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36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用以驱动多组直流负载,其包含:电流供电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能量而产生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多个输出整流电路,多个输出整流电路的每一个输出整流电路连接于多组直流负载的对应一组直流负载,用以整流且产生多个输出电流至所述多组直流负载;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第一层的每一个均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在电流供电电路的输出串联连接;多个均流电路;其中,多个均流电路的每一个均流电路的等效阻抗大小与对应的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的一组均流变压器组的均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串联等效阻抗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的直流负载时可以使发光亮度相同,电路复杂度低。此外,有较小的体积与较高的电路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制造技术的突破,使得发光 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及发光效率大幅提升,因而使得发光二极管逐渐取代传统的灯管而成为 新的照明元件,广泛地应用于例如家用照明装置、汽车照明装置、手持照明装置、液晶面板 背光源、交通标志指示灯、指示看板等照明应用。发光二极管为直流负载,目前在多发光二极管的应用中,由于每个发光二极管的 特性彼此不同,使得流经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都不尽相同,如此不仅导致使用发光 二极管的电子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面板,发光亮度不均勻,也会使得个别发光二极管的使 用寿命大幅减少,进而使得整个电子装置受到损害。为了要改善发光二极管电流不均勻的问题,已经有许多的发光二极管电流平衡技 术被采用以改善这项缺陷。美国专利证号US6,621,235揭示一种多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平衡供电电路,如图1所示,该传统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包含线性电压调整器lKlinear regulator)、低通滤波器12以及多个电流镜M1 Mn。其中,线性电压调整器11的第一输 入端连接的参考电流Iref为定电流,用以控制线性电压调整器11产生相对应的输出电压到 低通滤波器12,经由低通滤波器12滤波后再输出到电流镜M1 Mn的栅极端,使得每个电 流镜M1 Mn输出相同的电流,因此,每组连接于电流镜M1 Mn的发光二极管具有相同电流 及发光亮度。然而,传统多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使用线性电压调整器以及电流 镜,使得电路功率损耗大且电路运行效率低,相对使用较多的元件且线路较复杂。因此,如 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公知技术缺陷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实为相关
目前所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利用不同于 传统多组直流负载供电电路的线路架构,使每一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应用于发光二极 管的直流负载时可以使发光亮度相同。再者,电路复杂度较低的特性,相对使多组直流负载 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整体元件数目较少、制造成本较低、电路功率损耗较小且电路运行效 率较高。此外,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有较小的体积与较高的电路密度,可以应 用于需要较小元件高度的电子产品,例如使用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薄型电视、薄型荧幕 或薄型笔记本电脑。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 供电电路,用以驱动第一组直流负载与第二组直流负载,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 路至少包含电流供电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能量而产生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 ’第一输出整流电路,连接于第一组直流负载,用以整流且产生第一输出电流至第一组直流负载; 第二输出整流电路,连接于第二组直流负载,用以整流且产生第二输出电流至第二组直流 负载;第一均流变压器,第一均流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于第一输出整流电路;第二均流 变压器,第二均流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于第二输出整流电路;第一均流电路,与第一均流 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在电流供电电路的输出串联连接;第二均流电路,与第二均流变压器的 初级线圈在电流供电电路的输出串联连接;其中,第一均流电路与第二均流电路的等效阻 抗大小分别与第一均流变压器以及第二均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等效阻抗匹配,使该第一 输出电流与该第二输出电流的电流值实质上相等。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 衡供电电路,用以驱动多组直流负载,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至少包含电流供 电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能量而产生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多个输出整流电路,多个输 出整流电路的每一个输出整流电路连接于多组直流负载的对应一组直流负载,用以整流且 产生多个输出电流至多组直流负载;多组均流变压器组,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的每一组均流 变压器组包含多个均流变压器,多组均流变压器组中的每一组均流变压器组由至少一层组 成,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的最后一层的每一个均流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各自对应连接于多个输 出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出整流电路;以及多个均流电路,多个均流电路的每一个均流电路对 应与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的一组均流变压器组的第一层的每一个均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在 电流供电电路的输出串联连接;其中,多个均流电路的每一个均流电路的等效阻抗大小与 对应的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的一组均流变压器组的第一层的均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串联 等效阻抗匹配,使所述多个输出电流的每一个输出电流的电流值实质上相等。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 衡供电电路,用以驱动多组直流负载,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至少包含电流供 电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能量而产生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多个输出整流电路,多个输 出整流电路的每一个输出整流电路连接于多组直流负载的对应一组直流负载,用以整流且 产生多个输出电流至多组直流负载;多组均流变压器组,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的每一组均流 变压器组包含多个均流变压器,多组均流变压器组中的每一组均流变压器组的均流变压器 的次级线圈对应连接于多个输出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出整流电路;以及多个均流电路,多个 均流电路的每一个均流电路对应与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的一组均流变压器组的每一个均流 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在电流供电电路的输出串联连接;其中,多个均流电路的每一个均流电 路的等效阻抗大小与对应的多组均流变压器组的一组均流变压器组的均流变压器的初级 线圈的串联等效阻抗匹配,使所述多个输出电流的每一个输出电流的电流值实质上相等。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利用多个等效阻抗较大的均 流电路分别与对应的均流变压器串联连接,使每一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应用于发光二 极管的直流负载时可以使发光亮度相同。再者,电路复杂度较低的特性,相对使多组直流负 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整体元件数目较少、制造成本较低、电路功率损耗较小且电路运行 效率较高。此外,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有较小的体积与较高的电路密度,可以 应用于需要较小元件高度的电子产品,例如使用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薄型电视、薄型荧 幕或薄型笔记本电脑。附图说明 COMl 第一共接端 COM2 第二共接端Vin 输入电压 Va:驱动电压1^驱动电流 I1 I3 第一 第三电流I01 I08 第一 第八输出电流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 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 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用以驱动多组直流负载,且使每一组 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的直流负载时可以使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 度实质上相同。其中多组直流负载可以是但不限为多组发光二极管,每一组发光二极管可 以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例如每一组发光二极管可具三个发光二极管。以下将以两组发光 二极管各自具有三个发光二极管的直流负载为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请参阅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的电路 方框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用以驱动一第一组直流负载与一第二组直流负载,该多组直流负载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至少包含:一电流供电电路,用以接收一输入电压的能量而产生一驱动电流或一驱动电压;一第一输出整流电路,连接于该第一组直流负载,用以整流且产生一第一输出电流至该第一组直流负载;一第二输出整流电路,连接于该第二组直流负载,用以整流且产生一第二输出电流至该第二组直流负载;一第一均流变压器,该第一均流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于第一输出整流电路;一第二均流变压器,该第二均流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于第二输出整流电路;一第一均流电路,与该第一均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在电流供电电路的输出串联连接;一第二均流电路,与该第二均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在电流供电电路的输出串联连接;其中,该第一均流电路与该第二均流电路的等效阻抗大小分别与该第一均流变压器以及该第二均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等效阻抗匹配,使该第一输出电流与该第二输出电流的电流值实质上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贤柯柏年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