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39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藏库,包括:冷藏库主体;设置在冷藏库主体内,具有压缩机(8)、冷凝器(5)、减压器和蒸发器而构成连续制冷剂流路的冷冻循环;和设置在冷藏库主体上部的机械室,其中,在冷冻循环内封入有比重比空气重的可燃性制冷剂;冷藏库主体具有第一顶面部(15)和设置在比第一顶面部(15)低的位置处的第二顶面部(17);机械室以第二顶面部(17)作为底面,具有包围该机械室的侧壁(26)和背壁(24),在侧壁(26)或者背壁(24)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连通机械室的内部和外部的开口不(27),同时,将压缩机(8)配置在机械室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发涉及一种提高在冷冻循环中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情况下的安全 性,并同时提高冷却效率的冷藏库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而要求冷藏库发展节能化, 并且提高其使用性和收纳性。就现有技术的这种冷藏库而言,以不增大外形尺寸但能够增大可 有效利用的库内容积为目的,例如采用以下结构,即,如日本实用新 型申请实开昭60 — 15637号公报所示,在由冷藏库的顶板和绝热壁的 上壁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冷凝器(condenser),同时,在与该空间连 通并且由顶板、绝热壁的后方上部外面以及背板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 有压縮机。图14是现有技术的冷藏库的截面图,图15是图14所示冷藏库的 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如图14所示,冷藏库主体301包括具有调理台以 及作业台等功能的顶板302。在由该顶板302和绝热壁303的上壁304 所形成的空间中,配置有冷凝器305。此外,在与该空间连通并且由顶 板302、绝热壁303的后方上部外面306以及背板307所形成空间内配 置有压縮机308。上述两个空间合称为机械室309。在机械室309的前端(即门310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冷凝器305 和压縮机308用的空气的吸气口 311。此外,如图15所示,在机械室 309中的压縮机308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该空气排出至大气中的排气 口 312。在机械室309内,由冷凝器305和压縮机308所加热的空气变 轻,从而产生从吸气口 311流向排气口 312的气流。利用该气流使冷 凝器 和压縮机308自然冷却。其中,也可以在机械室309适当的位置上安装冷却风扇,进行强制冷却。此外,为了得到上升气流,可以在压縮机308的上方部分使机械 室309突出,并在该突出部的上表面开设排气口 312。在该结构中,将机械室配置在冷藏库库内不能被有效利用的部分 中。因此,可以不增大冷藏库的外形尺寸,确保作为冷藏和冷冻空间 而能够有效使用的库内容积。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在使用比空气重的可燃性制冷 剂作为制冷剂时,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压縮板运转时, 一旦可燃性 制冷剂从处于比大气压高的高压状态的压縮机或者冷凝器泄漏,则因 为将排气口开设于压縮机和冷凝器的上方,所以,由于与空气的比重 差的原因,泄漏的可燃性制冷剂并不在大气中扩散,而是滞留在机械 室内的下部。此外,在将物品等放置在冷藏库顶面上的情况下,由于排气口被 堵塞,所以泄漏的可燃性制冷剂并不扩散而是滞留,同时,由于机械 室内的空气流动受到阻碍,使得压縮机和冷凝器的冷却受到妨碍,存 在消耗电量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库具有下述结构。该冷藏库包括冷藏库主体;设 置在冷藏库主体内,具有压縮机和冷凝器和减压器和蒸发器,构成连 续制冷剂流路的冷冻循环;以及设置在冷藏库主体上部的机械室。在 冷冻循环中密封装入有比重比空气重的可燃性制冷剂。冷藏库主体具 有第一顶面部以及设置在比该第一顶面部低的位置处的第二顶面部, 机械室以第二顶面部为底面,具有包围该机械室的侧壁和背壁,在该 侧壁或者背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连通机械室的内部和外部的开口, 同时,在该机械室的内部配置有压缩机。利用这种结构,假设在压縮机运转时,即使比重比空气重的可燃 性制冷剂从压縮机或者冷凝器泄漏,由于在包围机械室的侧壁以及背 壁上设置有开口,所以,能够使泄漏到机械室内的制冷剂不滞留,而 快速地向大气中放出扩散。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库也可以是下述结构。该冷藏库包括冷藏库主体;设置在冷藏库主体内,具有压縮机和冷凝器和减压器和蒸发 器,构成连续制冷剂流路的冷冻循环;以及设置在冷藏库主体上部的 机械室。在冷冻循环中密封装入有比重比空气重的可燃性制冷剂。 