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遮蔽壳体的开口的盖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40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遮蔽壳体的开口的盖板机构。具体地,该用来遮蔽壳体的开口的盖板机构包含有一盖板,其上设有一圆孔;一旋钮组件,其安装于该圆孔内,该旋钮组件上设有至少一导轨;以及至少一闩锁件,其设置于该盖板的一侧,该闩锁件的一第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导轨上,且该闩锁件的一第二端用来插入该壳体的一沟槽内。其中当该旋钮组件分别于一第一方向旋转或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旋转时,该旋钮组件的该导轨带动该闩锁件的该第一端往远离或接近该旋钮组件的中心方向移动,以使该闩锁件的该第二端插入或退出于该壳体的该沟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组装便利性且兼具良好防水功能的盖板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用来遮蔽壳体的开口的盖板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无螺丝且具防水 功能的盖板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因此对于组装性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测试需求,所以目前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盖板机构都以螺丝锁固的机构 设计为主,然而使用螺丝锁固的方式不仅增加组装成本与组装工时,也大大地降低了组装 便利性;再者,使用螺丝设计方式常会造成产品重量过重,且螺丝在多次拆解后会容易产生 松脱现象。另外,若笔记本型计算机使用螺丝数量过多,会造成无法完全达到防水效果的缺 憾。故,如何设计出具有组装便利性且兼具良好防水功能的盖板机构,便为现今机构设计所 需努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螺丝且具防水功能的盖板机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公开一种用来遮蔽壳体的开口的盖板机构,该用来遮蔽壳体 的开口的盖板机构包含有一盖板,其上设有一圆孔,该盖板用来遮蔽该壳体的该开口 ;一旋 钮组件,其安装于该圆孔内,该旋钮组件上设有至少一导轨;以及至少一闩锁件,其设置于 该盖板的一侧,该闩锁件的一第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旋钮组件的该导轨上,且该 闩锁件的一第二端用来插入该壳体的一沟槽内,藉以将该盖板闩锁于该壳体上。其中当该 旋钮组件于一第一方向旋转时,该旋钮组件的该导轨带动该闩锁件的该第一端往远离该旋 钮组件的中心方向移动,以使该闩锁件的该第二端插入该壳体的该沟槽内,且当该旋钮组 件于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旋转时,该旋钮组件的该导轨带动该闩锁件的该第一 端往接近该旋钮组件的中心方向移动,以使该闩锁件的该第二端退出该壳体的该沟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闩锁机构采用无螺丝锁固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地缩减组装工时且 降低组装复杂度,进而降低制造成本。简言之,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组装便利性且兼具良好防水 功能的盖板机构。附图说明图1与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板机构于不同视角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板机构所包覆的壳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板的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旋钮组件的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闩锁件的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闩锁件与壳体结合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盖体的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与图10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板机构的旋钮组件与闩锁件于不同状态下的相对位置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50盖板机构52壳体 521沟槽522凹槽54开口56盖板561圆孔562突出件563热熔柱58旋钮组件581导轨582卡勾60闩锁件601第一端602第二端603凸毂604开槽605缺口62防水盖体621导柱622热熔槽64防水条结构641凸肋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与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盖板机构50于不同 视角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板机构50所包覆的一壳体52的示 意图,盖板机构50用来以可拆卸的方式包覆壳体52中的一凹入的开口 54,盖板机构50为 电子装置(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一中央处理器上方的门盖机构或一内存上方的门盖机构 等,而壳体52可为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一下盖。