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63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包括壳体、内曲线圈、活塞驱动机构、分流机构、输出轴、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内曲线圈,且壳体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外侧转动连接有活塞驱动机构,且活塞驱动机构外侧贴合内曲线圈内壁设置。该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设置有泄压机构和减压管,液压推动打开减压阀,使进油管通过减压管直接与减压管相连通,便于超压的液压油通过减压管回到泵送装置,而活塞槽内液压过大时,液压克服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推动堵头及活塞板,使活塞槽内的液压油经过堵孔进入泄压腔,通过上述双重结构保护了该液压马达内部部件不受过载超压的液压油影响,使用起来更加安全。使用起来更加安全。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马达
,具体为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0002]液压马达是液体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其具有功重比高、输出扭矩大和承载能力强优点,因此别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和工程机械等领域。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摩擦力影响,液压马达中的部分部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磨损,而现有的液压马达通常未设置有磨损补偿机构,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该液压马达密封也逐渐失效,继而导致液压马达的工作效率降低,且使用寿命受部件磨损影响大,并且现有的液压马达通常仅依靠与进油管相连通的泄压管泄压,而驱动柱塞部分未设置有泄压机构,一旦该液压马达停止运行,且内部被封闭的液压油受热膨胀,极易导致该液压马达内部部件过载变形,振动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液压马达通常未设置有磨损补偿机构,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该液压马达密封也逐渐失效,继而导致液压马达的工作效率降低,且使用寿命受部件磨损影响大,并且现有的液压马达通常仅依靠与进油管相连通的泄压管泄压,而驱动柱塞部分未设置有泄压机构,一旦该液压马达停止运行,且内部被封闭的液压油受热膨胀,极易导致该液压马达内部部件过载变形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包括壳体、内曲线圈、活塞驱动机构、分流机构、输出轴、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内曲线圈,且壳体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外侧转动连接有活塞驱动机构,且活塞驱动机构外侧贴合内曲线圈内壁设置;
[0006]所述主轴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活塞驱动机构一端贴合设置有分流机构,且分流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主轴相连接;
[0007]所述壳体一侧安装有端盖,且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套,所述活塞驱动机构一端设置有花键套,且花键套与连接轴套花键连接,所述连接轴套远离花键轴轴套的一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壳体与主轴内部贯穿有进油管与回油管,且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通过减压管相连通,同时减压管内部安装有减压阀。
[0008]优选的,所述活塞驱动机构包括转盘、活塞槽、活塞头、转轮、连接孔和泄压机构,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主轴外侧,且转盘外侧开设有活塞槽,所述活塞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头,且活塞头远离转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盘内部开设有与活塞槽相连通的连接孔,所述活塞头内部设置有泄压机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通过连接孔进入活塞槽,通过液压挤压活塞头,活塞头挤压内曲线圈,利用反作用力推动转盘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中心线、多个活塞头的旋转对称轴线、内曲线圈的中心线、分流板的中心线、多个进油孔的旋转对称轴线以及多个回油孔的旋转对称轴线均与主轴的中心线重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转盘转动时,连接孔始终与进油孔或回油孔相连通,同时转盘上活塞头绕主轴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泄压腔、活塞板、堵头、堵孔、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泄压腔开设在活塞头内部,且泄压腔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一端固定有堵头,且活塞板另一端与泄压腔内部的第一压缩弹簧相连接,所述泄压腔通过活塞头上开设的堵孔与活塞槽相连通,所述堵头贴合堵孔内壁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缩弹簧推动活塞板及堵头,使堵头贴紧堵孔并将活塞槽与泄压腔分隔,一旦活塞槽内的液压过大,液压推动堵头打开堵孔,使液压槽内的液压油泄压进入泄压腔内,起到了保护该液压马达内部件的作用。