机械室包括冷藏库主体的第一顶面部,和以呈台阶状设置在比第一 顶面部低的位置处的第二顶面部作为底面,包围该机械室的侧壁和背 壁;同时,在侧壁或者背壁中的至少一个上,在位于第一顶面部的下 方位置处设置有连通机械室内部和外部的开口;并且冷凝器被配置在 第一顶面部上,压縮机被配置在第二顶面部上。采用这种结构,在使用比重比空气大的可燃性制冷剂作为制冷剂 的情况下,假设当压縮机运转时,可燃性制冷剂从压縮机或者冷凝器 泄漏,由于在形成为台阶状的机械室的侧壁或者背壁的至少一个上, 子冷藏库主体的第一顶面部的下方开设开口,所以,因与空气的比重 差而流入机械室内的下方的制冷剂不会滞留,而能够快速地向大气中 放出扩散。如上所述,就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库而言,因为在冷藏库主体的上部设 置机械室,所以能够增大冷藏库的内容积。此外,假设在压縮机运转 时,可燃性制冷剂从比大气压高的压縮机或者冷凝器泄漏,则由于不 会使制冷剂滞留在机械室内,所以能够快速地向大气中放出扩散,因 此,能够提高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简要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本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的机械室盖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冷藏库的简要截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冷藏库的简要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冷藏库的简要平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冷藏库的简要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冷藏库的简要截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的冷藏库的简要截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8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9的冷藏库的上部的简要截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9的冷藏库的上部的简要背面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9的冷藏库的简要顶面图。图14是现有技术的冷藏库的截面图。图15是现有技术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 100—冷藏库主体,5 —冷凝器,6、 114一压縮机,9、 112 —机械室,13、 104 —冷藏室,14一冷冻室,15、 110 —第一顶面部,16 —冷藏库主体的背面,17、 lll一第二顶面部(机械室的底面),18、 124—机械室盖, 19一冷冻循环,20 —减压器(毛细管),21 —吸入管路,22 —蒸发器,23 —机械室盖的上面部(机械室的上壁), 24—机械室盖的背面部(机械室的背壁), 25 —机械室盖的前面部(机械室的前壁), 26—机械室盖的侧面部(机械室的侧壁), 27、 125 —开口部, 28—电气安装部,29、 115—机械室风扇,30—分隔板,31 —倾斜部,32—背面间隙部,33 —冷藏库主体的侧面,34—背面倾斜部, 35 —顶面倾斜部,36— 除霜水蒸发皿,37— 冷凝器冷却风扇, 38、 130—控制基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专利技术 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简要截面图,图2是图1所 示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包含冷藏库主体l;设置在冷藏库主体l内,具有压縮机8、冷凝器5、减压器20和蒸发 器22,构成连续的制冷剂流路的冷冻循环19;以及设置在冷藏库主体 1的上部的机械室9。在冷冻循环19中封入有比重比空气重的可燃性 制冷剂。冷藏库主体1具有第一顶面部15和设置在比第一顶面部15 低的位置处的第二顶面部17。就机械室9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藏库主体; 设置在所述冷藏库主体内,依次具有压缩机、冷凝器、减压器和蒸发器,具有连续的制冷剂流路的冷冻循环;和 设置在所述冷藏库主体上部的机械室; 在所述冷冻循环内封入比重比空气重的 可燃性制冷剂作为制冷剂,并且,所述冷藏库主体的顶面具有第一顶面部和设置在比该第一顶面部低的位置上的第二顶面部; 所述机械室形成为将所述第二顶面部作为其底面,在所述机械室配设所述压缩机,并且在覆盖所述机械室区域的侧壁面或者背壁面上设置连 通所述机械室内部和外部的开口部,具有覆盖所述机械室的机械室盖;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机械室的盖上设置有切口,形成具有该切口部分的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哲哉木村义人稻森昭平瀬尾达也真锅章彦川崎竜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