盖板机构50包含有一盖板56,其用来遮蔽壳 体52的开口 54。盖板机构50另包含有一旋钮组件58,其安装于盖板56上,旋钮组件58上 设有至少一导轨581,于此实施例中旋钮组件58上设有四个导轨581,其分别为条状导轨, 且其中相邻导轨581以相差九十度的方式交错排列,旋钮组件58上的导轨581设置数目与 排列方式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端视设计需求而定。请参阅图4与图5,图4为本专利技术 盖板56的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旋钮组件58的组件结构示意图,盖板56上设有 一圆孔561,圆孔561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突出件562 ;且旋钮组件58上设置有至少一卡勾 582,其设置于相对应盖板56的突出件562的位置,卡勾582用来卡合于突出件562,以使旋 钮组件58可被限位于盖板56之上,而卡勾582可于突出件562内移动的行程对应于旋钮 组件58可相对于盖板56旋转的行程,故可藉由设计卡勾582于突出件562内可移动的行 程来达到调整旋钮组件58相对于盖板56旋转角度的目的。盖板机构50另包含有至少一闩锁件60,其设置于盖板56的一侧,闩锁件60可为 一 T型结构物,于本实施例中盖板机构50包含有四个闩锁件60,其用来于四个不同方向闩 锁盖板56,而盖板机构50所包含的闩锁件60数目可不仅局限于四个,且各闩锁件60的尺 寸大小可不相同,例如设置于开口 54长边的闩锁件60具有较大尺寸,且设置于开口 54短 边的闩锁件60具有较小尺寸,端视设计需求而定。请参阅图1至图3、图6,以及图7,图6 为本专利技术的闩锁件60的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闩锁件60与壳体52结合的示意 图,闩锁件60的一第一端601上设置有一凸毂603,其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旋钮组件58的导轨581上,且闩锁件60的一第二端602用来插入壳体52的一沟槽521内,其中沟槽521 可利用T型铣刀铣出,且铣出的卡合深度可较佳地为4mm,以避免闩锁件60弯折时无法确实 卡合于沟槽521内。由于闩锁件60的第一端601连接于旋钮组件58且旋钮组件58固定 于盖板56之上,故当闩锁件60的第二端602插入壳体52的沟槽521内时可将盖板56闩 锁于壳体52上。此外,闩锁件60上另形成有一开槽604以及一缺口 605,其中开槽604可 为一条状开槽,于后将介绍其结构功能。盖板机构50另包含有含一防水盖体62,其设置于盖板56的该侧,防水盖体62用 来提供防水功能,以避免液体由外界通过壳体52的开口 54渗入壳体52内部,请参阅图1、 图2与图8,图8为本专利技术防水盖体62的组件结构示意图,防水盖体62上设置有至少一导 柱621,其分别安装于闩锁件60的开槽604内,于本实施例中防水盖体62上设置有四个导 柱621,其间隔九十度环状排列,导柱621用来引导闩锁件60的移动,意即于旋钮组件58旋 转带动闩锁件60时利用导柱621与开槽604的结合将闩锁件60限位于直线移动,而使得 闩锁件60能更精确地插入壳体52的沟槽521内。此外,盖板56与防水盖体62可以热熔 方式结合,意即盖板56上可设置多个热熔柱563,其中闩锁件60的缺口 605用来避开热熔 柱563的热熔点,而将盖板56的热熔柱563热熔于防水盖体62的多个热熔槽622,以达到 热熔结合盖板56与防水盖体62的目的。 此外,盖板机构50另包含有一防水条结构64,其安装于防水盖体62与壳体52之 间,防水条结构64用来加强提供防水功能,以避免液体由外界通过壳体52的开口 54渗入 壳体52内部,防水条结构64可由橡胶材质所组成。防水条结构64包含有一凸肋641,壳 体52的用来支撑防水条结构64的一侧上形成有一凹槽522,其可由铣刀铣出,凹槽522用 来与凸肋641相互卡合,凹槽522的深度可较佳地为0. 3mm,其中防水条结构64的凸肋641 可以紧配合干涉的方式卡合于壳体52的凹槽522内,藉以加强确保防水功能。而防水条结 构64与防水盖体62间可以背胶黏贴方式结合。盖板机构50的组装顺序可为先将旋钮组件58与盖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遮蔽一壳体的一开口的盖板机构,所述盖板机构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圆孔,所述盖板用来遮蔽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一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安装于所述圆孔内,所述旋钮组件上设有至少一导轨;以及至少一闩锁件,所述闩锁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闩锁件的一第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旋钮组件的所述导轨上,且所述闩锁件的一第二端用来插入所述壳体的一沟槽内,藉以将所述盖板闩锁于所述壳体上;其中,当所述旋钮组件于一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旋钮组件的所述导轨带动所述闩锁件的所述第一端往远离所述旋钮组件的中心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闩锁件的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沟槽内,且当所述旋钮组件于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旋钮组件的所述导轨带动所述闩锁件的所述第一端往接近所述旋钮组件的中心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闩锁件的所述第二端退出所述壳体的所述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桢育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