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锂电池卷绕极耳中心距及卷绕极片长度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316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方形锂电池卷绕极耳中心距及卷绕极片长度的计算方法,通过确定单体卷芯厚度F以及相邻折绕处弧长厚度增量δ,分别依次计算极片卷绕层数、极片折数、隔膜层数和电芯厚度,进而计算出极片在弯折处弧长和极片全长、相邻极耳中心距。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快速确认极耳间距离及卷绕极片总长,确保极耳对齐度及极耳边距符合工艺要求,无需进行多次复卷,解决了可能造成的效率低下,物料浪费、工作量大等问题。大等问题。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形锂电池卷绕极耳中心距及卷绕极片长度的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处理
,尤其涉及方形锂电池卷绕极耳中心距及卷绕极片长度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芯的设计中有两种电芯结构:叠片结构和卷绕式结构。叠片结构中,每个极片都是用相应的正极片刀模或负极片刀模冲切而来的;每片极片上都会冲有极耳。
[0003]叠片的难点:1、对叠片设备的精度要求很高,正负极膜片层叠时不能出现错位;2、如果正负极发生错位,即负极膜区未能完全覆盖正极膜区,很难用普通的X

Ray检测技术进行预先检测和报警,无法做到有效风险管控。卷绕式结构中,电池的正负极膜片各只有一个极片,卷绕时正负极以隔离膜相隔后逐层围绕转芯旋转;每层的极耳都是在涂布时涂布宽度方向上预留的空白集流体冲切出来的。
[0004]卷绕结构的特点:1、卷绕设备简单,技术成熟,很难出现负极膜区包不住正极膜区的错位现象;2、出现膜区错位,很容易用普通的X

Ray检测技术进行预先检测和报警,控制风险。多极耳卷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方形锂电池卷绕极耳中心距及卷绕极片长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确定单体卷芯厚度F以及相邻折绕处弧长厚度增量δ=Π*(2I+G+H),其中辊压反弹后正极极片厚度为G、负极极片厚度为H、隔膜厚度为I;计算正极卷绕层数J=F/(G+H+2I)、负极卷绕层数K=J+2、正极折数L=J

1、负极折数M=K

1、隔膜层数N=J+6、电芯厚度O=J*G+K*H+N*I;计算正极在第L折处弧形区弧长S为:S
1、2
=Π*(4I+H),L=1或2;S

=Π*(4I+H)+Π*(2I+G+H)*(L

2)/2,L为大于2的偶数;S

=Π*(4I+H)+Π*(2I+G+H)*(L

1)/2,L为大于2的奇数;计算正极所有折绕弧形区弧长:计算正极片极片全长:Y=J*Ro/2+H;计算正极第一个极耳前距离(下1EA极片头部):U=Ro/2

e+Π*(4I+H)+a/2+c

O/2;计算正极第一个极耳尾距离(上1EA极片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陈天振李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