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34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包括呈圆柱状的锚具本体,所述锚具本体的端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钢绞线穿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连接紧固螺栓,所述锚具本体包括底座和检测座,所述检测座同轴在底座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孔贯穿检测座和底座,所述检测座背向底座的一端端面为压力检测端面,以检测该端面所受压力,并在所受压力小于预设阈值时,发出信号至外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通过压力检测端面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检测当前钢绞线预应力,同时在预应力不足的时候,发送信号至外界。发送信号至外界。发送信号至外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锚具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抗浮锚杆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贯穿的钢绞线进行预应力施加,并在施加完成以后通过锚具固定,锚具固定钢绞线的方式一般是采用在其内开孔,然后钢绞线穿过孔,之后在孔上螺纹连接一个紧固螺栓的方式来实现固定钢绞线的效果,以此产生预应力,但目前的预应力锚杆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锚头变形、锚固区域的松弛等因素、预应力锚杆的螺帽松动,导致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会随时间发展而损失,甚至消失。
[0003]因而现有技术中有专利号为202022580227.1,名称为应用于预应力锚杆上的带监测功能的预应力补偿锚具的技术专利通过设置外侧套筒、内侧锚压杆和预应力压缩弹簧以及测力标尺的设置,实现对于当前预应力的补偿以及预应力的直观表现,该直观表现主要是通过人眼观察测力标尺的刻度,然而整体的锚具体积一般都不会设置的很大,因而相应的测力标尺的刻度也不会很明显,因而该方式会存在预应力观测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有效的观测到钢绞线预应力的锚具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包括呈圆柱状的锚具本体,所述锚具本体的端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钢绞线穿入的连接孔,所述锚具本体包括底座和检测座,所述检测座同轴在底座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孔贯穿检测座和底座,所述检测座背向底座的一端端面为压力检测端面,以检测该端面所受压力,并在所受压力小于预设阈值时,发出信号至外界。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座朝向底座的一端开设有检测槽,所述底座的端面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具有探测杆,所述探测杆的上端与检测槽槽底圆心的位置固定连接,以检测检测槽槽底所受到的压力。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座、纽扣电池、信号发射板和压电板,所述传感器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嵌槽,所述压电板固定安装在嵌槽的槽底,所述探测杆的下端插入到嵌槽内,并与压电板相抵,所述信号发射板和纽扣电池嵌设在传感器底座内,所述压电板和纽扣电池均与信号发射板连接。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锚具本体以及其上的连接孔,便可有效的构成一个固定施加预应力后钢绞线的锚具结构,而通过将锚具本体设置成检测座和底座的方式,便可有效的实现对于钢绞线预应力的检测,并且在检测到预应力小于阈值的时候,发出信号至外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刻度指示的方式,能够让人更加明显的注意到预应力是否足够。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1]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包括呈圆柱状的锚具本体1,所述锚具本体1的端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钢绞线穿入的连接孔,所述锚具本体1包括底座12和检测座13,所述检测座13同轴在底座12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孔贯穿检测座13和底座12,所述检测座13背向底座12的一端端面为压力检测端面,以检测该端面所受压力,并在所受压力小于预设阈值时,发出信号至外界,在钢绞线预应力锚固的时候,固定钢绞线的螺栓便会与压力检测端面相抵,根据钢绞线所具有的预应力施加对应的压力在压力检测端面上,由此便可通过压力检测端面检测所受到的压力的方式来实现检测钢绞线的预应力,然后通过发送信号的方式来提示外部工作人员钢绞线预应力是否足够。
[0012]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座13朝向底座12的一端开设有检测槽14,所述底座12的端面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5,该压力传感器15具有探测杆,所述探测杆的上端与检测槽14槽底圆心的位置固定连接,以检测检测槽14槽底所受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15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检测端面所受到的压力,以此简单有效的实现对于端面压力的检测了。
[0013]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力传感器15包括传感器底座151、纽扣电池152、信号发射板153和压电板154,所述传感器底座151的上端开设有嵌槽,所述压电板154固定安装在嵌槽的槽底,所述探测杆的下端插入到嵌槽内,并与压电板154相抵,所述信号发射板153和纽扣电池152嵌设在传感器底座151内,所述压电板154和纽扣电池152均与信号发射板153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通过信号发射板153实现发送无线电信号至外界,而通过压电板154设置,便可有效的利用压电效应实现对于探测杆施加的压力进行检测了,而且由于压电板154在受到足够压力的时候就会产生电流,而在未受到足够压力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电流,由此便不需要纽扣电池提供一定的电流来检测压力变化,同时信号发射板153也就在出现预应力不足的时候,才发射信号出去,所以上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15耗电量极小,通过纽扣电池152便可提供足够的电量以供信号发射板153长时间运转了。
[0014]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锚具结构,通过压力检测端面的方式,便可有效的实现钢绞线的预应力,并且在预应力不足的时候,发出信号至外界,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提示效果。
[001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包括呈圆柱状的锚具本体(1),所述锚具本体(1)的端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钢绞线穿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本体(1)包括底座(12)和检测座(13),所述检测座(13)同轴在底座(12)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孔贯穿检测座(13)和底座(12),所述检测座(13)背向底座(12)的一端端面为压力检测端面,以检测该端面所受压力,并在所受压力小于预设阈值时,发出信号至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预应力锚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座(13)朝向底座(12)的一端开设有检测槽(14),所述底座(12)的端面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5),该压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金鑫陈都都张志强周铮赵晔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