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27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钢模具包括底板、侧板、固定隔板、活动隔板、调节螺栓、双头螺栓和带帽螺栓;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固定隔板的两端插入侧板内,带帽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双头螺栓固定在带帽螺栓上,双头螺栓两端与侧板连接,调节螺栓与固定隔板连接,调节螺栓的端部铰接在活动隔板的中央,活动隔板与侧板围合的腔室内放置结构面试样,结构面试样上端盖设的密封盖板上设有注浆孔,注浆支架安装于侧板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试验需求控制试样结构面的张开度,制备不同张开度的结构面注浆试样,有效提升结构面注浆试样的制备效率;所使用的钢模具结实耐用,便于拆卸,重复使用,大幅降低制作成本。作成本。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面缝隙灌浆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岩石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继而在内部产生各种地质界面,如节理、裂隙、断层、错动带、软弱夹层等,这些地质界面被统称为结构面。结构面一般为没有或者具有较低抗拉强度的不连续面,在一定程度上对岩体的变形特征、破坏条件和力学性质起到控制作用。在地质工程中,由于结构面往往是强度最为薄弱的部分,导致地质体往往沿着结构面发生破坏失稳、滑动变形、地下水渗漏等地质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对地质体中的不稳定结构面进行处理。长期的工程实践证明,对结构面进行注浆可以显著提高地质体的强度和完整性。在实际工程中,需针对不同的地质体及结构面特性进行合理的注浆施工设计,实际工程往往依靠工程类比和施工经验,这无疑增加了工程中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工程成本,降低工程效率。因此,开展结构面注浆试验,总结并评价注浆对结构面的强度影响及加固效果,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计划起到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包括钢模具(1)、注浆支架(2)及密封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具(1)为上开口式矩形腔体结构,包括底板(5)、侧板(6)、固定隔板(7)、活动隔板(8)、调节螺栓(9)、双头螺栓(10)和带帽螺栓(11);所述底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6),所述侧板(6)的内侧插设有所述固定隔板(7),所述带帽螺栓(11)与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栓(10)中部穿设固定在带帽螺栓(11)上,双头螺栓(10)两端与侧板(6)连接,所述调节螺栓(9)与所述固定隔板(7)及活动隔板(8)均活动连接,活动隔板(8)的两侧端面与侧板(6)的内壁相相接触,活动隔板(8)与侧板(6)围合的腔室内放置结构面试样(17),所述结构面试样(17)上端盖设所述密封盖板(3),且密封盖板(3)上开设有注浆孔(4),结构面试样(17)的结构面与所述注浆孔(4)上下对应,所述注浆支架(2)安装于侧板(6)两侧,并使密封盖板(3)与活动隔板(8)与侧板(6)的上端面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支架(2)为呈“L”形结构的杆件,其下端和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12)和第二固定螺栓(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3)由外板(14)和内板(15)组成,所述外板(14)为长方形结构板,在其四角上设置有固定挂耳(141),外板(14)的宽度大于所述侧板(6)外侧之间的距离,所述内板(15)居中固定设置在外板(14)的下端面,内板(15)的宽度与侧板(6)内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注浆孔(4)贯穿外板(14)和内板(15),注浆孔(4)连接有用于输送浆液的注浆管(16),所述固定挂耳(141)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1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2)与侧板(6)外壁相抵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栓(10)中部设有用于插入带帽螺栓(11)的圆孔,所述带帽螺栓(11)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7)的外侧,与带帽螺栓(11)对应的所述侧板(6)的两侧开设有圆孔,带帽螺栓(11)的底端部固定在所述底板(5)的上端面,带帽螺栓(11)的顶端穿过所述双头螺栓(10)中部的圆孔,并与双头螺栓(10)紧固连接,双头螺栓(10)的两端分别穿过侧板(6)两侧的圆孔,并与侧板(6)紧固连接;所述侧板(6)前后两端的内侧均设有凹型的榫槽(61),所述固定隔板(7)的两侧插入所述榫槽(6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3)采用基于聚乳酸的可降解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结构面张开度的注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华刘刚施威杨逸飞徐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