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851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在套筒的内周面上的链锁,该链锁可强化树脂材料与套筒的内周面间的接合力,进而提高持久性。在将通过将前后一对套筒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内板的套筒孔而形成的内链节和通过将分别贯穿于套筒内的前后一对销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外板的销孔而形成的外链节沿链锁长度方向交替连结起来的链锁中,套筒(112)的两端部的内周缘部(112a)被倒角,在套筒(112)的内周面以中央部的壁厚增厚的方式插入成形树脂材料(115),由此解决上述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套筒的滚子链(roller chain)或套筒链(bush chain ),尤其涉及安装于食品或乳饮料的填充机等中的链锁
技术介绍
以往,安装于食品或乳饮料的填充机等中的链锁,从卫生的角度出 发不能采用油、润滑脂来进行润滑,因此加剧了磨耗伸长量。而且,对 该链锁重视卫生管理,为了用药剂进行清洗而使用具有耐蚀性的不锈钢 套筒。因此成为进一步降低耐磨性的要因。另外,在填充机内,多使链锁水平相向驱动,而该情况下, 一旦左 右的链锁产生的磨耗伸长量不一致,则需要调整链锁的相位,因此维护 的频率较高,且需要较长时间。而且需要经过充分训练的操作员进行该 维护作业,维护成本极高。对此,已知有将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在套筒的内周面来提高耐磨性的 链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8-309888号>^才艮然而,该以往的将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在套筒的内周面来提高耐磨性 的链锁被指出存在如下问题树脂材料与套筒的内周面的接合力较弱, 树脂材料沿轴向脱落或在套筒内旋转而导致链锁的持久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树 脂材料一体成形在套筒的内周面上的链锁,该链锁可强化树脂材料与套筒 的内周面间的M力,进而提高持久性。首先,本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链锁,其将内链节和外链节沿链 锁长度方向交替连结起来,上述内链节是通过将前后一对套筒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内板的套筒孔而形成的,上述外链节是通过将分别贯穿于上述套筒内的前后一对销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外板的销孔而形成的,其 特征在于,上述套筒的两端部的内周缘部被倒角,在上述套筒的内周面上 以轴向中央部的壁厚增厚的方式插入成形树脂材料,由此来解决上述课 题。其次,本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l的链锁的基础上,上述 套筒为巻曲套筒,上述树脂材料浸入并固化在该巻曲套筒的成形对接处 的接缝中,以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而且,本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或2的链锁的基础上, 在上述套筒的内周面上沿轴方向至少设置一道槽,上述树脂材料浸入并 固化在该槽中,从而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此外,本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的链锁 的基础上,上述树脂材料为聚醚醚酮树脂,来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技术方案1的链锁,在将通过将前后一对套筒的两端部压入到左 右一对内板的套筒孔而形成的内链节和通过将分别贯穿于套筒内的前后 一对销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外板的销孔而形成的外链节沿链锁长度 方向交替连结起来的链锁中,套筒的两端部的内周缘部被倒角,在套筒的 内周面上以轴向中央部的壁厚增厚的方式插入成形树脂材料,从而使插 入成形在套筒的内周面的树脂材料与在套筒的两端部被倒角的套筒的 内周缘部紧密接触,成为向外侧扩径的状态,树脂材料成形为搂抱套筒 的形状,因此切实地防止了树脂材料在轴向上的脱落。而且,在链锁组装时,通过将套筒压入到内板的套筒孔中,使套筒 的两端部的直径缩小,套筒变形成桶型形状,此时在套筒的内周面以轴 方向中央部的壁厚增厚的方式插入成形的树脂材料的表面变平,销与树 脂材料的表面面接触,因此防止了套筒的两端部的内周缘单侧抵接于销 的外周面,可以降低链锁的初始磨耗伸长量,并大幅提高耐磨性能。另外,根据本技术方案2的链锁,在技术方案l的链锁基础上,套 筒为巻曲套筒,且树脂材料浸入并固化在巻曲套筒的成形对接处的接缝 中,从而切实地防止树脂材料在套筒内旋转,因此能够提高链锁的持久4性。此外,根据本技术方案3的链锁,在技术方案1或2的链锁基础上, 在套筒的内周面上沿轴方向至少设置一道槽,树脂材料浸入并固化在该 槽中,从而切实地防止树脂材料在套筒内旋转,因此能够提高链锁的持 久性。