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广树专利>正文

具有接触式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339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量小、使用方便的具有接触式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包括外壳、屏幕、中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管理模块;在外壳上设有可伸缩并且分别与充电座上的正、负输出电极相配的正、负充电电极,正、负充电电极的伸缩状态受控制机构控制,定义正、负充电电极回缩到相对于外壳的最内位置时为第一状态,定义正、负充电电极伸出到相对于外壳的最外位置时为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正、负充电电极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外表面构成流线型的表面,正、负充电电极从第一状态运动到第二状态时的位移量不小于手机套的厚度,正、负充电电极分别与充电管理模块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接触式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接触式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的充电方式主要分为线充和无线充二种,其中线充是在充电器与手机之间用充电线连接,是传统的充电方式,其优点是充电效率高、发热量低,但缺点每次使用时必须将充电线末端的充电插头插入手机内,充电完毕后再拔出,使用不方便;无线充是为了去除充电时手机与充电器之间的充电线而推出的充电方案,例如目前市面上较为流行的电磁感应(如QI标准)无线充电,其原理是在充电器内设置可以在附近几厘米范围内产生交变电磁场的发射线圈,在手机内设置接收线圈及整流、滤波、控制电路,充电时手机内的接收线圈受发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而在接收线圈内产生电势,经整流、滤波后即可对手机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这种手机电磁感应充电方案在使用时,虽然在充电器与手机之间无需充电线连接,但存在成本高、充电效率低、手机内置的接收线圈发热导致手机整体温升过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手机电磁无线充电中存在的充电时发热量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发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接触式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包括外壳、屏幕、中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伸缩的正、负充电电极,所述正、负充电电极的伸缩状态受控制机构控制,定义所述正、负充电电极回缩到最内位置时为第一状态,定义所述正、负充电电极伸出到最外位置时为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正、负充电电极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构成流线型的表面,所述正、负充电电极从所述第一状态运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的位移量不小于手机套的厚度,所述正、负充电电极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接触式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包括外壳、屏幕、中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伸缩的正、负充电电极,所述正、负充电电极的伸缩状态受控制机构控制,定义所述正、负充电电极回缩到最内位置时为第一状态,定义所述正、负充电电极伸出到最外位置时为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正、负充电电极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构成流线型的表面,所述正、负充电电极从所述第一状态运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的位移量不小于手机套的厚度,所述正、负充电电极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广树
申请(专利权)人:麦广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