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39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包括BMS、BDU以及插件面板,所述BMS,固定于所述BDU的上部;所述插件面板,固定于所述BMS以及所述BDU的一侧;其中,所述BMS、BDU以及插件面板之间通过螺栓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通过对前端面板、BMS以及BDU进行集成,在较少电池包的占用空间的同时,减少系统BOM,有效提高承租效率。有效提高承租效率。有效提高承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集成BDU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集成BDU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新能源电池中,BMS(Battery Monitor System,电池监控)一般与BDU(Battery D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分开布置;插件面板一般与箱体集成,与BDU分开布置。然而,由于这种电池包的插件面板、BMS以及BDU分开布置,导致系统集成度较低,占用较多的电池包空间,进而导致电池包的BOM较多。因此,亟需一种可在减少电池包的占用空间的同时,减少系统BOM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高集成BDU结构,以在减少电池包的占用空间的同时,减少系统BOM。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包括BMS、BDU以及插件面板,
[0006]所述BMS,固定于所述BDU的上部;
[0007]所述插件面板,固定于所述BMS以及所述BDU的一侧;
[0008]其中,所述BMS、BDU以及插件面板之间通过螺栓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BMS包括BMS上盖以及BMS底座,
[0010]所述BMS上盖以及所述BMS底座通过第一螺栓结构进行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结构包括第一通孔、第五通孔、第一螺栓以及第一内螺纹,
[0012]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BMS上盖上;
[0013]所述第五通孔设置在所述BMS底座上;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0014]所述第一螺栓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五通孔并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对所述BMS上盖以及所述BMS底座进行固定。
[0015]进一步的,所述BDU包括BDU上盖以及BDU底座,
[0016]所述BDU上盖以及BDU底座通过第二螺栓结构进行固定;
[0017]所述第一内螺纹设置在所述BDU上盖上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五通孔对应的位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栓结构包括第二通孔、第六通孔、第二螺栓以及第二螺母,
[0019]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BDU上盖上;
[0020]所述第六通孔设置在所述BDU底座上;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0021]所述第二螺栓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及第六通孔并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对所
述BDU上盖以及所述BDU底座进行固定。
[0022]进一步的,所述BMS底座与所述BDU上盖通过第三螺栓结构进行固定。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螺栓结构包括第三通孔、第三螺纹孔以及第三螺栓,
[0024]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BMS底座上;
[0025]所述第三螺纹孔设置在所述BDU上盖上;其中,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
[0026]所述第三螺栓通过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与所述第三螺纹孔配合对所述BMS以及所述BDU进行固定。
[0027]进一步的,所述插件面板包括前端面板以及固定板;其中,所述前端面板设置于所述BMS以及BDU的前侧,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BDU的底部。
[0028]进一步的,所述BDU底座与所述固定板通过第四螺栓结构进行固定。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螺栓结构包括第四通孔、第四螺纹孔以及第四螺栓,
[0030]所述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BDU底座上;
[0031]所述第四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其中,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四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
[0032]所述第四螺栓通过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与所述第四螺纹孔配合对所述BDU以及所述插件面板进行固定。
[003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通过对前端面板、BMS以及BDU进行集成,在较少电池包的占用空间的同时,减少系统BOM,有效提高承租效率。
附图说明
[003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BMS以及第一螺栓结构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BDU以及第二螺栓结构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三螺栓结构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插件面板的示意图;
[004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四螺栓结构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BMS;11、BMS上盖;12、BMS底座;2、BDU;21、BDU上盖;22、BDU底座;3、插件面板;31、前端面板;311、进水口;312、出水口;313、低压插件;314、高压插件;32、固定板;4、第一螺栓结构;41、第一通孔;42、第五通孔;43、第一螺栓;44、第一内螺纹;5、第二螺栓结构;51、第二通孔;52、第六通孔;53、第二螺栓;54、第二螺母;6、第三螺栓结构;61、第三通孔;62、第三螺纹孔;63、第三螺栓;7、第四螺栓结构;71、第四通孔;72、第四螺纹孔;73、第四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7]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的示意图。
[004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包括BMS1、BDU2以及插件面板3,
[0049]所述BMS1,固定于所述BDU2的上部;
[0050]所述插件面板3,固定于所述BMS1以及所述BDU2的一侧;
[0051]其中,所述BMS1、BDU2以及插件面板3之间通过螺栓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0052]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3]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BMS1以及第一螺栓结构4的示意图。
[0054]所述BMS1包括BMS上盖11以及BMS底座12,
[0055]所述BMS上盖11以及所述BMS底座12通过第一螺栓结构4进行固定。
[0056]所述第一螺栓结构4包括第一通孔41、第五通孔42、第一螺栓43以及第一内螺纹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MS(1)、BDU(2)以及插件面板(3),所述BMS(1),固定于所述BDU(2)的上部;所述插件面板(3),固定于所述BMS(1)以及所述BDU(2)的一侧;其中,所述BMS(1)、BDU(2)以及插件面板(3)之间通过螺栓结构进行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MS(1)包括BMS上盖(11)以及BMS底座(12),所述BMS上盖(11)以及所述BMS底座(12)通过第一螺栓结构(4)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结构(4)包括第一通孔(41)、第五通孔(42)、第一螺栓(43)以及第一内螺纹(44),所述第一通孔(41)设置在所述BMS上盖(11)上;所述第五通孔(42)设置在所述BMS底座(12)上;其中,所述第一通孔(41)与所述第五通孔(4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螺栓(43)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以及所述第五通孔(42)并于所述第一内螺纹(44)配合对所述BMS上盖(11)以及所述BMS底座(12)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DU(2)包括BDU上盖(21)以及BDU底座(22),所述BDU上盖(21)以及BDU底座(22)通过第二螺栓结构(5)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内螺纹(44)设置在所述BDU上盖(21)上与所述第一通孔(41)以及所述第五通孔(42)对应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集成BDU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结构(5)包括第二通孔(51)、第六通孔(52)、第二螺栓(53)以及第二螺母(54),所述第二通孔(51)设置在所述BDU上盖(21)上;所述第六通孔(52)设置在所述BDU底座(22)上;其中,所述第二通孔(51)与所述第六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国刘峰吴元昊彭月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