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包水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9174 阅读:1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包水乳液体系,其包含1.5-9wt.%的疏水硅石、0.1-5wt.%的油包水乳化剂、10-40wt.%的油相,该油相含量不计前述疏水硅石和油包水乳化剂,和55-85%wt.%的水相,前提是:所述疏水硅石不是AEROSIL?RY200疏水气硅,并且包含如下组分的配方排除在外:聚氧化烯改性聚硅氧烷SH3775E,下式(I)化合物和疏水气硅R812,其中SH3775E与式(I)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5,并且SH3775E和式(I)化合物之和与所述疏水气硅R812的重量比亦为0.5。优选疏水硅石与油包水乳化剂的重量比在0.7α至1.2α的范围之间,其中α为疏水硅石与油包水乳化剂的最优重量比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油包水乳液体系的制备。该乳液体系具有良好的“出水效果”,可广泛用于化妆品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的。该乳液体系具有“出水效 果”,可广泛用于化妆品行业。
技术介绍
CN87107781A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局部皮肤用组合物,其涉及一种水包油乳浊液,其 含有丙烯酸系的改性聚合物。当该乳浊液与电解质或皮肤接触时,即能破乳、瞬间聚结,并 从乳浊液中释放出油分。CN1223572A公开了一种含憎极性区和高内相逆转乳液的清洁制品。该清洁制品含 有的乳液包含连续的外脂质相和分散的内极性相。乳液连续的脂质相很脆,在使用期间受 到剪切力时会破碎,从而释放出分散的内相。采用以上两类技术的产品,虽然在与皮肤接触或者低剪切涂抹过程中也能够释放 出水相,产生湿润舒适的体验,但均无法在皮肤表面迅速产生大量颗粒状的水珠。市场上现存另一种快速释放水相的油包水乳液体系产品,其在正常涂抹过程中可 以在皮肤上产生大量颗粒状的水珠而给消费者带来新奇舒爽的感受,并由此受到消费者的 青睐(Asia Pacific PERSONAL CARE,9卷2期45页,2008年3月)。在本专利技术中,将这种 涂抹时产生大量颗粒状水珠的产品简称为“出水霜”;将这种涂抹在皮肤表面上时产生大量 颗粒状水珠的效果称作“出水效果”。这种出水霜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因为该产品是通 过超高的内相(水相)比例来实现的。通常要获得较理想的出水效果,内相量往往要求至 少在总量的85wt. %以上,也就是说,要用少于15wt. %的连续油相来包覆多于85wt. %的 分散水相。上述这种超高内相含量的产品存在下述缺点第一,对乳化剂的乳化能力要求很 高,换言之,乳化剂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只能使用烷基共聚硅氧烷类的乳化效率较高 的乳化剂。第二,从制备工艺的角度,由于内相含量大,逐渐添加内相到后期,体系的粘度已 经非常高,剩余的内相往往难以添加,于是全部的内相加完往往耗时很长,整个过程的工艺 控制很敏感,工业化生产失败率比较高。第三,由于内相(水相)的含量高,乳化颗粒必须 很大,否则粘度将太高而难以操作;但是乳化颗粒大会导致体系对剪切非常敏感,配方的长 期稳定性也很难保证,因此能真正进行大规模生产并且商业化这种产品是不容易的。第四, 由于外相(油相)的比例很低,因此在油脂的选择上也限制较多,这样的配方想形成其它功 能的产品,比如SPF值较高的防晒产品或者粉底类产品,就非常困难。第五,也因为超高的 内相含量的影响,乳化颗粒必须很大,整个产品的外观变得较粗糙,无法形成光亮的美学上 宜人的外观。如果能找到一种出水霜在常规的内相含量下,如70wt. %,60wt. %甚至是 55wt. %的内相含量下,也能产生良好的出水效果,则配方的可操作性将大大提高,且在功 能上的扩展也容易进行。然而,目前并不存在这样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专利技术人在具有“出水效果”的“出水霜”产品方面进行 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意外地发现通过在油包水乳液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疏水硅石,尤 其是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同时将疏水硅石与油包水乳化剂的重量比控制在一个特定的比 例范围,就可以使产品在常规的内相含量下实现上述“出水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包水乳液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该乳液体系可 以在较低的内相含量下(例如内相含量占总量的比例低至55wt. 也能获得良好的出水 效果。