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211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避免因反复进行弯曲动作而常发生的侧板的连接部上的意外脱开,并且避免弯曲姿势限制时的弯曲部位上常产生的负荷而可发挥优良的耐久性,并且可减轻零件制作负担和组装作业负担,且侧板断开.连接时的维护保养简单。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100)中,左右一对配置的侧板(110、110)由与先头的侧板(110)连结的前方侧板部(111)、与后续的侧板(110’)连结的后方侧板部(111)、介于前述前方侧板部与后方侧板部(112)之间且弯曲自如的连接部(113)一体构成,使前述侧板相互连结的搭扣配合机构(Sa、Sb),设置在先头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和与该后方侧板部后续的侧板(110)的前方侧板部(111’)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更详细地是涉及一种适合于下述情况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即收容向工业用机械的可动部件供给电力或压缩空气的能量的电缆或软管等缆索类,并且即使在可动部的移动中也可安全并可靠地引导保护缆索类。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公开有利用与侧板分体的连接元件将侧板相互连结的能量引导链条(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又,作为以往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也公开有通过使一体形成在各侧板上的连结杆和连结用槽嵌合在侧板间,从而将侧板相互连结的缆索类的保护引导导向件(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2770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99238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能量引导链条中,由于侧板与连接元件分体形成,所以存在零件制作负担和组装作业负担很大的问题。又,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能量引导链条中,由于侧板与连接元件分体形成,所以在侧板的相互断开·连接上存在维护保养方面很费工夫这一麻烦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能量引导链条上,通过使与这些侧板分体的连接元件嵌合在侧板间而将侧板相互连结,所以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联杆间反复进行弯曲动作,而在侧板与连结部件之间逐渐产生偏移,担心由这样的侧板的连接部处的脱开而导致链条分解并破损。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那样的缆索类的保护引导导向件上,在侧板的侧缘的外侧突出形成的连结杆,兼用作弯曲自如地连结联杆体相互之间的弯曲部,该连结杆构成为在连结侧板相互弯曲限制时支承侧板上所受的载荷,所以连结杆有可能破损而缩短导向件寿命。即,在专利文献2的保护引导导向件中,存在由于弯曲限制时所受的载荷而使由连结杆构成的弯曲部破损、从而缩短导向件寿命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献2的保护引导导向件中,由于嵌合侧板间的连结杆与连结用槽而将侧板相互连结,所以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联杆体间反复进行弯曲动作,在侧板间的连结杆与连结用槽之间逐渐产生偏移,可能由于这样的侧板的连接部处的脱开而导向件分解并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解决上述课题而作成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其避免因弯曲动作的反复而发生的侧板的连接部上的意外脱开,并且避免弯曲姿势限制时弯曲部位上常产生的负荷而可发挥优良的耐久性,并且可减轻零件制作负担和组装作业负担,使侧板断开·连接时的维护保养简单化。本方案1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沿纵长方向连结多个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左右一对侧板并且在该侧板的弯曲内周侧及弯曲外周侧以规定间隔分别横架结合臂,在利用前述侧板及结合臂围成的缆索收纳空间内沿纵长方向收纳缆索类,其中,前述侧板由与先头的侧板连结的前方侧板部、与后续的侧板连结的后方侧板部、介于前述前方侧板部与后方侧板部之间且弯曲自如的连接部一体构成,使前述侧板相互卡合而连结的搭扣配合机构,设置在先头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与后续连结在该后方侧板部上的侧板的前方侧板部之间。而且本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1所述的结构上,还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上述目的保持前述侧板的直线连结状态的直线姿势保持面,形成在较侧板的连接部靠弯曲外周侧的部位,并且,限制前述侧板的弯曲连结状态的弯曲姿势限制面,形成在较侧板的连接部靠弯曲内周侧的部位。