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32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通过利用具备自学习能力的第一LSTM模型拟合趋势分量预测值和剩余分量预测值之间的关系并输出当前轮次的预测环境温度值,从而更能从本质上反映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两种成分之间的关系,而非仅仅假设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是简单的线性相加关系。如此,可提高预测环境温度值的精准性,进而提高最大允许载流量的预测精准性。而提高最大允许载流量的预测精准性。而提高最大允许载流量的预测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用电复合的不断上升,在现有输电线路不改变的情况下,提升输送容量是电网系统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003]目前,在现有输电线路的基础上提升输送容量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静态增容方法和动态增容方法。其中,静态增容方法包括更新升级已有的传输线路和安装新的传统线路等。动态增容方法是指通过导线监测状态,结合热平衡方程,计算导线在特定环境下的最大载流量,并以此来动态调整线路的载流量。具体地,动态增容技术可以是实时采集或预测输电线路的环境信息和导线状态信息,在不突破现行技术规程的前提下,根据增容模型获取线路最大允许载流量,从而提升输电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容量。考虑到负荷曲线的波动性和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理论上动态增容方法可以提高线路10%至30%的载流量。然而,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我国现行标准导线载流量计算主要采用摩尔根公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当前轮次的温度时间序列,当前轮次的温度时间序列包括待预测导线在距离当前时刻最近的前M个温度采集时刻下对应的实际环境温度值;基于当前轮次的温度时间序列进行序列分量预测,并分别得到趋势分量预测值和剩余分量预测值;将所述趋势分量预测值、所述剩余分量预测值和当前轮次的温度时间序列输入到第一LSTM模型中,以得到由所述第一LSTM模型输出的当前轮次的预测环境温度值;根据当前轮次的预测环境温度值预测所述待预测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若基于当前时刻和预设间隔时间确定进入下一轮次,则进入下一轮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轮次的温度时间序列进行序列分量预测,并分别得到趋势分量预测值和剩余分量预测值,包括:将当前轮次的温度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将所述趋势分量输入至ARIMA模型中,以得到由所述ARIMA模型输出的趋势分量预测值;将所述剩余分量输入至第二LSTM模型中,以得到由所述第二LSTM模型输出的剩余分量预测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轮次的温度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包括:采用加法模型对当前轮次的温度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并分别得到所述趋势分量和所述剩余分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轮次的预测环境温度值预测所述待预测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包括:根据前一轮次预测得到的最大允许载流量,计算当前轮次的铁损效应系数;基于当前轮次的铁损效应系数和当前轮次的预测环境温度值,预测所述待预测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预测导线为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则所述根据前一轮次预测得到的最大允许载流量,计算当前轮次的铁损效应系数,包括: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当前轮次的铁损效应系数:式中,k2为当前轮次的铁损效应系数,A为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铝线截面积,I0为前一轮次预测得到的最大允许载流量。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轮次的铁损效应系数和当前轮次的预测环境温度值,预测所述待预测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包括:根据当前轮次的铁损效应系数和所述待预测导线的最大允许运行温度,计算当前轮次的导线交流电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永力张厚荣俸波何锦强李锐海赵林杰张炜潘绍明覃晖徐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