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的燃气轮机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24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燃气轮机的工装,它包括燃气发生器底架、动力涡轮底架、横向前导轨、横向后导轨、轴向导轨、中间支承、辅助支承、滚轮、滚轮安装座、前支承固定架、分离器、横向移动支座、轴向移动支座、发生器移动支座、动涡前支座、前壁板支座、动涡后支座、顶丝座、顶丝杆、防转固定支座、移动小车等。一旦燃气轮机出现故障且在箱装体内无法进行维修时,利用这种工装,可实现将燃气轮机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和侧面送回安装就位。它不仅结构简单、灵活,而且便于操作、快捷换装。快捷换装。快捷换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的燃气轮机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轮机
,具体涉及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的燃气轮机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燃气轮机装置的优越性能,同时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启动快、维护方便等特点,在工业调峰发电、压缩天然气输送管路、海上平台和燃

蒸联合循环电站等领域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无论是作为机械驱动的多转子燃气轮机,还是作为发电用多转子燃气轮机,它是由燃气发生器和动力涡轮两大部件组成,它可以看成是能够连续不断地产生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燃气的单元。通常,燃气发生器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涡轮等三个主要部件,它可分为单转子和双转子燃气发生器,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装配在一个低压转子上,高压压气机与高压涡轮装配在一个高压转子上,这时低压涡轮与高压涡轮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两个转子上,这种结构的燃气发生器被称为双转子燃气发生器;动力涡轮是由动力涡轮静子导向叶片(简称导叶)、动力涡轮转子叶片(简称动叶)、动力涡轮机匣、动力涡轮盘、动力涡轮转子轴、轴承等组成,动力涡轮导叶与机匣装配在一起组成静止部件,而动叶与动力涡轮盘和动力涡轮转子轴装配在一起组成一个转动部件。为了实现高温高压燃气膨胀加速获得动能,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动叶,这时单位质量的燃气对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和动力涡轮转子产生动量矩,从而实现将燃气所具有的能量转换为涡轮转子上的机械能。为了燃气轮机正常安全可靠的运行及维护,对燃气轮机装置进行模块化设计,通常都把燃气轮机装配后安到在燃机箱装体内。但是,一旦燃气轮机出现机械故障不能运行且在箱装体内无法进行维修时,必需将燃气轮机拆卸移出燃机箱装体内,进行返厂修理,然后再把修理好的燃气轮机送回燃机箱装体内安装就位。燃气轮机箱装体包括燃机箱体和燃机底架,大多数燃机箱体均是采用主框架及壁板结构,由于燃气轮机的外形尺寸相对较大、重量相对较重,而且箱体内部的空间有限,在不拆卸箱装体主框架的前提下要实现把燃气轮机整体结构从箱装体内移出到燃机箱装体外是非常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燃气发生器和动力涡轮单独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维修门送入及从箱装体侧面维修门移出的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的燃气轮机工装。
[0005]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的燃气轮机工装,包括燃机箱装体;所述燃机箱装体包括燃机底架和燃机箱体;燃机底架上设置有安装有燃气发生器底架和动力涡轮底架;所述燃气发生器底架和动力涡轮底架通过装配定位座连接,装配定位座顶端安装有分离器,燃气发生器底架安装有燃气发生器,动力涡轮底架上安装有动力涡轮;所述燃机箱体的侧面开设有维修门,在燃机箱体内部一侧设有前壁板支座,另一侧设有轴向移动支座;所述燃气发生器底架和动力涡轮底架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生器通过前支承固定架和中间支承固定,前支承固定架和中间支承安装在燃气发生器底架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生器底架和动力涡轮底架上均安装有顶丝杆和顶丝座,顶丝杆用于调整燃气发生器和动力涡轮的高度,顶丝座是用于调整燃气发生器底架和动力涡轮底架的轴向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生器、燃气发生器底架与前壁板支座和轴向移动支座之间挂有绳索和手动葫芦,使燃气发生器和燃气发生器底架处于前拉后拽的状态,拉动手动葫芦,保证燃气发生器底架沿轴向导轨上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生器底架和动力涡轮底架底部均安装有8个滚轮,包括前端2个滚轮、后端2个滚轮和侧面4个滚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燃机箱装体外侧设置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可移动、可升降并带有刹车功能。