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00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涉及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筒,所述检测筒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检测筒内圆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检测筒上滑槽左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圆面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所述检测筒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左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筒内齿轮与检测器,可以对零件进行全方面的检测,避免了检测不到零部件反面,需要二次检测的问题,通过透明传送带,可以在检测器运行到传送带下方位置时,可以方便检测零部件反面方便全方面检测。检测。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件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汽车是人们所需要的工具,而汽车是有很多零部件所组成,在制作这些零部件时,零部件因加工会产生损坏,而这些损坏的零部件不能进行使用。
[0003]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将损坏的零部件用检测装置进行挑取出来,这时就需要用到检测装置,参考专利号CN201720137970.5。
[0004]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全方面的检测,而现有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对其一面进行检测,检测完之后需要工作人员将零部件再次放入机器内进行检测,会浪费工作人员时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可以直接对零部件进行全方位进行检测,不用再次将零部件放入机器内二次检测,解决了一次只能检测零部件一面,工作人员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所述检测筒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检测筒内圆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检测筒上滑槽左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圆面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所述检测筒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左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箱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外圆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所述固定箱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关。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筒套设连接于传送带间隙位置,所述传送带内圆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内圆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转动连接于支架后端外表面,所述支架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支架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开关,在使用时通过传送带为透明,可以直接对零部件进行全方位检测。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内圆面与第一转动柱外圆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开关电性连接,通过电机可以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可以将检测器进行转动,使其全方位检测。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外圆面与第二齿轮外圆面啮合连接,所述检测器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检测器均位于第一齿轮内圆面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均位于检测筒下端外表面,且其两两相互对称分布,通过四个支撑柱可以将检测筒架于所需要的位置,使其方便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三齿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齿轮均为与传送带内圆面,且其两两相互对称分布,通过。第三齿轮和透明传送带,可以将零部件带动到需要可以检测的位置。
[0013]优选的,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架分别位于四个第三齿轮远离传送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三齿轮进行转动,可以带动传送带工作。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检测筒内齿轮与检测器,可以对零件进行全方面的检测,避免了检测不到零部件反面,需要二次检测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透明传送带,可以在检测器运行到传送带下方位置时,可以方便检测零部件反面方便全方面检测。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检测筒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传送带与电机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检测筒;2、支撑柱;3、滑槽;4、第一齿轮;5、检测器;6、固定箱;7、第二齿轮;8、第一电机;9、第一转动柱;10、第一开关;11、传送带;12、第三齿轮;13、第二转动柱;14、支架;15、第二电机;16、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
[0026]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1,所述检测筒1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检测筒1内圆面开设有滑槽3,所述检测筒1上滑槽3左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内圆面固定连接有检测器5,所述检测筒1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左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所述固定箱6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外圆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9,所述固定箱6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关10。
[0027]在零部件到达所需要检测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开启第一开关10,第一开关10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转动柱9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柱9带动第二齿轮7进行转动,第二齿轮7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进行转动,第一齿轮4转动带动检测器5进行转动,检测器5转动检测零部件,对零部件进行全方位检测。
[0028]为了方便第二齿轮7转动,如图1

4示,所述第二齿轮7内圆面与第一转动柱9外圆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与第一开关10电性连接。
[0029]开启第一开关10,第一开关10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转动柱9转动,第一转动柱9带动第二齿轮7进行转动。
[0030]而为了检测器5可以全方面检测零部件,如图1

4所示,所述第一齿轮4外圆面与第二齿轮7外圆面啮合连接,所述检测器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检测器5均位于第一齿轮4内圆面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柱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2均位于检测筒1下端外表面,且其两两相互对称分布。
[0031]第一开关10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转动柱9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柱9带动第二齿轮7进行转动,第二齿轮7转动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4进行转动,第一齿轮4位于检测筒1内进行转动,带动检测器5进行转动,让检测器5可以检测到零部件全方面。
[0032]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筒1套设连接于传送带11间隙位置,所述传送带11内圆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12,所述第三齿轮12内圆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1)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检测筒(1)内圆面开设有滑槽(3),所述检测筒(1)上滑槽(3)左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内圆面固定连接有检测器(5),所述检测筒(1)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左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所述固定箱(6)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外圆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9),所述固定箱(6)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关(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零部件无损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1)套设连接于传送带(11)间隙位置,所述传送带(11)内圆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12),所述第三齿轮(12)内圆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13),所述第二转动柱(13)转动连接于支架(14)后端外表面,所述支架(14)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支架(14)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开关(1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蜂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