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钢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15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钢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磨料生产技术领域。低碳铸钢丸以其总量计,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C0.0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钢丸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磨料
,特别涉及一种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钢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铸钢丸产品主要有低碳和高碳两大类。高碳铸钢丸因含碳量高(0.8

1.2wt.%C),经离心或雾化成丸后冷却到室温形成高碳片状马氏体组织,并产生大量裂纹,虽经再次加热淬火和回火处理,裂纹仍会存在,因而脆性大,不耐冲击,在表面抛丸、喷砂清理和喷丸强化过程中容易破碎,耗损量大。低碳铸钢丸含碳量低(小于0.2wt.%C),韧性高,耐冲击性能好,但也存在硬度低、不耐磨的问题,以及由于熔点高,钢液的流动性差、收缩大,造成铸钢丸出现疏松及空心等缺陷而导致成丸率偏低等问题。
[0003]实现铸钢丸的耐冲击、长寿命的常规路径有两个方向:一是调节铸钢丸成分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二是通过生产工艺优化铸钢丸金相组织及降低缺陷。对于调节成分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较多的停留在添加合金元素的研究开发上,而对于优化金相组织及降低缺陷也着重于对常规淬火、回火、熔炼工艺参数的研究,缺乏对铸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钢丸,其特征在于,以其总量计,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C:0.09

0.15%,Si:0.05

0.9%,Mn:0.1

0.29%,S:0.006

0.015%,P:0.013

0.019%,Cr:0.01

0.45%,Mo:0.01

0.4%,V:0.001

0.15%,B:0.0001

0.0015%,Ni:0.001

0.5%和Al:0.001

0.0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Mn和C的质量比为(1

2):1;所述Cr和C的质量比为(1

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钢丸,其特征在于,以其总量计,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C:0.105

0.110%,Si:0.10

0.70%,Mn:0.12

0.19%,S:0.006

0.012%,P:0.013

0.017%,Cr:0.13

0.18%,Mo:0.01

0.36%,V:0.001

0.1%,B:0.0001

0.001%,Ni:0.001

0.2%和Al:0.001

0.03%,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Mn和C的质量比为(1.1

1.9):1;所述Cr和C的质量比为(1.1

1.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钢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钢丸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所述铸钢丸的密度≥7.6g/cm3;所述铸钢丸的硬度为40

50HRC;所述铸钢丸具有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复相组织,在单个所述铸钢丸颗粒中,所述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复相组织的面积占比≥95%。4.一种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钢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称量、配料后进行熔炼,得到钢液;(2)将所述钢液进行精炼,得到精炼钢液;(3)向所述精炼钢液中加入混合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4)将步骤(3)变质处理后的钢液进行离心造粒,得到半成品铸钢丸;(5)将所述半成品铸钢丸进行干燥,深冷处理,回火,筛分,得到所述低碳铸钢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耐冲击长寿命低碳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伟韩庆吉赵松乔韩超蒋振峰傅琳董亮李海亮刘祥平高云张浩德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大亚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