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广树专利>正文

摆动式支撑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48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摆动式支撑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电路、外壳和转换头,外壳上设置物理摆轴沿水平方向左右走向的摆盘;摆盘设有开口向上且沿物理摆轴方向走向的条形槽,条形槽前后壁之间的间距与转换头前后面之间的间距相当,在条形槽内固定两块左右走向且与充电电路的正负输出端电连接的电极片应;将转换头上的充电插头插入待充电产品之充电插孔后,手执待充电产品将转换头插入摆盘的条形槽内,使转换头上的两个触点分别与摆盘上的两块电极片接触,然后向后摆动待充电产品带动摆盘一道以物理摆轴为轴摆动到待充电产品的背部靠住外壳或电源插座或墙壁,从而利用摆盘、外壳或电源插座或墙壁将待充电产品定位在外壳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手机、MP3、 MP4或数码相机 等数码产品进行充电的摆动式支撑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在2000年10月25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403133Y中公开了一种"插 壁式移动电话充电器",主要包括开设于顶部的插置槽,以及设于一侧壁面的 插头,其中该插置槽为内凹状,内部可用以供移动电话或电池置放用以作充电 或放电,该插头平设凸出于一侧壁面上,且该充电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电子电路; 将充电器插头直接插置于墙壁上的插座中即可定位并使用,免除已知充电器需 延设电线的困扰与不便。这种充电器虽然可以免除充电线的困扰,但其缺点是 内凹状的插置槽与手机型号一一对应,即使其它型号的手机与插置槽相配,但 可能因为充电插孔位于手机底部的位置不同而造成不能使用,所以不同型号的手机不能共用同一充电器,造成资源的浪费;体积较小而可以插入插置槽的手机,也因为难以使手机上的充电插孔对准插置槽底部的充电插头而使用困难。 现有另一种手机充电器叫座充,它是在充电座(外壳)上设置与手机底部 相配的插槽,在插槽内设置与手机上的充电触头对应的电极片,在充电座与巿 电电源之间用电源线连接,手机与充电座之间无需用软线连接,充电时,将手机 直接插入充电座的插槽中即可使手机中的充电触头与插槽内的电极相接触而向 手机充电,其充电座上的插槽同样必须与手机型号一一对应,不同型号之间的手机不能共用同一充电器;手机底部小于插槽的手机,即使可以插入插槽,但 因为手机底部与插槽之间间隙较大, 一是难以使手机的充电触头对准插槽内的 电极造成使用不便,二是稍为振动就会使手机移位而造成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充电器中存在的不同待充电产品之间不能共 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数码产品摆动式支撑无线充电器,使大多数 不同型号的待充电产品之间可以共用充电器,且待充电产品可方便地安放在摆 动式支撑无线充电器中,又不需另外在充电器与待充电产品之间设置软电线连 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摆动式支撑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电路 和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头,该转换头下端设有两个触点、上端设有与 待充电产品的充电插孔相配的充电插头,所述两个触点为弹性触点并分别与所 述充电插头电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物理摆轴大致沿水平方向左右走向的摆 盘,所述之物理摆轴为虛拟摆轴,该物理摆轴不一定在摆盘上显露出来而且最好沿水平方向;所述摆盘设有开口向上且沿所述物理摆轴方向走向的条形槽,该条形槽前后壁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转换头前后面之间的间距相当(或相配), 所述条形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转换头插入待充电产品后露出的长度,在所 述条形槽内固定两块左右走向且与充电电路的正负输出端电连接的电极片,所述两块电极片分别与所述转换头上的两个触点对应;拨动摆盘使所述条形槽的 开口向上,将所述转换头上的充电插头插入待充电产品之充电插孔后,手执待 充电产品将所述转换头插入所述摆盘的条形槽内,使所述转换头上的两个触点 分别与所述摆盘上的两块电极片接触直到待充电产品插有充电插头的侧壁与 所述摆盘的上侧面接触,利用摆盘的上侧面支撑住待充电产品使待充电产品不 能沿左右方向摆动,然后向后摆动所述待充电产品带动所述摆盘一道以物理摆 轴为轴摆动到待充电产品的背部靠住所述外壳或电源插座或墙壁(一般情况下 是使待充电产品的背部向后靠在外壳前侧或电源插座前侧),从而利用摆盘、 外壳或电源插座或墙壁将待充电产品定位在所述外壳中(也即利用外壳或电源 插座或墙壁限定待充电产品以摆盘的物理摆轴为轴向后摆动的幅度)。所述两 个触点分别为正、负触点,所述两块电极片分别为正、负电极片,正触点与正电极片对应,负触点与负电极片对应;巿电电源经电源插脚输入到充电电路后 被降压、整流、滤波、稳压后送到所述摆盘上的两只电极片中,再经转换头上 的两只触点、充电插头送入待充电产品的电池电极对电池进行充电。