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63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外层为气囊袋,内层为储雾袋,所述气囊袋的内表面包覆或部分包覆所述储雾袋,所述气囊袋内表面与所述储雾袋由凸点粘接相连。所述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使用具有柔性功能的塑料,可以人手操作,挤压自立袋可以将雾化药液完全排出,从而被人体吸收,以保证疫苗的功效;同时,使用自立袋更加经济,成本更低,占用空间小,并且在使用完毕后,可以更加容易处理,减少了医疗废品的处理成本。减少了医疗废品的处理成本。减少了医疗废品的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

技术介绍

[0002]疫苗吸入技术是新兴的一种疫苗给药方式,通过将药液雾化,使用者通过口鼻将药液吸入,药液颗粒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激发黏膜免疫,进而使得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0003]目前吸入疫苗使用的吸入设备为雾化杯,该雾化杯在使用时,需要先将雾化杯盖与雾化杯杯体组装后,将疫苗药液雾化入雾化杯,进而被接种者吸入。然而该雾化杯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为了保证疫苗接种的卫生安全,雾化杯为一次性使用产品,进而使得雾化杯成本高;二、雾化杯在使用中占用空间大,且使用造成的医疗垃圾占用空间也大,处理成本相对也比较高;三、雾化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接种者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将雾化杯中的疫苗吸入完全,雾化后的药液与杯子接触进而液化,无法使雾化后的药液完全被人体吸收,进而无法达到相对应的药效,极大影响疫苗施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将雾化药液完全排出的吸入用自立袋,该吸入用自立袋占用空间小,经济性较高,方便运输,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经济性差、占用空间大、雾化药液接触雾化杯进而液化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外层为气囊袋,内层为储雾袋,所述的气囊袋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气囊袋的内表面包覆或部分包覆所述储雾袋,所述气囊袋内表面与所述储雾袋由凸点粘接相连。对气囊袋充气,使气囊袋空间充盈,进而使得储雾袋充盈,便于雾化药液进入储雾袋。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袋设置有充气口,储雾袋设置有进雾口;更优选地,所述充气口内径规格为3

15mm;所述储雾袋进雾口内径规格为5

30mm。气囊袋充气口与储雾袋的进雾口相互独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袋外表面光滑,接种者与外表面直接接触;内表面与储雾袋相连接,随着气囊袋的鼓起,储雾袋随之鼓起。进一步的,气囊袋的内表面或储雾袋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点,所述凸点将气囊袋内表面与储雾袋粘结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储雾袋的容积为100

1000ml,优选地为300

800ml,更优选地,为500

600ml。储雾袋的容积与需进行雾化的药液量相关联,可以针对不同的雾化药液量而使用不同容积的吸入自立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储雾袋或气囊袋材质为柔性塑料,优选为PET材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或聚乳酸(PLA);更优选地,所述储
雾袋或气囊袋为材质包括PP/K4535和/或PP/S25。采用柔性塑料,自立袋可以被接种者手动挤压皱缩,而将雾化后的药液容易挤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储雾袋或气囊袋为透明的。接种者可以观察到雾化后的药液吸入情况。
[0012]进一步的,所述储雾袋表面的进雾口处设置有容纳槽,可容纳进雾口;所述气囊袋表面的充气口处设置有容纳槽,可容纳充气口。通过在储雾袋以及气囊袋设置容纳槽,容纳进雾口以及充气口,可以保证整个自立袋表面的平整。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雾口设置有进雾口盖,并通过螺纹或卡扣进行连接;所述充气口上设置有充气口盖,并通过螺纹或卡扣进行连接。储雾袋或气囊袋在充满气体后,应该进行封闭,不能维持在敞开状态。通过进雾口盖以及充气口盖使用
[0014]进一步的,气囊袋的厚度为0.02

0.2mm,优选为0.05

0.15mm,更优选的,储雾袋的厚度为0.02

0.2mm,优选地,为0.02 mm

0.04 mm,更优选地,为0.03m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6](1)所述的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通过将外层气囊袋充满,进而内置储雾袋随之鼓起,使雾化后药液完全充满储雾袋中。
[0017](2)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使用具有柔性功能的塑料,可以人手操作,挤压该自立袋可以将雾化药液完全排出,从而被人体吸收,以保证疫苗的功效。
[0018](3)使用自立袋更加经济,成本更低,占用空间小,并且在使用完毕后,可以更加容易处理,减少了医疗废品的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双层雾化吸药用自立袋的剖视图;
[0020]图2:双层雾化吸药用自立袋鼓起后的效果示意图;
[0021]图3:双层雾化吸药用自立袋底部仰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
气囊袋;2

储雾袋;3

充气口;4

充气口盖;5

进雾口;6

进雾口盖;7

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涉及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0025]本文所引用的各种出版物、专利和公开的专利说明书,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双层雾化吸药用自立袋
[0027]如图1

3所示,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药用自立袋,包括有气囊袋1,储雾袋2,
充气口3,充气口盖4,进雾口5,进雾口盖6,其中,气囊袋1完全包覆于储雾袋2外壁,储雾袋外侧设置有凸点7,凸点7将气囊袋1内表面和储雾袋2粘连连接,充气口3与气囊袋1相连通,进雾口5与储雾袋2相连通,进雾口盖6与进雾口5通过螺纹连接将进雾口5密封,充气口盖4与充气口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将充气口3密封,其中充气口的内径可设置为3、5、10、12、15mm;储雾袋2和气囊袋1均为厚度0.1 mm的透明PET材料,具有柔性;储雾袋鼓起后,其容量为500ml,进雾口5的直径可以设置为5、10、15、20、30mm,与雾化器支架的出雾口相卡合,以实现进雾。其中储雾袋的厚度为0.03mm,气囊袋的厚度为0.03mm。
[0028]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通过充气口3对气囊袋1进行充气,使气囊袋1内表面与储雾袋2部分连接的气道充满气体,形成气腔。使用充气口盖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充气口3封闭,其中,充气口盖4内部设置有螺纹,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充气口3设置有可与充气口盖4相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立袋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气囊袋,内层为储雾袋,所述气囊袋的内表面包覆或部分包覆所述储雾袋,所述气囊袋内表面与所述储雾袋由凸点粘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袋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储雾袋设置有进雾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内径为3

15mm;所述储雾袋进雾口内径为5

3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雾袋表面的进雾口处设置有容纳槽,可容纳进雾口;所述气囊袋表面的充气口处设置有容纳槽,可容纳充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层结构的雾化吸入给药用自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雾口设置有进雾口盖,并通过螺纹或卡扣进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伟雪朱涛赵晓龙苏荣尧王月然蒋悦颖李若曦朱阿莉石薇彭少丹
申请(专利权)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