由于内相含量降低,这样不仅使制备乳液的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和操作时间大大缩短, 同时也可以拓宽乳化剂和其它油相组分的选择范围,这使得配方的可操作性和变化大大增强。上述目的通过一种油包水乳液体系得以实现,该油包水乳液体系基于该乳液体系 的总重量,其包含1. 5-9wt. %的疏水硅石、0. l-5wt. %的油包水乳化剂、10-40wt. %的油 相,该油相含量不计前述疏水硅石和油包水乳化剂,和55-85% wt. %的水相,其中疏水硅 石与油包水乳化剂的重量比为0. 7α至1. 2α,其中α为疏水硅石与油包水乳化剂的最优 重量比值(称作特征比α)并且由下文所述的方法得到。上述目的也可通过这样一种油包水乳液体系得以实现,该油包水乳液体系基 于该乳液体系的总重量,其包含1.5_9wt. %的疏水硅石、0. l-5wt. %的油包水乳化剂、 10-40wt. %的油相,该油相含量不计前述疏水硅石和油包水乳化剂,以及55-85% wt. %的 水相,其中该油包水乳液体系具有本专利技术下文所述的良好出水效果。必须指出的是,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疏水硅石不包括AEROSIL RY200疏水气 硅(日本AER0SIL公司生产),并且包含如下组分的配方排除在外聚氧化烯改性聚硅氧烷 SH3775E (Toray Silicone公司生产),下式(I)的烷基甘油基醚改性聚硅氧烷和疏水气硅 AEROSIL R812 (Degussa公司生产),其中SH3775E与所述烷基甘油基醚改性聚硅氧 烷的重量比为0. 5,并且SH3775E和所述烷基甘油基醚改性聚硅氧烷之和与所述疏水气硅 AEROSIL R812的重量比亦为0. 5,其中 本专利技术的油包水乳液体系具有乳白色霜状光亮的外观,或者可根据需要通过调整 折光率的方法,变成透明凝胶状或者亚光的外观;同时在正常涂抹时迅速释放颗粒状的水 珠,给消费者新奇舒爽的感受。这样的配方可应用于护肤的各个领域,以及护发和彩妆产 对本专利技术而言,油包水乳剂的良好出水效果是指在下述测评体系中测评结果大于 等于3分所代表的出水效果。该测评体系的测试方法及其评分如下所述取约0.2g油包水乳剂样品置于手背,用另一只手的中指及无名指打圈旋转,温和 地转圈涂抹,转圈涂抹至20圈时观察出水现象,以5分制评价。5分表示出现超过10颗平 均直径大于等于3mm的颗粒状水珠或出现超过20颗平均直径大于等于Imm的颗粒状水珠; 4分表示出现2-10颗平均直径大于等于3mm的颗粒状水珠,或出现10-20颗平均直径大于 等于Imm的颗粒状水珠且平均直径大于等于3mm的颗粒状水珠不超过10颗;3分表示出现 2-9颗平均直径大于等于Imm的颗粒状水珠且平均直径大于等于3mm的颗粒状水珠最多1 颗,或者出现10-20颗平均直径小于Imm的颗粒状水珠;2分表示出现2_9颗平均直径小于 Imm的颗粒状水珠;以及1分表示没有水珠出现。5分至4分、4分至3分、3分至2分、2分 至1分之间的各分数表明出水效果介于前述各范围的两个端值之间,分数越小出水效果越 差。在本专利技术油包水乳液体系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油包水乳液体系基于其总重 量包含1. 5-5wt. %的疏水硅石、0. 3-2. 5wt. %的油包水乳化剂、15_40wt. %的油相,该油相 含量不计前述疏水硅石和油包水乳化剂,以及55-80wt. %的水相。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是油包水乳液体系中包含占油相比例较高的疏水硅石,尤其 是疏水改性型气相法二氧化硅,即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在本专利技术中有时也简称为“疏水 气硅”)。对本专利技术有利的是,为了获得优化的出水效果,疏水硅石(尤其是疏水气硅)的用 量占油相重量的5-15wt. %,优选5. 5-15wt. %,更优选5. 5-13wt. %,特别优选7_13wt. %, 这里的油相不计疏水硅石和油包水乳化剂。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疏水二氧化硅,也叫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包水乳液体系,基于该乳液体系的总重量,其包含1.5-9wt.%的疏水硅石、0.1-5wt.%的油包水乳化剂、10-40wt.%的油相,该油相含量不计前述疏水硅石和油包水乳化剂,以及55-85%wt.%的水相,该油包水乳液体系具有良好出水效果,前提是:所述疏水硅石不是AEROSIL↑[*]RY200疏水气硅,并且包含如下组分的配方排除在外:聚氧化烯改性聚硅氧烷SH3775E(Toray-Silicone公司生产),下式(Ⅰ)的烷基甘油基醚改性聚硅氧烷和疏水气硅AEROSIL↑[*]R812(Degussa公司生产),其中SH3775E与所述烷基甘油基醚改性聚硅氧烷的重量比为0.5,并且SH3775E和所述烷基甘油基醚改性聚硅氧烷之和与所述疏水气硅AEROSIL↑[*]R812的重量比亦为0.5,***(Ⅰ)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州邹佳丽戴静亚高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