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51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包括阀体,所述锁风机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部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顶部固定有阀板,所述阀板对称转动连接在阀体的两内壁上。该防卡料的锁风阀,阀体内设置有左右开合式的阀板,在阀体关闭时,两个阀体中间逐步变小,依靠下料原煤密实填充阀体,降低漏风率,同时凸框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当阀体上堆积一定的原煤,重力感应器会感应到压力的变化,自动转下两个阀板,以此自动开启阀体下料,以此保障阀门开启后通道由原煤填充,以此规避漏风,降低运行能耗,采用左右开合式的阀板可使下料效果更加顺畅,可有效避免出现卡料的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


[0001]本技术涉及立磨机
,具体为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

技术介绍

[0002]立磨机是一种理想的大型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力、冶金、化工、非金属矿等行业,它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生产效率高,可将块状、颗粒状及粉状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状物料。
[0003]现有立磨机排渣口的原设计为翻板锁风阀,在使用过程中翻板阀经常出现卡料、堵料现象,漏风较大,严重影响立磨机正常稳定运行,同时提高了研磨所需的能耗,降低了立磨台产量,因此提出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是为了解决现有现有立磨机排渣口的原设计为翻板锁风阀,在使用过程中翻板阀经常出现卡料、堵料现象,漏风较大,严重影响立磨机正常稳定运行,同时提高了研磨所需的能耗,降低了立磨台产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机构,所述阀体底部的外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有活动管道,所述阀体的外侧固定有锁风机构,所述锁风机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部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顶部固定有阀板,所述阀板对称转动连接在阀体的两内壁上。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后内壁固定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前侧固定有第一转轴,且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后侧固定有带传动装置,且带传动装置转动连接在支撑框的后内壁上,所述带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相连接,且第二转轴的前端和第一转轴的前端均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对称转动连接在支撑框前内壁的两侧。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旋转会带动第二齿轮旋转,以此带动带传动装置和第二转轴旋转,第一转轴也会随着第一齿轮的旋转而旋转,两个第三齿轮的转向相反,方便控制两个阀板的开合。
[0008]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上端面开设有齿槽,所述第三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在齿槽内。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齿轮旋转时会带动弧形板移动,方便辅助阀板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凸框,且凸框固定在阀体的外侧,所述凸框内固定有重力感应器。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重力感应器会感应阀板上原煤重量的变化,由此控制打开阀板。
[0012]优选的,所述凸框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贯穿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开设
有安装孔,所述支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架周向均匀分布在凸框上,所述重力感应器与支架上下一一对应设置。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对支架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架对凸框起到支撑的作用,重力感应器会感应阀板上原煤的堆积量。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贯穿通孔并螺纹连接在阀体上,且通孔对称开设在活动管道的两侧,所述通孔等间距分布在活动管道的两侧,且活动管道与阀体构成伸缩结构。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管道的伸出长度可控,方便更好的与外部设备对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卡料的锁风阀,阀体内设置有左右开合式的阀板,在阀体关闭时,两个阀体中间逐步变小,依靠下料原煤密实填充阀体,降低漏风率,同时凸框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当阀体上堆积一定的原煤,重力感应器会感应到压力的变化,搭配使用马达、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二齿轮、带传动装置、第二转轴、第三齿轮和弧形板可自动转下两个阀板,以此自动开启阀体下料,以此保障阀门开启后通道由原煤填充,以此规避漏风,降低运行能耗,采用左右开合式的阀板可使下料效果更加顺畅,可有效避免出现卡料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阀体;2、支撑机构;201、凸框;202、重力感应器;203、支撑杆;204、支架;205、安装孔;3、活动管道;4、固定螺栓;5、通孔;6、锁风机构;601、支撑框;602、马达;603、第一齿轮;604、第一转轴;605、第二齿轮;606、带传动装置;607、第二转轴;608、第三齿轮;609、弧形板;610、齿槽;611、阀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如图2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凸框201,且凸框201固定在阀体1的外侧,凸框201内固定有重力感应器202,当阀板611上堆积有一定的原煤之后,重力感应器202会感应到一定的重量,以此控制打开阀板611下料,以此保障阀体1开启后通道由原煤填充,以此规避漏风,降低运行能耗。
[0023]进一步的,凸框20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203,且支撑杆203贯穿支架204,支架20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205,支架204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架204周向均匀分布在凸框201上,重力感应器202与支架204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支架204对凸框201和阀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杆203与支架204之间有相对活动的空间,当阀板611上堆积一定的原煤时,凸框201会出现下沉的现象,重力感应器202会顺利的感应到重量的变化。
[0024]如图1所示,阀体1底部的外侧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有活动管道3,固定螺栓4贯穿通孔5并螺纹连接在阀体1上,且通孔5对称开设在活动管道3的两侧,通孔5等间距分布在活动管道3的两侧,且活动管道3与阀体1构成伸缩结构,活动管道3与阀体1之间可相对移动,调整活动管道3的伸出长度之后可将固定螺栓4贯穿通孔5并螺纹连接在阀体1。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阀体1的外侧固定有锁风机构6,锁风机构6包括支撑框601,支撑框601内部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608,第三齿轮608的底部啮合连接有弧形板609,弧形板609的顶部固定有阀板611,阀板611对称转动连接在阀体1的两内壁上,支撑框601的后内壁固定有马达602,且马达602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603相连接,第一齿轮603的前侧固定有第一转轴604,且第一齿轮60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605,第二齿轮605的后侧固定有带传动装置606,且带传动装置606转动连接在支撑框601的后内壁上,带传动装置606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607相连接,且第二转轴607的前端和第一转轴604的前端均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料的锁风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机构(2),所述阀体(1)底部的外侧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有活动管道(3),所述阀体(1)的外侧固定有锁风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风机构(6)包括支撑框(601),所述支撑框(601)内部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608),所述第三齿轮(608)的底部啮合连接有弧形板(609),所述弧形板(609)的顶部固定有阀板(611),所述阀板(611)对称转动连接在阀体(1)的两内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料的锁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601)的后内壁固定有马达(602),且马达(602)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603)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03)的前侧固定有第一转轴(604),且第一齿轮(60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605),所述第二齿轮(605)的后侧固定有带传动装置(606),且带传动装置(606)转动连接在支撑框(601)的后内壁上,所述带传动装置(606)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607)相连接,且第二转轴(607)的前端和第一转轴(604)的前端均固定有第三齿轮(6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一民章海兵柴绍军郭跃明郭海根郭靖赵小芳赵宏朱元芳方胜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红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