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花键轴、螺纹柱、压板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花键轴一端设置在主轴上,且花键轴贯穿分流机构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花键轴一端固定有螺纹柱,且螺纹柱外侧螺纹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一端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且第二压缩弹簧另一端贴合分流机构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旦分流机构中的分流板产生磨损,第二压缩弹簧推动分流板贴紧转盘,使转盘上的连接孔始终与分流板上的进油孔以及回油孔保持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分流板、进油分流腔、回油分流腔、进油孔、回油孔、进油柱塞、回油柱塞和滑孔,所述分流板内部开设有进油分流腔和回油分流腔,所述主轴表面开设有与进油管以及回油管相连通的滑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高压液压油经过进油分流腔与进油孔的配合分散至各个液压槽内部,同时各个液压槽内的低压液压油经过回油分流腔汇集。
[0018]优选的,所述分流板一侧设置有与进油分流腔相连通的进油柱塞,且进油柱塞滑动安装在滑孔内部并与进油管相连通,所述进油分流腔通过分流板表面开设的进油孔与连接孔相连通,所述分流板另一侧设置有与回油分流腔相连通的回油柱塞,且回油柱塞滑动安装在滑孔内部并与回油管相连通,所述回油分流腔通过分流板表面开设的回油孔与连接孔相连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泵依次通过进油管、进油分流腔、进油孔以及连接孔向液压槽内输送高压液压油,同时不与液压泵连通的低压液压油依次经过另一组连接孔、回油孔、回油分流腔以及回油管排出。
[0020]优选的,所述进油孔与回油孔交错设置,且进油孔与相邻的回油孔之间的间距等于连接孔的直径;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孔在转盘转动时依次与进油孔以及回油孔相连通,同时保证连接孔不会同时与进油孔以及回油孔相连通,避免了液压泵在加压过程中发生泄漏,导致液压马达能量转换效率降低的问题。
[0022]优选的,所述进油柱塞一端以及回油柱塞一端与滑孔内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分流板中部与主轴一端留有一定间隙;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流板磨损后,第二压缩弹簧推动分流板接近主轴、同
时进油柱塞以及回油柱塞分别在一个滑孔内滑动,继而起到了补偿的作用。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
[0025](1)设置有泄压机构和减压管,一旦进油管内液压过大,液压推动打开减压阀,使进油管通过减压管直接与减压管相连通,便于超压的液压油通过减压管回到泵送装置,而活塞槽内液压过大时,液压克服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推动堵头及活塞板,使活塞槽内的液压油经过堵孔进入泄压腔,通过上述双重结构保护了该液压马达内部部件不受过载超压的液压油影响,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0026](2)设置有转盘、压板和分流板,固定在螺纹柱上的压板限制第二压缩弹簧一端的位置,使第二压缩弹簧推动分流板贴紧转盘,转盘转动使转盘与分流板接触面产生磨损时,第二压缩弹簧持续推动分流板,同时进油柱塞以及回油柱塞分别深入一个滑孔内部,使分流板始终贴紧转盘,同时分流板上的进油孔以及回油孔与转盘上的连接孔保持连通,便于自动填补因运行磨损而产生的间隙,降低了该液压马达长时间使用后的泄漏量,提高了使用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包括壳体(1)、内曲线圈(2)、活塞驱动机构(4)、分流机构(6)、输出轴(10)、进油管(11)和回油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内曲线圈(2),且壳体(1)内部设置有主轴(3),所述主轴(3)外侧转动连接有活塞驱动机构(4),且活塞驱动机构(4)外侧贴合内曲线圈(2)内壁设置;所述主轴(3)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5),所述活塞驱动机构(4)一端贴合设置有分流机构(6),且分流机构(6)通过连接机构(5)与主轴(3)相连接;所述壳体(1)一侧安装有端盖(7),且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套(8),所述活塞驱动机构(4)一端设置有花键套(9),且花键套(9)与连接轴套(8)花键连接,所述连接轴套(8)远离花键轴(51)轴套的一端设置有输出轴(10),所述壳体(1)与主轴(3)内部贯穿有进油管(11)与回油管(12),且回油管(12)与进油管(11)之间通过减压管(13)相连通,同时减压管(13)内部安装有减压阀(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驱动机构(4)包括转盘(41)、活塞槽(42)、活塞头(43)、转轮(44)、连接孔(45)和泄压机构(46),所述转盘(41)转动安装在主轴(3)外侧,且转盘(41)外侧开设有活塞槽(42),所述活塞槽(42)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头(43),且活塞头(43)远离转盘(4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轮(44),所述转盘(41)内部开设有与活塞槽(42)相连通的连接孔(45),所述活塞头(43)内部设置有泄压机构(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1)的中心线、多个活塞头(43)的旋转对称轴线、内曲线圈(2)的中心线、分流板(61)的中心线、多个进油孔(64)的旋转对称轴线以及多个回油孔(65)的旋转对称轴线均与主轴(3)的中心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载泄压功能的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46)包括泄压腔(461)、活塞板(462)、堵头(463)、堵孔(464)、第一压缩弹簧(465),所述泄压腔(461)开设在活塞头(43)内部,且泄压腔(461)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板(462),所述活塞板(462)一端固定有堵头(4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刘春雨刘克树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华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