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78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构建筑相关技术领域的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包括方钢连接套和上装配连接腔,所述方钢连接套的上端设置有所述上装配连接腔,所述方钢连接套的下端设置有下装配连接腔,所述上装配连接腔与所述下装配连接腔之间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上加工有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钢连接方式选用方钢连接套,利用连接螺柱进行固定连接,方钢连接套内腔中设置有间隔板,可以对两方钢进行限位,也可以对上方的方钢进行支撑,结构强度高,拆装过程操作简单,且可以避免焊接造成的污染,方钢连接套内的间隔板的中心位置加工有圆形通孔,能够满足混凝土钢柱的加工需求,侧翼钢板的设置,也可以进行其他构件的安装连接。也可以进行其他构件的安装连接。也可以进行其他构件的安装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


[0001]本技术属于钢构建筑相关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钢构建筑是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而建设成的建筑,具有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的特点,方钢是钢构建筑施工中使用较多的钢结构,在钢构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需要将方钢连接在一起,CN201911071055.0一种方钢连接柱与方钢管梁的贯通螺栓装配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全螺栓装配,预制和焊接工作均在工厂内完成,质量可靠,现场采用全螺栓贯通连接,极大减少了现场装配工作量,同时减少了材料耗费并加强了结构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抗震性能优越,能显著提高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通过对端板设置外伸加劲肋将塑性铰外移,避免出现在梁端,震后修复或替换方便,结构构造设计大为简化,方便工厂预制,采用强连接弱板件形式,端板为中厚度,螺栓为大直径贯通高强摩擦型螺栓,保障结构具有良好的极限转动能力,延缓破坏;结构预留螺栓孔并内置内螺纹贯通螺栓连接管道的方钢连接柱在接合处通过两侧单边螺纹螺栓旋紧连接,加强了结构刚度,同时不占用外侧空间也保障了建筑美观要求,但该连接方式主要适用于方钢侧边连接,方钢纵向连接方式多通过焊接连接,焊接时对焊工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高处施工携带焊机操作不方便,且电焊也会产生较大的污染。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5]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包括方钢连接套和上装配连接腔,所述方钢连接套的上端设置有所述上装配连接腔,所述方钢连接套的下端设置有下装配连接腔,所述上装配连接腔与所述下装配连接腔之间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上加工有圆形通孔,所述方钢连接套的外侧壁上延伸设置有侧翼钢板,所述侧翼钢板上加工有侧翼固定连接孔。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所述侧翼钢板之间的所述方钢连接套外壁上加工有连接套连接孔,所述上装配连接腔内安装有方钢一,所述上装配连接腔的尺寸规格略大于所述方钢一的外形尺寸,使所述方钢一可以安装到所述上装配连接腔内,且不会发生明显的晃动。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装配连接腔内安装有方钢二,所述下装配连接腔的尺寸规格略大于所述方钢二的外形尺寸,使所述方钢二可以安装到所述下装配连接腔内,且不会发生明显的晃动。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钢一和所述方钢二与所述方钢连接套配合一端的外壁上加工有方钢连接孔,所述方钢连接孔的位置、尺寸规格与所述连接套连接
孔一致,避免出现方钢连接错位。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钢连接孔和所述连接套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螺柱,所述连接螺柱为双头螺柱结构,所述连接螺柱从所述方钢连接套的内腔中完全贯穿,保证连接位置的配合精度。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螺柱的两端安装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选用双螺母结构,锁紧效果好,所述圆形通孔位于所述间隔板的中心位置,能够满足混凝土钢柱的加工需求。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的方钢连接方式选用方钢连接套,利用连接螺柱进行固定连接,方钢连接套内腔中设置有间隔板,可以对两方钢进行限位,也可以对上方的方钢进行支撑,结构强度高,拆装过程操作简单,且可以避免焊接造成的污染。
[0013]本技术的方钢连接套内的间隔板的中心位置加工有圆形通孔,能够满足混凝土钢柱的加工需求,侧翼钢板的设置,也可以进行其他构件的安装连接。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5]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状态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方钢连接套剖视图。
[0020]图中:1、方钢连接套;2、方钢一;3、方钢二;4、侧翼钢板;5、侧翼固定连接孔;6、连接螺母;7、连接螺柱;8、连接套连接孔;9、方钢连接孔;10、间隔板;11、圆形通孔;12、上装配连接腔;13、下装配连接腔。
[0021]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包括方钢连接套1和上装配连接腔12,方钢连接套1的上端设置有上装配连接腔12,方钢连接套1的下端设置有下装配连接腔13,上装配连接腔12与下装配连接腔13之间设置有间隔板10,间隔板10上加工有圆形通孔11,方钢连接套1的外侧壁上延伸设置有侧翼钢板4,侧翼钢板4上加工有侧翼固定连接孔5,侧翼钢板4的设置,也可以进行其他构件的安装连接。
[0024]其中,两侧翼钢板4之间的方钢连接套1外壁上加工有连接套连接孔8,上装配连接腔12内安装有方钢一2,上装配连接腔12的尺寸规格略大于方钢一2的外形尺寸,使方钢一2可以安装到上装配连接腔12内,且不会发生明显的晃动。
[002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下装配连接腔13内安装有方钢二3,下装配连接腔13的尺寸规格略大于方钢二3的外形尺寸,使方钢二3可以安装到下装配连接腔13内,且不会发生明显的晃动。
[002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方钢一2和方钢二3与方钢连接套1配合一端的外壁上加工有方钢连接孔9,方钢连接孔9的位置、尺寸规格与连接套连接孔8一致,避免出现方钢连接错位。
[002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方钢连接孔9和连接套连接孔8内穿设有连接螺柱7,连接螺柱7为双头螺柱结构,连接螺柱7从方钢连接套1的内腔中完全贯穿,保证连接位置的配合精度。
[002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连接螺柱7的两端安装有连接螺母6,连接螺母6选用双螺母结构,锁紧效果好,圆形通孔11位于间隔板10的中心位置,能够满足混凝土钢柱的加工需求。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方钢连接套1的下装配连接腔13套设在方钢二3的上端,间隔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包括方钢连接套(1)和上装配连接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连接套(1)的上端设置有所述上装配连接腔(12),所述方钢连接套(1)的下端设置有下装配连接腔(13),所述上装配连接腔(12)与所述下装配连接腔(13)之间设置有间隔板(10),所述间隔板(10)上加工有圆形通孔(11),所述方钢连接套(1)的外侧壁上延伸设置有侧翼钢板(4),所述侧翼钢板(4)上加工有侧翼固定连接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翼钢板(4)之间的所述方钢连接套(1)外壁上加工有连接套连接孔(8),所述上装配连接腔(12)内安装有方钢一(2),所述上装配连接腔(12)的尺寸规格略大于所述方钢一(2)的外形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构建筑用方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装配连接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任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协力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