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牛仔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77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牛仔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布料制备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多编织聚酯纤维层、编织在多编织聚酯纤维层内侧面的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以及纺织在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内侧上的麻纤维涤纶混织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多编织聚酯纤维层、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麻纤维涤纶混织层作为牛仔布的面层,借助聚酯纤维、考杜拉尼龙、氨纶的耐磨、耐久特性,实现增强面料外层不易磨损、变形效果;其次,亚麻布层和超细旦聚醋纤维层承托面层,抗菌纤维层因其具有抗菌材料提取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汗水、体液等在面层上滋生细菌,而珠地棉层采用珠地结构,其表面呈疏孔状,则具有非常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有非常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有非常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牛仔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牛仔布。

技术介绍

[0002]牛仔布是一种较粗厚的色织经面斜纹棉布,经纱颜色深,一般为靛蓝色,纬纱颜色浅,一般为浅灰或煮练后的本白纱,又称靛蓝劳动布。
[0003]然而由于水洗工艺对纤维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以及强度较高的劳动都会对牛仔布造成磨损。此外,由于牛仔布本身较为厚实,其透气性较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身体热量无法快速散出,容易出汗,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感受。最后,牛仔布因为其硬、挺的特性,导致其容易因为磨损而褪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牛仔布,包括:多编织聚酯纤维层、编织在多编织聚酯纤维层内侧面的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以及纺织在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内侧上的麻纤维涤纶混织层;
[0005]所述多编织聚酯纤维层中包含有横向分布的两排上层纬线和下层纬线,以及纵向分布交缠编织在上层纬线和下层纬线上的上层经线与下层经线,其中,上层纬线和下层纬线的交汇处均交叉编织有一排纵向排布的中层经线。
[0006]在上述一种耐磨牛仔布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层纬线和下层纬线为锦纶丝线,上层经线、下层经线和中层经线均为聚酯纤维丝线。
[0007]在上述一种耐磨牛仔布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具体为占比70%的考杜拉尼龙丝线,以及占比30%的氨纶丝线,通过缠扣技法,以氨纶丝线作为经绳在外层以考杜拉尼龙丝线缠之,并通过结扣,将上下缠过的芯条连接成形。
[0008]在上述一种耐磨牛仔布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麻纤维涤纶混织层中包括有占比20%的麻纤维搓捻为丝线,以及占比80%的涤纶丝线,通过斜向交叉编织成型。
[0009]在上述一种耐磨牛仔布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麻纤维涤纶混织层的下层表面上压实编织有作为承托的亚麻布层,亚麻布层的下层编织有超细旦聚醋纤维层,超细旦聚醋纤维层的底层编织有抗菌纤维层,且抗菌纤维层的下层通过薄膜贴合有珠地棉层。
[0010]在上述一种耐磨牛仔布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超细旦聚醋纤维层中包含有占比10%的超细旦丙纶丝以及占比90%的超细旦粘胶丝。
[0011]在上述一种耐磨牛仔布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抗菌纤维层中具体为将占比50%的无机抗菌材料与占比50%的天然抗菌材料提取物通过纺丝的形式加入棉纤维内部,并通过编织成型。
[0012]在上述一种耐磨牛仔布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珠地棉层的内部中包含15%的纯棉丝线以及85%的珠地棉丝线钩织而成,且珠地棉层的表面呈疏孔状,似蜂巢状。
[00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牛仔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
以下有益效果:
[0014]首先,利用多编织聚酯纤维层、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麻纤维涤纶混织层作为牛仔布的面层,借助聚酯纤维、考杜拉尼龙、氨纶的耐磨、耐久特性,实现增强面料外层不易磨损、变形、脱色效果;而且,麻纤维与涤纶混织的面层作为衬底,利用麻纤维与涤纶的材质较硬,不轻易变形特性来支撑外层面层。
[0015]其次,亚麻布层、超细旦聚醋纤维层以及抗菌纤维层作为填充层,亚麻布层和超细旦聚醋纤维层承托面层,抗菌纤维层因其具有抗菌材料提取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汗水、体液等在面层上滋生细菌,而珠地棉层作为直接接触到皮肤的作用,因为珠地棉采用珠地结构,表面呈疏孔状,则具有非常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
[0016]最后,在多编织聚酯纤维层中,采用经纬编织工艺,借助两层的锦纶丝线作为纬线,三层的聚酯纤维丝线作为经线,在提升外层面层的牢固性同时,面料的版型也不会轻易出现形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出简单地介绍和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耐磨牛仔布的分层示意图;
[0019]图2为多编织聚酯纤维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多编织聚酯纤维层的正视示意图。
[0021]在图1

图3中,各零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2]1、多编织聚酯纤维层;11、上层纬线;12、下层纬线;13、上层经线;14、下层经线;15、中层经线;2、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3、麻纤维涤纶混织层;4、亚麻布层;5、超细旦聚醋纤维层;6、抗菌纤维层;7、珠地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式做出更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以下介绍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几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0026]另外,本文中的术语:“内、外”,“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8]具体实施例1
[0029]参考附图2

附图3;
[0030]本实施例中包括有:
[0031]最外层的多编织聚酯纤维层1、编织在多编织聚酯纤维层1内侧面的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2,以及纺织在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2内侧上的麻纤维涤纶混织层3。
[0032]多编织聚酯纤维层1中包含有横向分布的两排上层纬线11和下层纬线12,以及纵向分布交缠编织在上层纬线11和下层纬线12上的上层经线13与下层经线14,其中,上层纬线11和下层纬线12的交汇处均交叉编织有一排纵向排布的中层经线15。上层纬线11和下层纬线12为锦纶丝线,上层经线13、下层经线14和中层经线15均为聚酯纤维丝线。
[0033]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2具体为占比70%的考杜拉尼龙丝线,以及占比30%的氨纶丝线,通过缠扣技法,以氨纶丝线作为经绳在外层以考杜拉尼龙丝线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牛仔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最外层的多编织聚酯纤维层(1)、编织在多编织聚酯纤维层(1)内侧面的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2),以及纺织在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2)内侧上的麻纤维涤纶混织层(3);所述多编织聚酯纤维层(1)中包含有横向分布的两排上层纬线(11)和下层纬线(12),以及纵向分布交缠编织在上层纬线(11)和下层纬线(12)上的上层经线(13)与下层经线(14),其中,上层纬线(11)和下层纬线(12)的交汇处均交叉编织有一排纵向排布的中层经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牛仔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纬线(11)和下层纬线(12)为锦纶丝线,上层经线(13)、下层经线(14)和中层经线(15)均为聚酯纤维丝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牛仔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杜拉尼龙氨纶混织层(2)具体为占比70%的考杜拉尼龙丝线,以及占比30%的氨纶丝线,通过缠扣技法,以氨纶丝线作为经绳在外层以考杜拉尼龙丝线缠之,并通过结扣,将上下缠过的芯条连接成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凯赵汝恒张艳领胡人午罗潮叶明周楚孙绍宸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正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