对于不同 型号的待充电产品,可能其充电插孔位于边上的位置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充电插孔位于侧壁上的待充电产品一一称为侧插式;相对于侧插式,充电插孔位于底壁的待充电产品称为底插式),但因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电极片为左右走向 的条形,只要电极片左右走向的长度足够,就可以将待充电产品相对于外壳左 移或右移,使待充电产品安稳地放置在所述外壳上。对于具有不同充电插孔的 待充电产品,只需更换与之相配的转换头(转换头下端的触点尺寸是相同的, 不同的只是转换头上端的充电插头)即可。 条形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转换头插入待充电产品后露出的长度的好处是使用过程中,手执待充电产品将转换头插入所述摆盘的条形槽直到待充电 产品插有充电插头的侧壁与所述摆盘的上侧面接触后,利用所述摆盘上侧面支 撑住待充电产品的侧壁,再将待充电产品向后靠向所述外壳或墙壁,使放置在 外壳中的待充电产品更为稳定,以免待充电产品的重量全部落在转换头而造成 不稳定。所述转换头上的两个触点为弹性触点的好处是,使用过程中,可以轻 轻用力将待充电产品向下压一下使转换头下端的弹性触点压入摆盘的两只电极 片之间分别顶住两电极片的内侧。所述摆盘上的条形槽的前壁内侧或后壁内侧设有若干竖向槽,在所述转换 头的对应侧设有至少一条竖向筋,该竖向筋的宽度与所述竖向槽的宽度相当。 转换头插入摆盘内的条形槽过程中,转换头上的竖向筋滑入所述竖向槽内对转 换头的左右方向起定位使用,使放置在所述充电器外壳中的待充电产品更加稳 定,不会因外力或振动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条形槽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转换头左右方向的宽度之和。 所述外壳上侧开设上腔,所述摆盘放置于该上腔内且摆盘的底部下恻与该 上腔的底部上侧接触。摆盘摆动时,摆盘的底部与所述上腔的底部相对移动.此方案中摆盘可以自由地放置在所述上腔内,而且摆盘可以相对于上腔向上移 动一定的距离(具体距离受所述两块电极片与充电电路之间的连接电线的长度限制);为了使摆盘不能相对于上腔向上移动的位移太大而拉断上述连接线,可以作如下改进在所述摆盘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轴,所述外壳由底壳和面壳构成,所述上腔设置在面壳中,所述底壳上设有伸入所述上腔内的两只卡脚,该 两只卡脚分别位于所述摆盘的轴的上侧以限定摆盘向上方向的位置。所述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插脚固定设置在外壳的背部并沿水平伸出,使用 时直接将摆动式支撑无线充电器插在墙壁上的电源插座中,待充电产品以所述 物理摆轴摆动时,可以靠住电源插座或墙壁或外壳。如果充电电路的电源插脚 与外壳之间用电源线连接,待充电产品以物理摆轴为轴摆动时,待充电产品最 好靠在外壳上,如果要靠在电源插座或墙壁上,则只有将外壳置于靠墙壁处或 靠电源插座处。所述摆盘通过其两端伸出的轴与外壳枢接,该轴的中心轴线即为所述之物 理摆轴。为了便于安装,可以在所述摆盘左右两端伸出的轴分别伸入对应的套 板的轴孔内,再将两套板固定在所述外壳中,其中套板与外壳之间的固定可以 用胶水粘合,也可以用螺丝固定等。所述两块电极片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正负输出端电连接。也可 以使所述两块电极片的端部伸出所述摆盘的左端或右端,在外壳上固定有弹性 压片压住对应的电极片端部,所述弹性压片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正 负输出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源输入插脚(是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动式支撑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电路和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头,该转换头下端设有两个触点、上端设有与待充电产品的充电插孔相配的充电插头,所述两个触点为弹性触点并分别与所述充电插头电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物理摆轴沿水平方向左右走向的摆盘;所述摆盘设有沿所述物理摆轴方向走向的条形槽,该条形槽前后壁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转换头前后面之间的间距相当,所述条形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转换头插入待充电产品后露出的长度,在所述条形槽内固定两块左右走向且与充电电路的正负输出端电连接的电极片,所述两块电极片分别与所述转换头上的两个触点对应;拨动摆盘使所述条形槽的开口向上,将所述转换头上的充电插头插入待充电产品之充电插孔后,手执待充电产品将所述转换头插入所述摆盘的条形槽内,使所述转换头上的两个触点分别与所述摆盘上的两块电极片接触直到待充电产品插有充电插头的侧壁与所述摆盘的上侧面接触,利用摆盘的上侧面支撑住待充电产品使待充电产品不能沿左右方向摆动,然后向后摆动所述待充电产品带动所述摆盘一道以物理摆轴为轴摆动到待充电产品的背部靠住所述外壳或电源插座或墙壁,从而利用摆盘、外壳或电源插座或墙壁将待充电产品定位在所述外壳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广树
申请(专利权)人:麦广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