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茚虫威的二元复配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937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茚虫威和丁醚脲,两者的质量比例为10∶1~1∶5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对蔬菜、果树、棉花、水稻、茶叶和烟草等上的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用量降低而效果提高,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有提高,且有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茚虫威和丁醚脲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单一用药和不科学用药,已经导致许多害虫对当前使用的农 药产生了抗性,如小菜蛾、斜紋夜蛾等,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同时,频 繁施药又造成农民负担加重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急需高效、低毒、环保的 杀虫剂新品种。茚虫威(indoxacarb)是一种新型噁二溱类杀虫剂,其杀虫机理是通过阻断害 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害虫的神经细胞丧失功能而被麻痹,协调能力 下降,最终死亡。药剂通过接触或取食进入虫体内而起作用,与其它杀虫剂不 存在交互抗性。对蔬菜、甜菜、棉花、果树、茶树、马铃薯、园艺、花卉等农 业园艺作物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菜粉蝶、棉铃虫等鳞翅目 害虫活性高,且对各龄期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天敌昆虫非常安 全,在作物中残留低,是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害虫防治的理想药剂。但 是,茚虫威对害虫防治的持效期偏短,且使用成本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其推广应用。丁醚脲(diafenthiuron)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 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低毒,对蔬菜上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强的 活性,可防治多种作物和观赏植物上的虫牙虫、粉虱、叶蝉、夜蛾科害虫及害螨。对红蜘蛛,小菜蛾,菜青虫等有很好的杀虫活性。但是,此杀虫剂速效性差, 且单独使用时,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对抗药性害虫有出色防 治效果的增效杀虫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茚虫威 与丁醚脲以一定比例复配,对抗药性小菜蛾、斜紋夜蛾等害虫具有显著的增效 作用。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 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核心,即以茚虫威为一种有效成分、以丁醚脲为另一有效成分, 茚虫威与丁醚脲的质量比例为10:1-1:50,较好的比例为5:1 1:1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 较好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稳 定剂、防冻剂、增稠剂、pH调节剂、渗透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 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 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 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 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可用于防治为害植物的害虫和害螨,尤其适用于防治 蔬菜、果树、棉花、水稻、茶叶、烟草等作物的害虫,更尤其是鳞翅目类害虫 的防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l)与单剂相比,该杀虫组合物对鳞翅目害虫有明显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 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以及降低生产和试用成本;(3)杀虫组 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有利于克服害虫抗性和延緩害虫抗药性 的产生;(4)与茚虫威单剂相比,持效性明显提高,效果更显著;(5)与丁醚 脲相比,有良好的速效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 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 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的一种有 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 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 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 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緩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以茚虫威和丁醚脲为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组合对抗性小菜蛾 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 生物测定实例加以_说明。生物测定实例1:茚虫威与丁醚脲复配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小菜蛾幼虫(Plutella xylostella)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抗药 性试虫为采自田间的小菜蛾,室内用萝卜苗饲养第一代孵化的幼虫,经测定对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达到485.3倍和226.4倍。挑选生长 一致的三龄幼虫,接入置放新鲜甘蓝叶片的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每皿放入10头小菜蛾幼虫。每处理5个亚。用Potter喷雾塔在4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培养亚,每皿喷药液3毫升。晾干后放入25。C, 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然后按刮、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下列公式计算sATI= — xlOO M式中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标准杀虫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混剂的LC50,单位为亳_克每升(mg/L); TTI=TIAxPA+TIBxPB 式中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ATICTC=_xlOOTTI式中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 2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S80表现为拮抗作 用;80 < CTC <120表现为相加作用。6测定结果表明,茚虫威与丁醚脲的配比在10:1 1:50之间时,具有明显的增 效作用,尤其在5:1 1:10之间时,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在200以上,实 验数据见表l。表l不同处理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本专利技术杀虫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 型,比较好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以下用具体实 施例进行说明,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所述活性成分指茚虫威和 丁醚脲。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 有所变化。实施例1: 30%茚虫威.丁醚脲乳油 茚虫威 5%丁醚脲 25°/oN-曱基吡咯烷酮 10%DMF 10%农乳1601# 5%农乳500# 5%二曱苯 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乳化剂和溶助剂按配方的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 制得30°/。茚虫威.丁醚脲乳油。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菜蛾。将30%茚虫威 丁醚脲乳油按4000倍(有效 浓度为茚虫威12.5mg/L+丁醚脲62.5mg/L )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 和15天的防治效杲分别为83.8%、 93.3%、 90.8%。 15%茚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茚虫威和丁醚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章孙华英孔建王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