又,本方案3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1所述的结构上,还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上述目的保持前述侧板的直线连结状态的直线姿势保持面,分别形成在相邻的侧板的前方侧板部的较连接部靠弯曲外周侧的部位、以及相邻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的较连接部靠弯曲内周侧的部位上,并且,限制前述侧板的弯曲连结状态的弯曲姿势限制面,分别形成在相邻的侧板的前方侧板部的较连接部靠弯曲外周侧的部位、以及相邻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的较连接部靠弯曲内周侧的部位上。根据本方案1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通过沿纵长方向连结多个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左右一对侧板并且在这些侧板的弯曲内周侧及弯曲外周侧分别以规定间隔横架结合臂,从而不仅可在由侧板及结合臂围成的缆索收纳空间内沿纵长方向收纳缆索类,而且可发挥以下特有的效果。即,前述侧板通过由与先头的侧板连结的前方侧板部、与后续的侧板连结的后方侧板部、介于前述前方侧板部与后方侧板部之间且弯曲自如的连接部一体构成,从而不增加零件个数,可减轻零件制作负担和组装作业负担,并且可避免因反复进行弯曲动作而常发生的侧板的连接部上的意外脱开。而且,通过设置卡合在前述先头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与后续连结在该后方侧板部上的侧板的前方侧板部之间的搭扣配合机构,从而使相邻的侧板通过搭扣配合机构相互拆装自如,所以可简便完成侧板断开·连接时的维护保养。并且根据本方案2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除本方案1所述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发挥的效果外,还具有以下效果由于前述侧板的保持直线连结状态的直线姿势保持面自侧板的连接部在弯曲外周侧的部位形成,并且限制前述侧板的弯曲连结状态的弯曲姿势限制面自侧板的连接部在弯曲内周侧的部位形成,从而可避免弯曲姿势限制时在成为弯曲部位的连接部上常产生的负荷而可发挥优良的耐久性,并且能可靠保持直线连结状态和弯曲连结状态。又,根据本方案3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除本方案1所述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发挥的效果外,还具有以下效果由于保持前述侧板的直线连结状态的直线姿势保持面,分别形成在相邻的侧板的前方侧板部的较连接部靠弯曲外周侧的部位、以及相邻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的较连接部靠弯曲内周侧的部位上,并且,限制前述侧板的弯曲连结状态的弯曲姿势限制面,分别形成在相邻的侧板的前方侧板部的较连接部靠弯曲外周侧的部位、以及相邻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的较连接部靠弯曲内周侧的部位上,从而可避免弯曲姿势限制时在成为弯曲部位的连接部上常产生的负荷而可发挥优良的耐久性,并且由于弯曲姿势限制时以及直线姿势保持时产生的侧板相互的面接触负荷分为二部分分散在弯曲外周侧和弯曲内周侧上,所以可持久且可靠保持直线连结状态和弯曲连结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的弯曲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100上使用的侧板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的弯曲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箭头A所示的侧板的立体图。图5是从图4的箭头B方向所视的侧板的立体图。图6是从图4的箭头C方向所视的侧板的立体图。图7是从图4的箭头D方向所视的侧板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的弯曲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箭头E所示的侧板的立体图。图10是从图9的箭头F方向所示的侧板的立体图。图11是从图9的箭头G方向所示的侧板的立体图。图12是从图9的箭头H方向所示的侧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的构成为,沿纵长方向连结有多个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左右一对侧板且在这些侧板的弯曲内周侧和弯曲外周侧以规定间隔分别横架结合臂,并且,前述侧板由与先头的侧板连结的前方侧板部、与后续的侧板连结的后方侧板部、介于前述前方侧板部与后方侧板部之间弯曲自如的连接部一体构成,且设置相互卡合在前述先头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与后续连结在该后方侧板部上的侧板的前方侧板部之间的搭扣配合机构,在利用前述侧板及结合臂围成的缆索收纳空间内沿纵长方向收纳缆索类,只要可避免因弯曲动作的反复而引起的侧板的意外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缆索类保护引导装置,沿纵长方向连结多个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左右一对侧板,并且在该侧板的弯曲内周侧及弯曲外周侧以规定间隔分别横架结合臂,在利用前述侧板及结合臂围成的缆索收纳空间内沿纵长方向收纳缆索类,其特征在于:前述侧板,由与先头的侧 板连结的前方侧板部、与后续的侧板连结的后方侧板部、介于前述前方侧板部与后方侧板部之间且弯曲自如的连接部一体构成,使前述侧板相互卡合而连结的搭扣配合机构,设置在先头的侧板的后方侧板部、与后续连结在该后方侧板部上的侧板的前方侧板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泷昭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