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29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深海沉积物取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包括:外筒;取样筒,通过外筒底部的开口插入外筒的内腔中,外筒下部的内壁与取样筒下部的外壁之间通过取样筒跟随机构连接;前端取样筒,与取样筒的底部连接,其腔体内设有密封机构。其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加工组装,提高了岩芯的取样效率和取样品质。其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加工组装,提高了岩芯的取样效率和取样品质。提高了岩芯的取样效率和取样品质。提高了岩芯的取样效率和取样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深海沉积物取样
,特别是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

技术介绍

[0002]海底岩芯样品对了解调查海山的资源情况及海底环境等具有重要价值。重力取样器是对海底岩芯进行取样的常用工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预定高度下产生重力势能,利用释放器释放后转换为动能,对海底岩层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0003]目前的重力取样器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是现有技术多采用活塞式取样结构,依靠取样筒内部形成的负压获取岩芯样本;二是大多数的重力取样器获取到岩芯样本后,在脱离海底回收过程中,密封不严,造成岩芯出现损坏,严重的甚至出现岩芯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其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加工组装,提高了岩芯的取样效率和取样品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其中,包括:
[0006]外筒;
[0007]取样筒,通过外筒底部的开口插入外筒的内腔中,外筒下部的内壁与取样筒下部的外壁之间通过取样筒跟随机构连接;
[0008]前端取样筒,与取样筒的底部连接,其腔体内设有密封机构。
[0009]本技术中,所述外筒的顶部固定有吊环,外筒的底部设有开口;
[0010]所述外筒中部的外侧固定有配重环底板,配重环底板上设有数个配重环。
[0011]所述取样筒的顶部表面固定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排水孔和排气孔;
[0012]取样筒的底部与前端取样筒之间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
[0013]所述外筒下部的内壁沿其轴向设有数个凹槽,取样筒跟随机构设置在凹槽内。
[0014]所述取样筒跟随机构包括:
[0015]内滑筒,其顶部与凹槽顶部固定连接,其下端滑动设置在外滑筒内;
[0016]外滑筒,其底部与第一限位块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
[0017]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二限位块的上方,与取样筒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8]第二限位块,与外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的相对面之间相互贴合;
[0019]弹簧,位于内滑筒和外滑筒内,其顶端与凹槽顶部固定连接,其底端与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
[0020]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截面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斜边侧面之间相互贴合。
[0021]所述密封机构包括:
[0022]两个对称设置的翻转板,翻转板通过翻转轴与前端取样筒转动连接;
[0023]两个对称设置的自锁块,其分别固定在两翻转板的相对面处的顶部表面,两自锁块的相对面之间相互贴合。
[0024]所述翻转轴在翻转板上呈偏心设置,翻转轴的中心与前端取样筒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翻转轴的中心与自锁块之间的距离。
[0025]所述自锁块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两自锁块一侧的直角边侧面与翻转板固定连接,两自锁块另一侧的直角边侧面之间呈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之间相互贴合。
[0026]所述取样筒内壁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数个阻挡块,阻挡块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其一侧的直角边侧面朝向外筒的顶部方向设置。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岩芯取样过程中,密封机构在岩芯的冲力作用下能够自动打开;取样结束后,整个取样器在上升过程中,密封机构在岩芯的重力作用的推动下能够自动关闭,实现了对取样筒的密封,从而实现岩芯的自动取样、以及取样后样品的密封保存,有效地防止了取样器回收过程中样品的丢失和破损,提高了岩芯的取样效率和取样品质;
[0029](2)通过取样筒跟随机构,实现了取样器上升过程中,取样筒随外壳上升;
[0030](3)该取样器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密封机构和取样筒跟随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取样筒跟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密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隔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吊环;2外筒;3配重环;4配重环底板;5阻挡块;6内滑筒;7外滑筒;8密封机构;9取样前端筒;10取样筒;11隔板;12弹簧;15第一限位块;16承力环;17第一翻转轴;18第一翻转板;19第一自锁块;20取样前端筒;21螺栓;22第二自锁块;23第二翻转板;24第二翻转轴;25第二限位块;26导杆;27排气孔;28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9]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4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包括外筒2和取样筒10,外筒2和取样筒10内均设有腔体,其中取样筒10位于外筒2的腔体内。取样筒10的腔体用于岩芯的取样。外筒2的顶端呈封闭状,外筒2的底部设有开口,取样筒10通过外筒底部的开口插入外筒内。本实施例中,外筒2和取样筒10均呈圆柱形,因此外筒2和取样筒10的内腔均为圆柱形内腔。外筒2的顶部固定有吊环1,通过吊环使整个取样器与作业船舶上的取样器回
收装置通过钢缆相连接。外筒2的下部内侧与取样筒10的下部外侧之间通过取样筒跟随机构连接。
[0041]外筒2的中部外壁上固定有配重环底板4,本实施例中,配重环底板4与外筒2之间呈一体式结构。配重环底板4上放置有数个配重环3,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采样深度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环的个数来调整取样器的整体重量。
[0042]取样筒10的顶部固定有隔板11,取样筒10的底部连接有前端取样筒9,本实施例中,取样筒10和前端取样筒9之间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前端取样筒9内设有设有密封机构。外筒2的中部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数个阻挡块5,已经进入阻挡块上方的取样筒内的岩芯在阻挡块的阻挡作用下,无法在重力作用下回落,能够有效的方式岩芯从取样筒内丢失。
[0043]本实施例中,阻挡块5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一侧的直角边侧面朝向吊环方向,另一侧的直角边侧面与取样筒的内侧固定连接。
[0044]如图5所示,隔板11上设有排气孔27和排水孔28,通过该取样器对岩芯进行取样过程中,岩芯进入取样筒9内后,积水和残余气体积聚在取样筒的顶部,积水通过隔板11上的排水孔28排出,残余气体通过隔板11上的排气孔27排出。
[0045]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外筒2的下部内壁处设有凹槽,取样筒跟随机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取样筒,通过外筒底部的开口插入外筒的内腔中,外筒下部的内壁与取样筒下部的外壁之间通过取样筒跟随机构连接;前端取样筒,与取样筒的底部连接,其腔体内设有密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顶部固定有吊环,外筒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外筒中部的外侧固定有配重环底板,配重环底板上设有数个配重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的顶部表面固定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排水孔和排气孔;取样筒的底部与前端取样筒之间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下部的内壁沿其轴向设有数个凹槽,取样筒跟随机构设置在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深海重力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跟随机构包括:内滑筒,其顶部与凹槽顶部固定连接,其下端滑动设置在外滑筒内;外滑筒,其底部与第一限位块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二限位块的上方,与取样筒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与外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的相对面之间相互贴合;弹簧,位于内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尉建功朱家正谢志远李文静刘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