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78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包括形状相同的两把中尺,两把中尺于长度方向的中部共同安装有转动组件构成交叉结构,单把中尺两端端部分别经尺轴转动安装有相同长度的端尺,位于两把中尺同一侧的两个端尺端部共同安装有标记组件;两把中尺端部向着同一个方向分别安装有支杆;从而经由中尺端部与肋板腹板的抵接,和/或支杆端部与壳体壁面之间的抵接,经由标记组件对壳体进行跨中定位标记,大大提升了跨中定位的效率,保证了定位效果,尤其适用于不同肋距的迅速找中定位,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耐压壳试验测试装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潜艇上耐压主壳体的典型结构形式包括环肋圆柱壳、环肋圆锥壳、艏艉端球面舱壁等。环肋加强壳体作为提供有效舱容、承载静水外压的主要结构,在实船和缩比模型强度试验中,往往需要设置大量应变测点,以考查典型部位的应力水平。通过力学分析可以得出:对于环肋圆柱(锥)壳,周向应力与壳板径向变形成正比,由于肋骨根部壳板径向变形最小,因而此处的周向应力最小;而跨中壳板位置径向变形最大,因此跨中壳板周向应力最大,跨中壳板的中面周向应力是应力考核的关键。
[0003]现有技术中,在开展不同尺度的典型环肋圆柱(锥)壳应变测点定位工作时,一般通过钢直尺进行测距及定位;由于受制于肋骨间距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钢直尺:肋骨间距较大时,需要沿纵向母线多次顺延测量,繁琐且易造成误差累积;肋骨间距较小时,不得不对钢直尺裁割至小于肋距的长度,使其能够放置于肋骨之间,然后再沿纵向母线多次顺延测量定位。而当遇到变肋距的复合模型时,采用上述定位方法,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定位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从而大大提升了跨中定位的效率,保证了定位效果,尤其适用于不同肋距的迅速找中定位,实用性好。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包括形状相同的两把中尺,两把中尺于长度方向的中部共同安装有转动组件构成交叉结构,单把中尺两端端部分别经尺轴转动安装有相同长度的端尺,位于两把中尺同一侧的两个端尺端部共同安装有标记组件;两把中尺端部向着同一个方向分别安装有支杆。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标记组件的结构为:包括经由轴销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端尺端部的衔接杆,两个衔接杆端部分别安装有端板,两个端板相互平行并经由转轴共同安装有柱形结构的笔筒;所述转轴的轴向与端板垂直布设,转轴的轴向与笔筒的径向一致。
[0009]所述笔筒壁面上从外向内贯穿安装有紧固旋钮。
[0010]两把中尺呈同向拱形结构,支杆朝向拱形结构外凸的反方向。
[0011]单把中尺上均安装有手柄,手柄朝向拱形结构外凸的方向。
[0012]所述手柄安装于中尺端部处。
[0013]单把中尺两端端部均沿着长度方向延伸有平直部,尺轴配装于平直部处;所述支
杆位于平直部与拱形结构相接处。
[0014]所述转动组件的结构为:包括贯通开设于两把中尺中部的通孔,位于通孔处的两把中尺之间压装有垫片,从上至下穿过两把中尺的通孔、垫片安装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尾端配装有螺母。
[0015]两把中尺之间共同安装有弹簧。
[0016]一种所述的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包括有在肋板一侧定位的方法,和在无肋板一侧定位的方法;
[0017]在有肋板一侧进行定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将两把中尺中部的转动组件旋松,施力于两把中尺使其相互收拢,之后将定位装置放置于相邻两根肋板的腹板之间,此时弹簧受力形变;
[0019]将两把中尺端部的各个支杆分别抵接于壳体表面;
[0020]松开施加于中尺上的收拢力,两把中尺将在弹簧的作用下由收拢状态向外张开,直至两把中尺端部分别抵接于相邻肋板腹板上;
[0021]经由两组标记组件分别向正对着的壳体表面位置标记点,取下定位装置;
[0022]将两个标记点用长尺连接,形成壳体在有肋板一侧上的两根肋板之间的跨中直线;
[0023]在无肋板一侧定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先取下两把中尺之间的弹簧;
[0025]将两把中尺中部的转动组件旋松,施力于两把中尺调节交叉角度,直至两把中尺端部的各个支杆均抵接于相邻肋板对应的肋骨线上,旋紧转动组件;
[0026]施力于定位装置以抵靠于壳板,同时经由两组标记组件分别向正对着的壳体表面位置标记点;
