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合金
,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电器工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铜合金的强度及其导电性能都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工业需求,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铜及铜合金的综合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高性能铜合金由此被开发出来,也就是所说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即铜合金的强度与导电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此类铜合金多被应用于制作引线框架、接触导线、磁场导体等电气工业中。
[0003]现阶段铜合金大致有沉淀型强化系列以及弥散强化铜合金两个系列,沉淀型强化系列是经由固溶加上时效处理后通过使其固溶体析出强化相进而提升了合金的强度及其导电性,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对合金进行时效处理时很难使合金的强度和导电率达到均衡,并且其制作工艺多数较为复杂,对制作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弥散强化铜合金则是经由向Cu基体中加入陶瓷颗粒以增加基体性能,在向Cu基体中添加陶瓷颗粒时往往会出现错误选择了强化相而导致合金材料的组织以及性能都受到损害,因此现需要一种高强度铜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板带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金属元素组成:Co:0.5
‑
2.0%、Cr:0.3
‑
1.2%、Si:0.2
‑
0.8%、Zr:0.03~0.16%,余量为Cu;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熔炼:将配好的原料进行装炉,其中Co、Si、Cr、Zr元素均以中间合金的方式加入,Cu元素以电解铜板的形式加入,将熔炉进行阶段升温,待原材料完全熔化后出炉;S2、铸造:将步骤S1中制得的合金液体浇入至结晶器中,以40~60mm/min的速度进行铸造:S3、热轧:将步骤S2中制得的铸锭放入电阻炉中,将电阻炉从室温升温至950~1000℃后保持2~4h后进行热轧,所述热轧的初轧温度为930℃,终轧温度为770℃,且所述热轧的道次数目为7道次,在热轧完成后进行空心打卷:S4、固溶:将步骤S3中得到的热轧坯料放入电阻炉中,将电阻炉从室温升温至1000℃后保温2h,接着将热轧坯料用水冷冷却至室温;S5、铣面:将步骤S4中得到的固溶坯料放入开卷机进行开卷,接着使用双面铣削设备对开卷后的固溶坯料进行上下铣面,单面铣削的厚度均为0.5~1mm;S6、初轧:将步骤S5中铣面后的坯料放入四辊可逆初轧机中,在室温下进行7道次可逆轧制;S7、初次退火:将步骤S6中初轧后得到的板带放入钟罩退火炉中,充入氩气保护,从室温升温至450~550℃后保温4~5h,接着随炉降温至40℃后进行出炉;S8、精轧:将步骤S7中初次退火后的板带放入四辊可逆精轧机中,在室温下进行7道次可逆轧制;S9、二次退火:将步骤S7中精轧后得到的板带放入钟罩退火炉中,充入氩气保护,从室温升温至350~450℃后保温4~5h,接着随炉降温至40℃后进行出炉,得到最终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中Co与Si的原子比为2:1,质量比为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铜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松,高斌,王朝阳,贺猛,孙君鹏,刘向东,周斌,黄尚成,唐丽尖,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斯瑞扶风先进铜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