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48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及机器人,减震机构包括驱动轮回转组件、驱动轮导向减震组件以及驱动轮,驱动轮回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箱以及回转轴;所述导向减震组件包括上支撑板、驱动轮安装板、减震器、滑动轴承、导向轴,所述上支撑板与回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安装板连接于驱动轮,所述滑动轴承安装于驱动轮安装板,所述减震器两端分别固定于上支撑板以及驱动轮安装板,所述导向轴一端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滑动轴承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轮与地面接触点处于所述回转轴的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导向结构与减震结构相结合,减少驱动轮原地回转阻力,降低原地回转时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的摩擦。的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及机器人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机器人相关
,具体是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主要用于巡检、运维、应急、消防、搬运等使用的全向移动机器人主要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下的驱动轮,设置于底盘上的检测传感器等。
[0003]当前,全向移动机器人领域主要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形式的减震系统,驱动轮在原地回转时,轮地接触点与回转轴线有一定距离,导致在回转时轮胎磨损严重,同时需要较大的回转力矩才能实现驱动轮原地回转。因此上述结构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对于不平路面、转弯或某些障碍物时磨损大、通过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以及机器人,通过将导向结构与减震结构相结合,减少驱动轮原地回转阻力,降低原地回转时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包括驱动轮回转组件、驱动轮导向减震组件以及驱动轮,
[0007]所述驱动轮回转组件上端用于安装在底盘本体上,下端通过回转轴与驱动轮导向减震组件连接,驱动轮回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箱以及回转轴;
[0008]所述导向减震组件包括上支撑板、驱动轮安装板、减震器、滑动轴承、导向轴,所述上支撑板与回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安装板连接于驱动轮,所述滑动轴承安装于驱动轮安装板,所述减震器两端分别固定于上支撑板以及驱动轮安装板,所述导向轴一端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滑动轴承滑动配合;
[0009]所述驱动轮与地面接触点处于所述回转轴的轴线上。
[0010]进一步,所述驱动轮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驱动轮中心端面一侧,驱动轮安装板与所述驱动轮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导向轴外侧。
[0011]进一步,所述导向轴为两个,两个导向轴在驱动轮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减震器为两个,两个减震器在驱动轮中心两侧对称设置。
[0012]进一步,所述导向轴下端穿过所述滑动轴承并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位于所述驱动轮安装板下方。
[0013]进一步,所述上支撑板以及驱动轮安装板上均设有连接耳部,所述减震器两端安装于对应的连接耳部。
[0014]进一步,所述驱动轮回转组件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减速齿轮箱上,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于回转轴用于测量回转轴转动角度。
[0015]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的四角处分别安装有一个上述的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
[0016]进一步,所述驱动轮为轮毂电机或其它形式的动力轮。
[0017]进一步,所述机器人包括检测组件、云台、升降杆、激光导航传感器以及GPS导航传感器;
[0018]所述检测组件、云台、升降杆依次固定连接后安装在底盘本体上,激光导航传感器以及GPS导航传感器均安装于底盘本体,底盘本体内部容纳控制单元、通讯单元、电池。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四组回转驱动轮组的组合运动实现机器人全向运动,每组回转驱动轮组均具有独立减震功能,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回转驱动轮组分别原地回转,通过导向轴确保轮地接触点位于回转轴线上,同时限制减震器只在垂直方向具有减震作用,减少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及驱动轮原地回转阻力,同时在四组独立减震器作用下,四组驱动轮均与地面接触,提高了整个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减少地面不平对底盘上部零部件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减震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2]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减震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3]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减震机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减震机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机器人结构示意图一。
[0026]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机器人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主要用于解决传统平行四边形形式的减震系统,驱动轮在原地回转时,轮地接触点与回转轴线有一定距离,导致在回转时轮胎磨损严重,同时需要较大的回转力矩才能实现驱动轮原地回转的问题。
[00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向结构与减震结构相结合,导向机构确保轮地接触点位于回转轴线上且只有垂直运动的自由度,减震结构使得上下运动具有减震功能,减少驱动轮原地回转阻力,降低原地回转时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从而保证驱动轮的可操控性、通过性以及使用寿命。
[0031]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减震机构具体结构。本减震机构主要包括驱动轮回转组件、驱动轮导向减震组件以及驱动轮5。
[0032]其中,驱动轮回转组件上端用于安装在底盘本体13上,下端通过回转轴11与下方的驱动轮导向减震组件连接。具体的,驱动轮回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3、减速齿轮箱2以及回
转轴11。驱动电机3连接在减速齿轮箱2上方,用于驱动减速齿轮箱2转动,减速齿轮箱2的输出轴连接回转轴11用于驱动回转轴11进行转动转向。在减速齿轮箱2上设置相应的安装孔,用于使本驱动轮回转组件固定在底盘本体13上。
[0033]其中,导向减震组件包括上支撑板4、驱动轮安装板8、减震器6、滑动轴承12、导向轴7等。其中,上支撑板4与回转轴11固定连接,用于在回转轴11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导向减震组件以及驱动轮5进行相应角度的转向。驱动轮安装板8连接于驱动轮5,滑动轴承12安装于驱动轮安装板8,减震器6两端分别固定于上支撑板4以及驱动轮安装板8,导向轴7上端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板4下端与滑动轴承12滑动配合。
[0034]因与驱动轮5连接的驱动轮安装板8通过滑动轴承12与导向轴7呈滑动状态,因此在垂直方向上,使得驱动轮5能够上下移动,而减震器6上端是固定,下端是与驱动轮安装板8连接,因此在驱动轮5上下移动时,可以通过减震器6进行相应的减震缓冲,故而实现垂直方向的减震。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器6可以采用常规的弹簧减震器或气囊减震器等。
[0035]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布局安装,能够使得驱动轮5与回转轴11之间形成如下的关系:即通过合理设计各零部件的尺寸,使得驱动轮5与地面接触点处于回转轴11的轴线上,以减少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及驱动轮原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包括驱动轮回转组件、驱动轮导向减震组件以及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回转组件上端用于安装在底盘本体上,下端通过回转轴与驱动轮导向减震组件连接,驱动轮回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箱以及回转轴;所述导向减震组件包括上支撑板、驱动轮安装板、减震器、滑动轴承、导向轴,所述上支撑板与回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安装板连接于驱动轮,所述滑动轴承安装于驱动轮安装板,所述减震器两端分别固定于上支撑板以及驱动轮安装板,所述导向轴一端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滑动轴承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轮与地面接触点处于所述回转轴的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驱动轮中心端面一侧,驱动轮安装板与所述驱动轮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导向轴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为两个,两个导向轴在驱动轮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减震器为两个,两个减震器在驱动轮中心两侧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现发田忠超付延召程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斯济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