另外,根据本技术方案4的链锁,在技术方案1至3的任意一个的 链锁基础上,通过令树脂材料为聚醚醚酮树脂,从而利用聚醚醚酮树脂 的优异的耐药性,即便在用药剂进行的清洗用途中也能够降低链锁的初 始磨耗伸长量,并大幅提高耐磨性。而且,由于聚醚醚酮树脂在自身润 滑性能方面也很优异,因此可以实现链锁的无润滑运转。附图i兌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链锁的局部的立体图。图2是经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链锁的套筒的中心轴的面的剖视图。图3是从箭头III方向看图2时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在对链锁施加张力时的链锁的沿节距线的剖视图。图6是经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链锁的套筒的中心轴的剖视图。图7是从箭头VII方向看图6时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6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符号说明如下IOO...滚子链;110…内链节;111…内板;112、 212…套筒;113…套筒 孔;114…滚子;115、 215…树脂材料;120…外链节;121…外板;122… 销;123…销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中,将前后一对套筒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内板的套筒孔而 形成内链节,将分别贯穿于套筒内的前后一对销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 外板的销孔而形成的外链节,且内链节与外链节沿链锁长度方向交替连结 起来,在上述链锁中,只要套筒的两端部的内周缘部被倒角,且树脂材料 以轴向中央部的壁厚增厚的方式插入成形在套筒的内周面,来强化树脂 材料和套筒内周面间的接合力、提高持久性,则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并不受约束。例如,本专利技术的链锁,通过防止销的外周面和套筒两端的内周缘单 侧抵接,将套筒内周面与销外周面间的接触状态保持为相同,从而实现 链锁的初始磨耗伸长量的降低,并提高了耐磨性,因此可为滚子链或套 筒链中的任一。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链锁使用的树脂材料可以根据链锁的用途使用具备 所需的耐热性、耐磨性、耐药性等的工程塑胶。(实施例1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链锁进行说明。其中,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链锁的局部的立体图,图2是 经过实施例1的链锁的套筒的中心轴的面的剖视图,图3是从箭头III方 向看图2时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在对链 锁施加张力时的链锁的沿节距线的剖视图。首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链锁100如图1所示,是将内链节110 和外链节120多个交替连结在一起而构成的。而且,内链节110具有 分别具有两个套筒孔113的一对内板111;两端部分别压入到该一对内 板lll的套筒孔113的两根圆筒状的套筒112;旋转自如地外套于两套 筒112的滚子114。另外,外链节120具有分别具有两个销孔123的 一对板121;两端部分别压入到该一对外板121的销孔123的两个销122。 通过销122旋转自如地插嵌于圆筒状的套筒112内而将内链节110和外 链节120多个交替地连结起来,构成一条链锁IOO。套筒112使用不锈钢。而且如图2所示,对两端部的内周缘部112a 取倒角。另外如图4所示,在套筒112的内周面沿轴方向设置至少一道6槽112b。在本实施例中,在套筒112的内周面等间隔地设置了 4道槽 112b。槽112b的剖面形状并无特殊的限定,但选取为剖面呈V字状则 能够使树脂材料均匀地浸入而遍及槽112b的整个区域,故被优选。此 外在套筒112的内周面以轴向中央部的壁厚增厚的方式插入成形树脂材 料115。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树脂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锁,其将内链节和外链节沿链锁长度方向交替连结起来,上述内链节是通过将前后一对套筒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内板的套筒孔而形成的,上述外链节是通过将分别贯穿于上述套筒内的前后一对销的两端部压入到左右一对外板的销孔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   上述套筒的两端部的内周缘部被倒角, 在上述套筒的内周面上以轴向中央部的壁厚增厚的方式插入成形树脂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子友男榎本胜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株式会社椿本定制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