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699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壳状,所述主体一侧面铰接有门体,所述主体内壁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内固定有第二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滑动安装有探杆,通过拧动螺栓,至螺栓底端移动至槽一内壁上表面,此时螺栓不再对连接块进行限位,进而卡块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与重力块的铰接线转动,进而卡块的端部卡住下限位块,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缠绕辊转动,进而通过缠绕绳拉动重量块,此时重量块通过卡块带动下限位块一起移动,进而带动探杆向上移动,此过程中实现了避免人力拔取探杆,节省了人力物力,增加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说是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
[0003]公开号为CN21479426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导向滑杆,两个所述导向滑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部内壁上,两个所述导向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座,所述升降座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上;触探杆,所述触探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座的底部,所述触探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下方;重锤,所述重锤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上,且所述重锤位于所述升降座的上方。
[0004]上述专利存在通过磁铁块、吊绳、省力滑轮组、缠绕绳、转动轴、绕线轮等结构的设置,使用较小的力摇动转动轴即可带动磁铁块和重锤上升,当上升一定高度后,在两个抵触杆的抵触下,能够使重锤与磁铁块自动分离,从而使重锤向下滑落对升降座进行锤击,整体有着省力、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是在使用完后需要将探杆拔出,该过程中需人工手动辅助作业,操作过程耗费时间,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0005]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设计出一种在检测作业结束后方便探杆取出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本技术为解决探杆在使用完后需要人工辅助将拔出而降低工作效率且有一定风险等问题,所设计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壳状,所述主体一侧面铰接有门体,所述主体内壁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内固定有第二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滑动安装有探杆,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施力机构,所述施力机构包括重量块,所述重量块套设在探杆外壁,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缠绕绳,所述缠绕绳有两根,两根所述缠绕绳一端与重量块上表面固定,所述施力机构包括上限位块以及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以及下限位块均固
定在探杆的外壁,且相对距离固定,所述重量块不相邻的两侧壁上开设有槽一,且开设有槽一的侧壁上铰接有卡块。
[0008]具体的,所述卡块上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二,所述连接块可随着卡块的转动嵌入槽一内部,所述重量块上表面正对槽一的位置螺纹安装有螺栓。
[0009]具体的,所述上限位块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三,所述缠绕绳穿过通孔三。
[0010]具体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缠绕辊,所述主体内壁下表面固定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分别在探杆两侧,所述缠绕绳远离重量块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辊外壁上,所述主体内壁下表面固定有两个承重臂,两个所述承重臂呈T形且对称分布在探杆两侧,所述承重臂顶部远离探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承重臂远离第一滑轮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滑轮,所述缠绕绳绕过第一滑轮以及第二滑轮的上方且贴合设置。
[0011]具体的,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电动气囊,所述缠绕辊侧面开设有通孔三,所述通孔三内壁固定有摩擦片。
[0012]具体的,所述上限位块下表面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动气囊电性连接。
[0013]具体的,所述主体外壁下表面固定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上均螺纹安装有调节脚,所述主体上壁固定有第一导向套,所述探杆滑动安装在第一导向套内。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通过拧动螺栓,至螺栓底端移动至槽一内壁上表面,此时螺栓不再对连接块进行限位,进而卡块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与重力块的铰接线转动,进而卡块的端部卡住下限位块,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缠绕辊转动,进而通过缠绕绳拉动重量块,此时重量块通过卡块带动下限位块一起移动,进而带动探杆向上移动,此过程中实现了无需人力拔取探杆,节省了人力物力,且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中的不可测风险。
[0016](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通过转动调节脚,可以调节调节脚的高度,进而使得探杆垂直待检测平面,使得检测出的结果更加准确,第一导向套可进一步稳定探杆数值方向的移动更加平稳,避免歪斜导致的测量结果误差。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正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缠绕绳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卡块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电机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主体;2、门体;3、探杆;4、第一导向套;5、第二导向套;6、动力机构;61、缠绕辊;62、缠绕绳;63、第一滑轮;64、第二滑轮;65、承重臂;7、施力机构;71、重量块;72、上限位块;73、下限位块;74、连接块;75、螺栓;76、卡块;77、压力传感器;8、电机;9、电动气囊;10、摩擦片;11、支腿;12、调节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7]如图1

图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呈壳状,所述主体1一侧面铰接有门体2,所述主体1内壁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内固定有第二导向套5,所述导向套内滑动安装有探杆3,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施力机构7,所述施力机构7包括重量块71,所述重量块71套设在探杆3外壁,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6,所述动力机构6包括缠绕绳62,所述缠绕绳62有两根,两根所述缠绕绳62一端与重量块71上表面固定,所述施力机构7包括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呈壳状,所述主体(1)一侧面铰接有门体(2),所述主体(1)内壁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内固定有第二导向套(5),所述导向套内滑动安装有探杆(3),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施力机构(7),所述施力机构(7)包括重量块(71),所述重量块(71)套设在探杆(3)外壁,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6),所述动力机构(6)包括缠绕绳(62),所述缠绕绳(62)有两根,两根所述缠绕绳(62)一端与重量块(71)上表面固定,所述施力机构(7)包括上限位块(72)以及下限位块(73),所述上限位块(72)以及下限位块(73)均固定在探杆(3)的外壁,且相对距离固定,所述重量块(71)不相邻的两侧壁上开设有槽一,且开设有槽一的侧壁上铰接有卡块(7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6)上表面固定有连接块(74),所述连接块(74)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二,所述连接块(74)可随着卡块(76)的转动嵌入槽一内部,所述重量块(71)上表面正对槽一的位置螺纹安装有螺栓(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场地基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块(72)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三,所述缠绕绳(62)穿过通孔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蓉罗夏莉夏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咨协实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