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燃机箱装体优化设计,当燃气轮机出现故障且在箱装体内无法进行维修时,利用这种工装,可实现将燃气轮机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和侧面送回安装就位。不仅结构简单、灵活,而且便于操作、快捷换装。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燃气轮机装置安装在箱装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滚轮安装到燃气发生器底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滚轮安装到动力涡轮底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2中A向视图;
[0016]图5为图3中B向视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燃气发生器底架沿轴向导轨上移动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燃气发生器底架沿横向导轨侧面进出移动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专利技术动力涡轮底架沿轴向导轨上移动的示意图;
[0020]图9为本专利技术动力涡轮底架沿横向导轨侧面进出移动的示意图;
[0021]图10为图7中C

C剖视图。
[0022]其中1:多转子燃气轮机;2:燃机箱装体;3:燃机底架;4:燃机箱体;5:燃气发生器6:动力涡轮;7:燃气发生器底架;8:动力涡轮底架;9:中间支承;10:辅助支承;11:横向前导轨;12:横向后导轨;13:侧面维修门;14:滚轮;15:轴向导轨;16:滚轮安装座;17:前支承固定架;18:分离器;19:顶丝座;20:横向移动支座;21:轴向移动支座22a:发生器移动支座A;22b:发生器移动支座B;23:动涡前支座;24:前壁板支座;25:动涡后支座;26:防转固定支座;27:移动小车;27a:轴向导轨;27b:横向导轨;27c:挂点;28:滚轮中间支座;29:起动电机横梁;30:横向导轨支座;31:排气管;32:高速弹性联轴器;33:高速输出轴;34:装配定位座;35:顶丝杆;36:绳索;37:手动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图1为燃气轮机装置安装在箱装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带排气管31的燃气轮机1安装
在燃机箱装体2内,燃气轮机1包括燃气发生器5、动力涡轮6、排气管31、高速弹性联轴器32、高速输出轴33等部件,燃机箱装体2包括燃机底架3和燃机箱体4等部件,为了便于多转子燃气轮机1的拆卸维修,可以将多转子燃气轮机1分解为燃气发生器5和动力涡轮6等部件单独移出燃机箱装体2,燃气发生器5安装到单独的燃气发生器底架7上,动力涡轮6安装到单独的动力涡轮底架8上,通过装配定位座34保证燃气发生器底架7与动力涡轮底架8装配在一起,分离器18用于将燃气发生器底架7与动力涡轮底架8进行拆解和对接装配的工装,前壁板支座24和轴向移动支座21悬挂用于牵引和拽拉燃气发生器底架7和动力涡轮底架8移动用绳索的固定座,以保证燃气发生器5和动力涡轮6沿轴向导轨向前或向后移动的工装,侧面维修门13是在燃机箱体4上设置用于维修燃气轮机1的专用门,顶丝杆35分别装配在燃气发生器底架7和动力涡轮底架8上,用于上升和下调燃气发生器5和动力涡轮6,以便安装8个滚轮14,而每个滚轮14上也配有调整滚轮升降的顶丝。
[0025]图2为滚轮安装到燃气发生器底架上的结构示意图,燃气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的燃气轮机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机箱装体(2);所述燃机箱装体(2)包括燃机底架(3)和燃机箱体(4);燃机底架(3)上设置有安装有燃气发生器底架(7)和动力涡轮底架(8);所述燃气发生器底架(7)和动力涡轮底架(8)通过装配定位座(34)连接,装配定位座(34)顶端安装有分离器(18),燃气发生器底架(7)安装有燃气发生器(5),动力涡轮底架(8)上安装有动力涡轮(6);所述燃机箱体(4)的侧面开设有维修门(13),在燃机箱体(4)内部一侧设有前壁板支座(24),另一侧设有轴向移动支座(21);所述燃气发生器底架(7)和动力涡轮底架(8)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的燃气轮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生器(5)通过前支承固定架(17)和中间支承(9)固定,前支承固定架(17)和中间支承(9)安装在燃气发生器底架(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燃机箱装体侧面移出的燃气轮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生器底架(7)和动力涡轮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马正伟初德军任博铖冀文慧师蓓蓓王俊张澄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