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62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管机。弯管机包括:壳体;弯曲组件,弯曲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壳体并且被驱动部驱动以相对于壳体旋转,弯曲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一弧形容纳通道的成型盘;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固定至壳体并且包括形成有第二弧形容纳通道的滑块,管件夹持在第一弧形容纳通道与第二弧形容纳通道之间,弯管机在自动操作模式或手动操作模式下工作,弯曲组件设置有触发部,夹持组件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检测部,在自动操作模式下,检测部构造成被触发部触发以使驱动部停止驱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弯管机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便于用户的操作使用,并且还能够缩短弯管过程的操作时间,提高弯曲管件的工作效率。提高弯曲管件的工作效率。提高弯曲管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地,涉及弯管机。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工业用管件通常以直的长管形式生产并出售。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例如安装水管时,通常需要将管件根据实际情况弯曲成期望的角度,这种弯曲工作通过弯管机而实现。这种弯管机可以将管件弯曲成所需的角度而不会使得管壁塌陷或褶皱。
[0004]现有的大多数弯管机通常采用常规的蜗轮

蜗杆传动机构,这导致整个系统的重量较大。此外,现有的弯管机一般需要用户在操作弯管机的同时频繁地查看管件的弯曲程度,通常可能需要重复多次的弯曲操作才能获得所需的管件弯曲角度,这导致弯管机的操作复杂且工作效率较低。尽管最近开发出了一些具有自动停止功能的弯管机,但是这些弯管机仍存在结构复杂且不易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重量较轻的弯管机。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轻便且便于使用的弯管机。
[0007]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易于操作且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对弯管机进行操作的方法。
[0008]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弯管机,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驱动部以及控制所述驱动部的按钮;弯曲组件,所述弯曲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壳体并且所述弯曲组件被所述驱动部驱动以相对于所述夹持组件旋转,所述弯曲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一弧形容纳通道的成型盘;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至所述壳体并且包括形成有第二弧形容纳通道的滑块,所述第一弧形容纳通道与所述第二弧形容纳通道形状配合并且管件夹持在所述第一弧形容纳通道与所述第二弧形容纳通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能够在自动操作模式或手动操作模式下工作,所述弯曲组件设置有触发部,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检测部,在所述自动操作模式下,所述检测部构造成被所述触发部触发以使所述驱动部停止驱动。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部包括马达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旋转,所述弯曲组件还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并且所述从动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驱动齿轮的半径。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齿轮形成为扇形形状并且具有位于周向第一端部的第一边缘齿和位于周向第二端部的第二边缘齿,所述从动齿轮在所述第一边缘齿或所述第二边缘齿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时旋转至极限位置,所述从动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安装板,所述从动齿轮在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突出部,当所述从动
齿轮沿第一方向旋转至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突出部与所述安装板的边缘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以限制所述从动齿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继续旋转,在所述驱动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从动齿轮旋转时,所述弹性突出部恢复至其原始形状并使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以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组件还包括成型盘座和调节轮,所述成型盘座布置在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调节轮之间,并且所述调节轮布置在所述成型盘座与所述成型盘之间,所述成型盘座固定至所述从动齿轮,所述调节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成型盘座,并且所述成型盘固定至所述成型盘座。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盘座包括本体和从所述本体延伸的突出部,所述本体上沿周向方向布置有间隔开的多个凹槽,所述调节轮容纳有朝向所述成型盘座的本体突出的球体,在所述球体接合至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者时,所述调节轮相对于所述成型盘座固定,在所述球体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者向另一者移动时所述调节轮相对于所述成型盘座旋转;所述成型盘座的突出部与所述成型盘的通孔形状对应并且接合至所述成型盘的通孔中,从而将所述成型盘固定至所述成型盘座。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部设置在所述调节轮的环形本体的中空部中,并且所述触发部构造成能够在自动操作模式位置与手动操作模式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自动操作模式位置中所述触发部能够触发所述检测部,而在所述手动操作模式位置中,所述触发部不触发所述检测部。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检测部被所述触发部触发以使所述驱动部停止驱动之后,所述弯管机自动地从所述自动操作模式位置切换至所述手动操作模式位置。