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816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属于轴体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拆卸轴体才能完成轴体端面的同心度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驱动机构,调节件和第二驱动机构组成。第二固定架设置于第一固定架上,通过第二固定架使得轴体位置固定;通过在第一固定架上设置第二驱动机构,使得第二固定架翻转;通过在第二固定架上设置多组第一驱动机构和调节件,使得轴体端面的同心度可调;通过在第一固定架上设置固定机构,使得第二固定架相对第一固定架位置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调节同心度过程中不用拆卸轴体,不会对轴体造成损伤,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轴体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轴承指的是用气体作为润滑剂的滑动轴承,工作时滑动副表面之间完全由气膜分开。空气轴承常用于高转速的工况之下,故对空气轴承的装配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对轴承两端的旋转体与轴承中心的同心度要求达到微米级。
[0003]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对空气轴承两端的同心度进行调节,一般的装配方式是先将轴承主体安装在工作台上,一端装配调节完成后从工作台上卸下进行翻转再对空气轴承另一端进行装配,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对空气轴承造成损伤,同时浪费人力。
[0004]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优化空气轴承同心度的调节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拆卸空气轴承就可以完成空气轴承两端的旋转体的同心度调节的问题,本申请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不拆卸空气轴承就可以完成对空气轴承两端旋转体的同心度调节。
[0006]本技术可通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架(100);第二固定架(200),所述第二固定架(200)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00)上,所述第一固定架(100)上设有固定区域用于固定轴体;第一驱动机构(3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0)设置于第二固定架(200)上;调节件(400),所述调节件(400)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300)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0)可驱动调节件(400)向轴体圆心方向挤压轴体侧壁;第二驱动机构(50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0)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00)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0)的输出端与第二固定架(200)连接,以带动第二固定架(200)相对第一固定架(100)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600),所述固定机构(600)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00)上,且所述固定机构(600)具有一伸缩端,所述伸缩端可伸缩夹持,以固定翻转后的第二固定架(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600)包括:伸缩杆(610),所述伸缩杆(610)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00)上,可向第二固定架(200)的方向伸缩;对位孔,所述对位孔设置于第二固定架(200)上且位于伸缩杆(610)的伸缩路径上;其中,所述伸缩杆(610)可插入对位孔,使得第二固定架(200)相对第一固定架(100)位置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体同心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600)包括:伸缩柱(620),所述伸缩柱(620)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00)上,可向第二固定架(200)的方向伸缩;夹持件(630),所述夹持件(630)设置于伸缩柱(620)上,可夹持第二固定架(200),使得第二固定架(200)相对第一固定架(100)位置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伟张俊沈兴潮董医芳杨浪卢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鸿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