上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后立柱外板和后立柱内板的顶部。
[00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采用截面呈L形的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和半开式盒状的后立柱隔板,将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后立柱隔板先焊接后,再与后立柱内板连接,能够与后立柱内板形成盒状倒扣在后立柱内板上,能够增强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的受力强度,并同时增强后立柱总成的结构强度;再通过后立柱上连接板配合螺栓将后立柱外板和后立柱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第一腔体的结构刚度,并使后立柱总成能承受更多来自后立柱上边梁总成以及下翻背门或天窗在运动过程的力,保持后立柱总成结构的受力稳定性。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还包括后立柱上加强板、后立柱下加强板和背门缓冲垫加强件,所述后立柱上加强板连接在后立柱外板上部,所述后立柱上加强板与后立柱上边梁总成连接,并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后立柱下加强板连接在后立柱外板下部,所述背门缓冲垫加强件连接在后立柱外板的背侧。
[001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后立柱上加强板,能够加强与后立柱上边梁总成的连接强度,形成第二腔体,能进一步增强连接处的受力强度,并形成连贯的传力通道;通过后立柱下加强板,能够增强后立柱外板与侧围的连接强度;通过背门缓冲垫加强件能够增强背门安装点的结构强度。
[0019]作为优选的,所述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包括第一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和第二后立柱上边梁总成,所述第一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和第二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分别连接在两个后立柱总成上,所述第一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和第二后立柱上边梁总成结构相同。
[00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第一后立柱上边梁总成、第一后立柱总成、后裙板焊接总成、第二后立柱总成和第二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环状空腔结构,并配合设置的加强结构,能够增强背门框的弯扭刚度、耐疲劳强度以及NVH性能,使构成半封闭的环状空腔结构成型后,能够在取消顶盖后横梁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背门框的刚度和强度,并减轻了车身的重量,有效的减重降本,同时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002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包括后立柱上边梁内板和后立柱上边梁外板,所述后立柱上边梁内板和后立柱上边梁外板固定连接,并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第一加强结构连接。
[002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后立柱上边梁内板和后立柱上边梁外板形成第三腔体,能够增强第一后立柱上边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和受力支撑强度,且后立柱上加强板与后立柱上边梁内板形成的第二腔体,能够增强连接处的受力强度,并形成连贯的传力通道。
[0023]作为优选的,所述后裙板焊接总成包括后裙板外板、后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门框结构,包括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所述后立柱总成分别连接在后裙板焊接总成(4)的两侧,所述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后立柱总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上边梁总成、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4)构成半封闭的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后立柱总成和后裙板焊接总成(4)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后立柱总成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设置在后裙板焊接总成(4)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总成包括第一后立柱总成(2)和第二后立柱总成(3),所述第一后立柱总成(2)和第二后立柱总成(3)结构相同,且分别连接在后裙板焊接总成(4)的两侧,所述第一后立柱总成(2)和第二后立柱总成(3)上均连接有第一加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立柱总成(2)包括后立柱外板(2

1)、后立柱内板(2

6)、后立柱外板上段(2

2)和背门锁安装板(2

9),所述后立柱外板(2

1)的截面呈L形,所述后立柱内板(2

6)的截面呈“几”形,所述后立柱外板(2

1)和后立柱内板(2

6)构成第一腔体(2

0),所述后立柱外板上段(2

2)连接在后立柱外板(2

1)上,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第一腔体(2

0)处,所述背门锁安装板(2

9)固定连接在后立柱内板(2

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2

7)、后立柱隔板(2

8)和后立柱上连接板(2

10),所述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2

7)固定连接在后立柱内板(2

6)上,所述后立柱隔板(2

8)设置呈半开式盒状,并固定连接在背门撑杆安装加强板(2

7)上,所述后立柱上连接板(2

10)固定连接在后立柱外板(2

1)和后立柱内板(2

6)的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还包括后立柱上加强板(2

3)、后立柱下加强板(2

4)和背门缓冲垫加强件(2

5),所述后立柱上加强板(2

3)连接在后立柱外板(2

1)上部,所述后立柱上加强板(2

3)与后立柱上边梁总成连接,并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后立柱下加强板(2

4)连接在后立柱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涛黄圣科王珂谭昌勇张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