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387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铺设在目标滑坡体上,所述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包括导水条、起吊端以及泄水端,其中,导水条由多个导水条节段拼接而成;相邻两条所述导水条节段之间首尾可拆卸连接,所述起吊端可拆卸连接首节所述导水条节段的前端,所述泄水端连接末节所述导水条节段的末端,且所述泄水端上设有泄水口,所述导水条节段上具有渗水网,所述渗水网下方设有导水槽,所述泄水端连通所述导水槽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轻便的节段水条利用无人机安设,可有效对处于陡峭地形无法人工施作的滑坡体进行远程施作,同时按一定间距排设的导水条可在强降雨、融雪气候疏导部分水流至远区,提高滑坡体恶劣天气抵抗力。提高滑坡体恶劣天气抵抗力。提高滑坡体恶劣天气抵抗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坡体导水监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即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山岭隧道工程中,隧道常需要穿越山体覆盖的滑坡体施工,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往往在工程勘察、设计期会对上覆的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对判定施工扰动下易滑塌的滑坡体提出一系列处置措施,而对判定为稳定的滑坡体则认为对施工无影响。依据既有滑坡案例、过往的施工经验发现,施工过程中造成滑塌事故的多是原先认为稳定的滑坡体,在施工期间受强降雨、融雪等气象条件下,开挖时滑坡体受激活滑塌造成事故。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外在恶劣气象难长工期预测控制、岩土本身复杂性难计算精准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前期判定稳定后工人安全意识松懈,加上滑坡所在陡峭、松散地层难进行布点监测,最终导致难以及时预防、预警滑塌情况。
[0003]因此,为了保障山岭隧道上覆滑坡体施工安全,一方面加深对滑坡体机理的研究,另一方面需加强对成本经济、布设方便的导水、监测系统的研发设计。过往常采用的布设监测点监测方法,需要人工布点、全站仪测量,在滑坡所在的陡峭地层难以施展,点位的布设仅仅只能在缓坡地段,难以全面反应滑坡形态。同样由于施作困难,加之施工措施量大导致的施工预算成本高,目前对原先判定稳定的滑坡体无导水措施,缺乏恶劣天气应对能力。
[0004]因此,针对目前山岭隧道上覆滑坡监测预警,存在的施作条件极差、成本控制要求高的问题,亟需设计一种经济便捷的滑坡监测装置及施工方法,可对不具备人工作业条件的滑坡进行覆盖监测,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恶劣天气抵抗能力,可在强降雨天气导流部分渗水,为滑坡预警提供一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铺设在目标滑坡体上,所述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包括导水条、起吊端以及泄水端,其中,导水条由多个导水条节段拼接而成;
[0006]相邻两条所述导水条节段之间首尾可拆卸连接,所述起吊端可拆卸连接首节所述导水条节段的前端,所述泄水端连接末节所述导水条节段的末端,且所述泄水端上设有泄水口,所述导水条节段上具有渗水网,所述渗水网下方设有导水槽,所述泄水端连通所述导水槽的下端,当相邻两条导水条节段1连接时,其上的导水槽彼此相连通,且连通于所述泄水口。
[0007]优选地,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中,所述导水条节段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锥齿,在所述导水条节段的重力作用下,所述锥齿可嵌入地表泥土内。
[0008]优选地,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中,所述起吊端设有吊环。
[0009]优选地,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中,所述导水条节段两端分别设有螺孔,
所述起吊端、所述泄水端上分别设有螺孔。
[0010]优选地,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中,所述导水条节段表面涂抹标志颜色。
[0011]优选地,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中,所述泄水端上的泄水口的截面为一端小一端大的梯形结构。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选取目标滑坡体,并确定导水、监控范围;制作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并在其上涂抹标志颜色;
[0014]S2、利用无人机吊装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至目标滑坡体,同时在目标滑坡体上设置基准点,以基准点为基准在目标滑坡体上安装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
[0015]S3、选取监测拍摄点,在该监测拍摄点安装摄像工具对目标滑坡体进行拍摄采集原始图片,拍摄图片需包含所有的基准点和所有的导水条节段;
[0016]S4、每隔一段时间在同一监测拍摄点对目标滑坡体进行拍摄图片,并采用二值化对图片进行处理,并与步骤S3的原始图片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目标滑坡体变形情况,并根据变形情况采取措施。
[0017]优选地,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在目标滑坡体的稳定区域选取具有作业施工条件的位置,埋设明显标志,作为基准点。
[0018]优选地,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4中采取措施具体包括预警措施和应急措施。
[0019]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轻便的节段水条利用无人机安设,可有效对处于陡峭地形无法人工施作的滑坡体进行远程施作,同时按一定间距排设的导水条可在强降雨、融雪气候疏导部分水流至远区,提高滑坡体恶劣天气抵抗力;
[0020]本专利技术基于密贴嵌合地表的稳定导水条与预设基准点,利用具有明显颜色的导水条标识滑坡体三维形貌,通过拍摄照片或监控视频对比各个时刻图像中导水条差异识别滑坡体变形情况,形成了远程监测滑坡体体系,可对不具备人工作业条件的滑坡进行覆盖监测,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恶劣天气抵抗能力,可在强降雨天气导流部分渗水,为滑坡预警提供一定的时间为滑坡预警提供一定时间。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中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中导水条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中的导水条节段的横剖面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中的导水条安装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中的滑坡体导水条安设及摄像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中的采集图像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中的对比图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0]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3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铺设在目标滑坡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包括导水条、起吊端以及泄水端,其中,导水条由多个导水条节段拼接而成;相邻两条所述导水条节段之间首尾可拆卸连接,所述起吊端可拆卸连接首节所述导水条节段的前端,所述泄水端连接末节所述导水条节段的末端,且所述泄水端上设有泄水口,所述导水条节段上具有渗水网,所述渗水网下方设有导水槽,所述泄水端连通所述导水槽的下端,当相邻两条导水条节段连接时,其上的导水槽彼此相连通,且连通于所述泄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条节段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锥齿,在所述导水条节段的重力作用下,所述锥齿可嵌入地表泥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端设有吊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条节段两端分别设有螺孔,所述起吊端、所述泄水端上分别设有螺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条节段1表面涂抹标志颜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体导水监测贴条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青华王友徐庭林翠军汤文武何劲松李新亚夏鹏林友良易帅冉路尧许岩磊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