[0027]取下定位装置,将两个标记点用长尺连接,形成壳体在无肋板一侧上的肋骨跨中直线。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9]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经由中尺端部与肋板腹板的抵接,和/或支杆端部与壳体壁面之间的抵接,再由标记组件对壳体进行跨中定位标记,大大提升了跨中定位的效率,保证了定位效果,尤其适用于不同肋距的迅速找中定位,有效简化定位流程,保证定位效率和精度,实用性好;
[0030]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31]构成交叉结构的两把中尺之间安装有弹簧,经由弹簧的弹性力,来确保测量时中尺端部与肋板腹板之间的可靠贴合,助力于保证对中测量的可靠性,同时方便于测量操作的进行;
[0032]将中尺设置为同向拱形结构,一方面方便于提握使用,另一方面促使定位装置能够有效贴合回转结构壳体的表面;
[0033]测量时,中尺端部的支杆与壳体表面抵接贴合,经由支杆有效提升了测量中定位装置相对于壳体表面的高度,不仅保证与壳体之间的可靠抵接,而且有效避免了肋板根部焊趾的影响,保障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37]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有肋板一侧进行对中定位的状态示意图。
[0039]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40]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1]图8为本专利技术在无肋板一侧进行对中定位的状态示意图。
[0042]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3]其中:1、标记组件;2、端尺;3、尺轴;4、支杆;5、手柄;6、转动组件;7、中尺;8、弹簧;9、肋板;
[0044]11、轴销;12、衔接杆;13、端板;14、转轴;15、紧固旋钮;16、笔筒;
[0045]61、紧固螺栓;62、垫片;63、螺母;
[0046]71、平直部;
[0047]90、肋骨线;91、焊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包括形状相同的两把中尺7,两把中尺7于长度方向的中部共同安装有转动组件6构成交叉结构,单把中尺7两端端部分别经尺轴3转动安装有相同长度的端尺2,位于两把中尺7同一侧的两个端尺2端部共同安装有标记组件1;两把中尺7端部向着同一个方向分别安装有支杆4。
[0050]经由中尺7端部与肋板9腹板的抵接,和/或支杆4端部与壳体壁面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相同的两把中尺(7),两把中尺(7)于长度方向的中部共同安装有转动组件(6)构成交叉结构,单把中尺(7)两端端部分别经尺轴(3)转动安装有相同长度的端尺(2),位于两把中尺(7)同一侧的两个端尺(2)端部共同安装有标记组件(1);两把中尺(7)端部向着同一个方向分别安装有支杆(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组件(1)的结构为:包括经由轴销(11)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端尺(2)端部的衔接杆(12),两个衔接杆(12)端部分别安装有端板(13),两个端板(13)相互平行并经由转轴(14)共同安装有柱形结构的笔筒(16);所述转轴(14)的轴向与端板(13)垂直布设,转轴(14)的轴向与笔筒(16)的径向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16)壁面上从外向内贯穿安装有紧固旋钮(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把中尺(7)呈同向拱形结构,支杆(4)朝向拱形结构外凸的反方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单把中尺(7)上均安装有手柄(5),手柄(5)朝向拱形结构外凸的方向。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安装于中尺(7)端部处。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单把中尺(7)两端端部均沿着长度方向延伸有平直部(71),尺轴(3)配装于平直部(71)处;所述支杆(4)位于平直部(71)与拱形结构相接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耐压壳体的跨中壳板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忠高原黄如旭陈沙古冯令良胡嘉骏黄进浩李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