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溢流气泵和座椅用气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928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0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溢流气泵和座椅用气动控制系统,该气泵包括配气机构,其内设有第一分隔部,第一分隔部与配气机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具有外界气体,第一分隔部内具有第二腔体;导气机构设于配气机构顶部,导气机构内具有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有迷宫结构的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一端与第二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用气装置连接;换流机构用于将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压入第二腔体内,溢流结构设于第一腔体顶侧壁或第二空间内,用于调节第二空间内的气压。该方案设置溢流结构,实现气体在气泵内溢流,在减小气泵输出气流压力的同时,溢流的气体又回到了泵体内部,减少了气体向气泵外排放时产生的噪音。向气泵外排放时产生的噪音。向气泵外排放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溢流气泵和座椅用气动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按摩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内溢流气泵和座椅用气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座椅的腰背部调节及按摩装置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长时间驾驶易于造成人体腰背疲劳的问题,此时气动系统常采用普通气泵对用气单元供气。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8106699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带有泄压结构的消音气泵,该气泵可调节气泵腔体内的压力,但溢流的气体排放到了泵体之外,虽然减小了气泵出气压力,但气体排放到气泵外的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噪音过大会有损驾乘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内溢流气泵和座椅用气动控制系统;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溢流气泵,包括:
[0006]配气机构,所述配气机构内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第一分隔部,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配气机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具有外界气体,所述第一分隔部内具有第二腔体;
[0007]导气机构,所述导气机构设于所述配气机构顶部,所述导气机构内具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迷宫结构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用气装置连通;
[0008]换流机构,所述换流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压入所述第二腔体内。
[0009]溢流结构,所述溢流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气压,使得第二空间内的部分气体可以经过所述溢流结构返回至所述第一腔体。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第二分隔部,所述第二分隔部将第二空间分隔有溢流通道;所述溢流结构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设于所述溢流通道内;所述第一开关具有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端口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端口;当所述出气通道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端口打开,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出气通道通过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当所述出气通道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端口闭合,所述溢流通道关闭,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阻隔。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关为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包括压簧、溢流阀芯,当所述出气通道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外部用气装置的气路压力大于所述压簧的弹力,所述溢流阀芯朝向远离所述出气通道侧移动,所述第一端口打开;当所述出气通道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外部用气装置的气
路压力小于所述压簧的弹力,所述溢流阀芯朝向靠近所述出气通道侧移动,所述第一端口被堵住。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分隔部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有回流腔体,所述回流腔体设于所述第二端口靠近所述配气机构侧,所述回流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顶侧壁,所述溢流孔一端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孔的截面面积与内溢流气泵出气口截面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5%。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分隔部将所述第二空间还分隔有消音腔体,所述消音腔体内交错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各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所述迷宫结构的出气通道。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溢流气泵包括气嘴,所述气嘴一端与所述外部用气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气嘴上具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用于防止与所述外部用气装置连接后所述气嘴断裂。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流机构设于所述配气机构远离所述导气机构侧,所述换流机构包括多个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内具有第三腔体,各所述活塞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活塞组件将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吸入所述第三腔体内,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活塞组件将所述第三腔体内的气体压进所述第二腔体内。
[00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气机构沿第一方向分布有配气层和连接层,所述配气层与所述连接层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配气层远离所述导气机构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外环设有所述第一分隔部,所述第一凸台靠近所述连接层侧设有第一凹槽组,所述第一凹槽组的内壁与所述连接层顶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腔体。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用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所述气动控制系统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上述所述的内溢流气泵。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内溢流气泵和座椅用气动控制系统,该内溢流气泵包括配气机构,配气机构内具有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有第一分隔部,第一分隔部与配气机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具有外界气体,第一分隔部内具有第二腔体;导气机构设于配气机构顶部,导气机构内具有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有迷宫结构的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一端与第二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用气装置连接;换流机构将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压入第二腔体内,溢流结构设于第一腔体顶侧壁或第二空间内,溢流结构用于调节第二空间内的气压。该方案通过在气泵内设置溢流结构,实现气体在气泵内溢流,在减小气泵出气压力的同时,溢流的气体又回到了泵体内部,减少对外传播的溢流噪音量,有效提升驾乘体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溢流气泵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配气机构和所述导气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溢流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溢流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导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配气机构和所述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气体流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出气通道(包括气体流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一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0033]1、配气机构;101、配气层;102、连接层;103、第一分隔部;104、第一腔体;105、第二腔体;106、第二气槽;107、连通槽;108、第一气槽;109、第一凸台;110、第二凸台;111、第三气槽;112、第一通孔;113、第一摆片;114、第三通孔;115、第二摆片;2、导气机构;200、回流腔体;201、第一挡板;202、消音腔体;203、溢流口;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溢流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气机构(1),所述配气机构(1)内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第一分隔部(103),所述第一分隔部(103)与所述配气机构(1)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腔体(104),所述第一腔体(104)内具有外界气体,所述第一分隔部(103)内具有第二腔体(105);导气机构(2),所述导气机构(2)设于所述配气机构(1)顶部,所述导气机构(2)内具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迷宫结构的出气通道(208),所述出气通道(208)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105)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用气装置连通;换流机构(3),所述换流机构(3)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104)内的气体压入所述第二腔体(105)内;溢流结构,所述溢流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气压,使得第二空间内的部分气体可以经过所述溢流结构返回至所述第一腔体(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溢流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第二分隔部(204),所述第二分隔部(204)分隔有溢流通道(206);所述溢流结构包括第一开关(4),所述第一开关(4)设于所述溢流通道(206)内;所述第一开关(4)具有与所述出气通道(208)连通的第一端口(41)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端口(42);当所述出气通道(208)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端口(41)打开,与所述第二端口(42)连通,所述出气通道(208)通过所述溢流通道(206)与所述第一腔体(104)连通,当所述第二空间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端口(41)闭合,所述溢流通道(206)关闭,所述出气通道(208)与所述第一腔体(104)阻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溢流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4)为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包括压簧(402)、溢流阀芯(403),当所述出气通道(208)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出气通道(208)内的气路压力大于所述压簧(402)的弹力,所述溢流阀芯(403)朝向远离所述出气通道(208)侧移动,所述第一端口(41)打开,所述出气通道(208)与所述第一腔体(104)连通;当所述出气通道(208)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出气通道(208)内的气路压力小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刘涛尹海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安海思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