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部包括操作部、压簧、扳机、扭簧、固定块以及第一连接销和第二连接销,所述操作部包括旋钮和凸轮,所述凸轮包括位于其短轴方向的凹口,所述操作部和所述扳机通过分别延伸穿过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销和所述第二连接销连接至所述环形本体并且能够分别绕所述第一连接销和所述第二连接销旋转,在所述自动操作模式位置处,所述扳机的第一端与所述凹口接合,所述扳机的第二端径向向外伸出到所述环形本体的外部;在所述手动操作模式位置处,所述扳机的第一端与所述凹口脱离接合,所述凸轮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回复至所述凸轮的长轴的端部抵接所述扳机的第一端的位置,并且所述扳机的第二端克服所述压簧的作用位于所述环形本体的内部。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滑块底座和安装销,所述滑块底座固定至所述壳体,所述检测部固定至所述滑块底座并且形成为微动开关。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部包括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形成为从所述调节轮的环形本体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滑块底座和安装销,所述滑块底座固定至所述壳体,所述检测部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滑块底座的第一检测部。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部构造成能够在自动操作模式位置与手动操作模式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自动操作模式位置处,所述第一检测部靠近所述调节轮的环形本体并且所述第一触发部能够选择性地触发所述第一检测部,在所述手动操作模式位置处,所述第一检测部远离所述调节轮的环形本体并且所述第一触发部无法触发所述第一检测部,并且第一检测部包括感测部以及连接至感测部的拨动手柄。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部还包括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由所述弹性突出部构成,并且所述检测部还包括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二检测部固定至所述壳体的安装板。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弯管机还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构造成能够对所述驱动部的电流信号进行检测以判定所述驱动部以正转模式或反转模式工作。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的周向长度为所述环形本体的周向长度的1/12至1/4。
[0023]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上述弯管机进行操作的方法,所述弯管机能够在自动操作模式和手动操作模式下工作并且所述按钮包括控制是否向驱动部供电的主控按钮和控制所述驱动部以正转或反转模式工作的切换按钮,所述方法包括:管件设置步骤:预先设定管件的弯曲角度并将管件夹持就位;模式选择步骤:人工地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驱动部以及控制所述驱动部的按钮;弯曲组件,所述弯曲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壳体并且所述弯曲组件被所述驱动部驱动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弯曲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一弧形容纳通道的成型盘;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至所述壳体并且包括形成有第二弧形容纳通道的滑块,所述第一弧形容纳通道与所述第二弧形容纳通道形状配合并且管件夹持在所述第一弧形容纳通道与所述第二弧形容纳通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能够在自动操作模式或手动操作模式下工作,所述弯曲组件设置有触发部,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检测部,在所述自动操作模式下,所述检测部构造成被所述触发部触发以使所述驱动部停止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马达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旋转,所述弯曲组件还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并且所述从动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驱动齿轮的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形成为扇形形状并且具有位于周向第一端部的第一边缘齿和位于周向第二端部的第二边缘齿,所述从动齿轮在所述第一边缘齿或所述第二边缘齿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时旋转至极限位置,所述从动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安装板,所述从动齿轮在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突出部,当所述从动齿轮沿第一方向旋转至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突出部与所述安装板的边缘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以限制所述从动齿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继续旋转,在所述驱动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从动齿轮旋转时,所述弹性突出部恢复至其原始形状并使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以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组件还包括成型盘座和调节轮,所述成型盘座布置在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调节轮之间,并且所述调节轮布置在所述成型盘座与所述成型盘之间,所述成型盘座固定至所述从动齿轮,所述调节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成型盘座,并且所述成型盘固定至所述成型盘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盘座包括本体和从所述本体延伸的突出部,所述本体上沿周向方向布置有间隔开的多个凹槽,所述调节轮容纳有朝向所述成型盘座的本体突出的球体,在所述球体接合至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者时,所述调节轮相对于所述成型盘座固定,在所述球体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者向另一者移动时所述调节轮相对于所述成型盘座旋转;所述成型盘座的突出部与所述成型盘的通孔形状对应并且接合至所述成型盘的通孔中,从而将所述成型盘固定至所述成型盘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设置在所述调节轮的环形本体的中空部中,并且所述触发部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启吴端吴阔方依彬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精密工具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