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585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腔,集尘腔包括负压通道,以及设置在负压通道下方的集尘小室,负压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负压单元,进风口和负压通道之间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挡板,负压单元和负压通道之间设有可升降的第二挡板,负压通道内设有第一除尘单元,第一除尘单元包括与第二挡板互相平行的第一过滤器,以及安装在第二挡板和第一过滤器之间的第一反吹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负压单元运行一段时间后,可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下降,从而将集尘腔与外界隔离,然后启动第一反吹喷头,将吸附在第一过滤器上的微细纤维振落到集尘小室,无需频繁启停进行手动除尘,显著提高了除尘效率。显著提高了除尘效率。显著提高了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织机械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纺织机的入纬率高达数千米/分,在如此高速的运转中,棉线之间猛烈碰撞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若进入人体呼吸道则会威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纺织车间内基本都配备有除尘装置,现有的除尘装置在集尘盒装满后需要先行关闭除尘装置,然后手动清理收纳盒中的灰尘,最后重新开启除尘装置,然而除尘装置频繁的启停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纺织机械除尘装置,主要解决现有除尘装置需要频繁启停进行手动除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腔,所述集尘腔包括负压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通道下方的集尘小室,所述负压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负压单元,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负压通道之间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挡板,所述负压单元和所述负压通道之间设有可升降的第二挡板,所述负压通道内设有第一除尘单元,所述第一除尘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挡板互相平行的第一过滤器,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过滤器之间的第一反吹喷头。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负压单元的底端通过第一隔板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中心安装有所述第一反吹喷头。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器为板式除尘滤芯。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单元为风扇或真空泵。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部穿过所述集尘腔并通过连接桥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桥与直线运动单元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运动单元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筒安装在所述集尘腔的外壁顶部,所述气缸的活塞与所述连接桥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尘小室呈漏斗状,且所述集尘小室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安装垂直管道并将所述集尘小室连通至密闭容器。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负压通道内的第二除尘单元,所述第二除尘单元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过滤器,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后方的第二反吹喷头。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中心安装有所述第二反吹喷头。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进风口和负压单元的内侧分别安装可升降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然后在第二挡板的内侧设置第一除尘单元,在本装置运行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抬升,负压单元运行为整个集尘腔产生负压,车间中的空气被动从进风口进入负压通道,空气中的微细纤维被吸附在第一过滤器上,当负压单元运行一段时间后,可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下降,从而将集尘腔与外界隔离,然后启动第一反吹喷头,将吸附在第一过滤器上的微细纤维振落到集尘小室,避免过厚的纤维影响第一过滤器的吸附效果,本装置无需频繁启停进行手动除尘,显著提高了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纺织机械除尘装置的立体纵剖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纺织机械除尘装置的又一立体纵剖图;
[0018]其中:1

集尘腔,2

进风口,3

负压单元,4

第一挡板,5

第二挡板,6

第一除尘单元,7

连接桥,8

直线运动单元,9

第二除尘单元,101

负压通道,102

集尘小室,103

通孔,601

第一过滤器,602

第一反吹喷头,603

第一隔板,604

第一支架,901

第二过滤器,902

第二反吹喷头,903

第二隔板,904

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20]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集尘腔1,集尘腔1包括负压通道101,以及设置在负压通道101下方的集尘小室102,负压通道101和集尘小室102彼此连通,负压通道10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2和负压单元3,进风口2和负压通道101之间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挡板4,负压单元3和负压通道101之间设有可升降的第二挡板5,负压通道101内设有第一除尘单元6,第一除尘单元6包括与第二挡板4互相平行的第一过滤器601,以及安装在第二挡板5和第一过滤器601之间的第一反吹喷头602,第一反吹喷头60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到空气压缩机。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通过在进风口2和负压单元3的内侧分别安装可升降的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然后在第二挡板5的内侧设置第一除尘单元6,在本装置运行时,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抬升,负压单元3运行为整个集尘腔1产生负压,车间中的空气被动从进风口2进入负压通道101,空气中的微细纤维被吸附在第一过滤器601上,当负压单元3运行一段时间后,可控制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下降,从而将集尘腔1与外界隔离,然后启动第一反吹喷头602,将吸附在第一过滤器601上的微细纤维振落到集尘小室102,避免过厚的纤维影响第一过滤器601的吸附效果,本装置无需频繁启停进行手动除尘,显著提高了除尘效率。
[0022]更优的,第一过滤器601和负压单元3的底端通过第一隔板603连接,通过该第一隔板603的设置,保证了负压通道101内的空气只能通过第一过滤器601后离开负压通道101。
[0023]为提高第一反吹喷头602的反喷效果,本技术提供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即,第一隔板603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架604,第一支架604的中心安装有第一反吹喷头602,
该第一支架604可选择X型支架或者其他的镂空式支架,能够允许空气顺畅穿越即可。
[0024]在本技术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过滤器601为板式除尘滤芯。
[0025]上述的负压单元3为风扇或真空泵,风扇或真空泵可根据集尘腔1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功率,在此不作限定。
[0026]上述的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可通过任意能够实现直线升降的装置进行驱动,本实施例提供其中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腔包括负压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通道下方的集尘小室,所述负压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负压单元,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负压通道之间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挡板,所述负压单元和所述负压通道之间设有可升降的第二挡板,所述负压通道内设有第一除尘单元,所述第一除尘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挡板互相平行的第一过滤器,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过滤器之间的第一反吹喷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负压单元的底端通过第一隔板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中心安装有所述第一反吹喷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为板式除尘滤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单元为风扇或真空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凯周楚孙绍宸张艳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正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