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34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属于多孔陶瓷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研究试验多配方、多尺寸成型速度慢、模具制作流程复杂,实验结果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包括:管膜底座模块(1)、管膜盖顶模块(2)、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管膜柱顶模块(6)、管膜振捣模块(7);管膜振捣模块(7)可插入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管膜柱顶模块(6)所形成的空腔内。的空腔内。的空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多孔陶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管膜具有诸多优点如化学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可重复使用、抗生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目前应用广泛于化学工业、生物医药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工业、核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0003]现有陶瓷管膜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冷等静压法和挤出成型法两种。在陶瓷管膜试验过程中,为试验配方及产品尺寸的比例,通过以往的生产工艺的手段,存在以下缺点,制作模具耗时长,成型速度慢,加长尺寸制作流程复杂,这些因素严重拖延了试验成果转化的时长,致使陶瓷管膜的研究试验成本高、耗时长,其多配方对比试验造成了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现有试验都是依据原有的生产工艺设备进行试验,效果很慢,耗时较长,而研究试验对于时间是很宝贵的,能快速得出结论和找出问题所在是研究试验的重要环节,因此设计一种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研究试验多配方、多尺寸成型速度慢、模具制作流程复杂,实验结果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包括:管膜底座模块、管膜盖顶模块、管膜口径模块、管膜管径模块、管膜柱芯模块、管膜柱顶模块、管膜振捣模块;在所述管膜底座模块上有凸出圆台,管膜口径模块、管膜管径模块、管膜柱芯模块上有凸出圆台下有凹回圆台,管膜盖顶模块、管膜柱顶模块下有凹回圆台;所述管膜底座模块放置于最下方、管膜口径模块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底座模块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柱芯模块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底座模块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管径模块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口径模块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柱顶模块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柱芯模块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盖顶模块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管径模块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振捣模块可插入管膜口径模块、管膜管径模块、管膜柱芯模块、管膜柱顶模块所形成的空腔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管膜底座模块中间有凸出圆台,四周均匀分布4个凸出圆台,与之衔接的管膜口径模块、管膜柱芯模块,管膜口径模块下方有四周均匀分布的4个凹回圆台槽,管膜柱芯模块下方有凹回圆台槽,可与管膜底座模块紧密衔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管膜管径模块、管膜柱芯模块可根据需要增加数量,且增加数量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管膜柱芯模块、管膜柱顶模块的高度低于管膜口径模块、管膜管径模块,且管膜柱芯模块、管膜柱顶模块叠加的高度低于管膜口径模块、管膜管径模块叠加的
高度,并且管膜柱芯模块、管膜柱顶模块与管膜口径模块、管膜管径模块所形成的高度差始终为定值。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便捷成型模具,可以快速装填粉料,并振捣密实,成型速度快,而且可以通过管膜柱芯模块和管膜口径模块的增加而增加尺寸长度,达到研究试验的多配方、多尺寸的快速成型制备,而且模具是组装而成可涂抹润滑剂,便于脱模和清洗快速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拆分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管膜底座模块(1)的三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管膜盖顶模块(2)的三视图。
[0014]图5是本技术管膜口径模块(3)的三视图。
[0015]图6是本技术管膜管径模块(4)的三视图。
[0016]图7是本技术管膜柱芯模块(5)的三视图。
[0017]图8是本技术管膜柱顶模块(6)的三视图。
[0018]图9是本技术管膜振捣模块(7)的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其包括:管膜底座模块1、管膜盖顶模块2、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管膜柱顶模块6、管膜振捣模块7;在所述管膜底座模块1上有凸出圆台,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上有凸出圆台下有凹回圆台,管膜盖顶模块2、管膜柱顶模块6下有凹回圆台;所述管膜底座模块1放置于最下方、管膜口径模块3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底座模块1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柱芯模块5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底座模块1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管径模块4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口径模块3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柱顶模块6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柱芯模块5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盖顶模块2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管径模块4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振捣模块7可插入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管膜柱顶模块6所形成的空腔内。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根据试验配方比例制备混合料和设计好的产品尺寸,取出适应数量的模块,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数量计算准确。将管膜底座模块1、管膜盖顶模块2、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管膜柱顶模块6内部均匀涂抹脱模剂,将随即管膜底座模块1放好,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柱芯模块5安装在管膜底座模块1上,将制备混合料均匀倒入后用管膜振捣模块7振捣密实,再安装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重复操作,最后安装管膜盖顶模块2、管膜柱顶模块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陶瓷管膜试验的便捷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膜底座模块(1)、管膜盖顶模块(2)、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管膜柱顶模块(6)、管膜振捣模块(7);在所述管膜底座模块(1)上有凸出圆台,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5)上有凸出圆台下有凹回圆台,管膜盖顶模块(2)、管膜柱顶模块(6)下有凹回圆台;所述管膜底座模块(1)放置于最下方、管膜口径模块(3)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底座模块(1)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柱芯模块(5)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底座模块(1)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管径模块(4)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口径模块(3)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柱顶模块(6)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柱芯模块(5)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盖顶模块(2)所对应的凹回圆台与管膜管径模块(4)所对应的凸出圆台衔接;管膜振捣模块(7)可插入管膜口径模块(3)、管膜管径模块(4)、管膜柱芯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荣张宏伟王琨孟凡然杨尚权张艾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玻璃陶瓷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