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65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夹,包括:基板及安装于基板同一侧的管夹主体和管夹限位体;管夹主体呈圆环状结构,包括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共同围设形成夹持区;上管夹体靠近缺口的一端设置有棘齿结构;管夹限位体靠近缺口的一端设置有卡齿部,卡齿部可卡入棘齿结构;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使两个基板相互连接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匹配,可使两个基板相互连接组合,使多个线束夹相互组装,从而根据多个线束的数量,灵活增加或减少线束夹的数量,使用更为方便灵活。用更为方便灵活。用更为方便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夹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夹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夹。

技术介绍

[0002]在涉及较大体积且需要使用电路控制的产品时,例如汽车的车身需要布置较多的线束,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对线束进行固定,或者将多个线束进行绑扎。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绑扎带捆绑,但是捆绑后难以进行拆开,往往需要剪断绑扎带;为了方便拆卸,也有采用线束夹进行夹紧,传统的线束夹为平板或弧形板夹,其朝线束的一侧多为光滑规整表面,长时间使用易发生滑动或松脱现象;并且,当线束的数量过多时,也难以同时进行进行夹紧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线束夹。
[0004]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夹,包括:基板及安装于所述基板同一侧的管夹主体和管夹限位体;
[0005]所述管夹主体呈圆环状结构,包括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所述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管夹限位体设置于所述管夹主体设有缺口的一侧;所述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共同围设形成夹持区;
[0006]所述上管夹体靠近缺口的一端设置有棘齿结构;所述管夹限位体靠近所述缺口的一端设置有卡齿部,所述卡齿部可卡入所述棘齿结构;
[0007]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匹配,可使两个基板相互连接组合。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朝外凸出的卡扣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连接槽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可卡入所述连接槽结构内。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沿竖向凸起的膨胀柱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基板开设的连接孔结构,所述膨胀柱结构可从一侧穿设并卡紧于所述连接孔结构。
[0010]可选的,所述基板还嵌设有若干个磁吸件,部分所述磁吸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另一部分所述磁吸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凹槽限位部和凸起限位部;所述凸起限位部朝靠近所述夹持区的中心方向凸起,所述凹槽限位部朝背离所述夹持区的中心方向形凹陷。
[0012]可选的,所述上管夹体设置有第一推压板,所述第一推压板的顶部设置有柱型的推压部。
[0013]可选的,所述管夹限位体包括竖向连接板和第二推压板;所述竖向连接板的下方与基板连接,上方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压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推压板靠近所述缺口的一端设
置有所述卡齿部,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设置有推压部。
[0014]可选的,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管夹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粘附结构,所述粘附结构为粘附层或魔术贴。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基板的一侧仅设置管夹主体和管夹限位体,并且管夹主体呈圆环状结构,一侧设置有缺口;通过按压上管夹体,可使靠近缺口的棘齿结构逐渐朝下靠近变形,并与管夹限位体的卡齿部卡紧,从而使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保持靠近的状态以夹紧线束,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并且,本技术的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匹配,可使两个基板相互连接组合,使多个线束夹相互组装,从而根据多个线束的数量,灵活增加或减少线束夹的数量,使用更为方便灵活。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方式线束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线束夹沿纵向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线束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10、基板;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磁吸件;20、管夹主体;21、上管夹体;211、棘齿结构;212、凹槽限位部;22、下管夹体;221、凸起限位部;23、缺口;24、第一推压板;241、推压部;30、管夹限位体;31、卡齿部;32、竖向连接板;33、第二推压板;40、夹持区;50、粘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
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实施例
[0028]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线束夹,包括:基板10及安装于基板10同一侧的管夹主体20和管夹限位体30;
[0029]管夹主体20呈圆环状结构,包括上管夹体21和下管夹体22;上管夹体21和下管夹体22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缺口23;管夹限位体30设置于管夹主体20设有缺口23的一侧;上管夹体21和下管夹体22共同围设形成夹持区40;
[0030]上管夹体21靠近缺口23的一端设置有棘齿结构211;管夹限位体30靠近缺口23的一端设置有卡齿部31,卡齿部31可卡入棘齿结构211;
[0031]基板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相互匹配,可使两个基板10相互连接组合。
[0032]本技术中,在基板10的一侧仅设置管夹主体20和管夹限位体30,并且管夹主体20呈圆环状结构,一侧设置有缺口23;通过按压上管夹体21,可使靠近缺口23的棘齿结构211逐渐朝下靠近变形,并与管夹限位体30的卡齿部31卡紧,从而使上管夹体21和下管夹体22保持靠近的状态以夹紧线束,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并且,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及安装于所述基板(10)同一侧的管夹主体(20)和管夹限位体(30);所述管夹主体(20)呈圆环状结构,包括上管夹体(21)和下管夹体(22);所述上管夹体(21)和下管夹体(22)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缺口(23);所述管夹限位体(30)设置于所述管夹主体(20)设有缺口(23)的一侧;所述上管夹体(21)和下管夹体(22)共同围设形成夹持区(40);所述上管夹体(21)靠近缺口(23)的一端设置有棘齿结构(211);所述管夹限位体(30)靠近所述缺口(23)的一端设置有卡齿部(31),所述卡齿部(31)可卡入所述棘齿结构(211);所述基板(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相互匹配,可使两个基板(10)相互连接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为朝外凸出的卡扣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为设置于所述基板(10)的连接槽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可卡入所述连接槽结构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为沿竖向凸起的膨胀柱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为所述基板(10)开设的连接孔结构,所述膨胀柱结构可从一侧穿设并卡紧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鸿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