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干型涤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06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干型涤纶布,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涤纶布速干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的内层和外层,远离外层一侧的内层开设有若干凹槽,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有空腔,位于空腔内的内层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凸起和外层相抵,凸起和凹槽的相对位置相同,位于凹槽内的内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一,通孔一贯穿凸起,外层上开设有通孔二,通孔一和通孔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透湿纱,透湿纱由棉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丙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导湿性,丙纶纤维可以将布料内的水导出至表面,从而达到速干效果。从而达到速干效果。从而达到速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干型涤纶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速干型涤纶布。

技术介绍

[0002]涤纶布是由涤纶纤维编织而成,涤纶是一种由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0003]涤纶布大量应用于制造衣物,由于涤纶纤维是实心纤维,其容纳水分的量较少,导致其吸湿性较差,人们在运动时会出汗,尤其是腋下部位,腋下出汗的量会更多,汗液会依附在涤纶布的表面,汗液会形成水膜,从而会将涤纶布表面的孔隙堵塞,导致透过涤纶布的空气的量会减少,空气能够带走的水汽便会减少,进而导致涤纶布的速干效果不佳,因此,需要解决涤纶布速干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干型涤纶布。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速干型涤纶布,包括相互固定的内层和外层,远离外层一侧的所述内层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有空腔,位于空腔内的所述内层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和外层相抵,所述凸起和凹槽的相对位置相同,位于凹槽内的所述内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一,所述通孔一贯穿凸起,所述外层上开设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相连通。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二的截面直径大于通孔一的截面直径,所述通孔二和通孔一的相对位置相同。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的编织密度小于外层的编织密度。/>[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通过透湿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内层为经起花组织。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通过速干纱经纬编织而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速干纱的旦数大于透湿纱的旦数。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湿纱由若干棉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速干纱由若干涤纶异形截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起花组织由花经与地经排列而成,所述花经与地经的排列比为1:1,所述地经为平纹组织,所述经起花组织为13页综且其经纱组织点为浮,经起花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经起花组织的花经组织为叉,所述经起花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
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当人体和内层接触时,人体产生的汗液会被内层吸收,内层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和人体之间形成间隙,间隙中有空气流通,使得内层更加的透气,内层上固定连接有凸起,凸起使得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空腔,内层吸收的汗液会通过通孔二透湿到外层,外层内的汗液通过通孔一与外界空气接触,从而汗液被排出,使得内层更快变得干燥,进而提高了内层和外层的速干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透湿纱的切片图;
[0019]图3为速干纱的切片图;
[0020]图4为经起花组织的组织图。
[0021]图中:1、内层;2、外层;3、凹槽;4、空腔;5、凸起;6、通孔一;7、通孔二;8、透湿纱;9、速干纱;10、棉纤维;11、丙纶纤维;12、涤纶异形截面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3]该速干型涤纶布,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固定的内层1和外层2,内层1和外层2通过缝合线四周缝合而成,缝合线通过涤纶纤维和棉纤维10制成,内层1和人体皮肤接触,当人体出汗时,汗液会与内层1接触,内层1会将汗液透湿到外层2,远离外层2一侧的内层1开设有若干凹槽3,凹槽3通过热压机热压而成,凹槽3和人体皮肤之间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间距,当人体的皮肤和内层1相抵时,间距中仍会留存有空气,使得皮肤与内层1之间空气的流通量有所增大,进而使得内层1的透气效果更好,内层1和外层2之间形成有空腔4,空腔4用于内层1和外层2之间的空气流通,位于空腔4内的内层1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5,凸起5在编织过程中便会形成,凸起5和外层2相抵,位于凹槽3内的所述内层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一6,所述通孔一6贯穿凸起5,所述外层2上开设有通孔二7,所述通孔一6和通孔二7相连通,通孔一6和通孔二7均通过激光打孔机打孔形成,凸起5和凹槽3的相对位置相同,当人体产生的汗液被内层1所吸收时,内层1吸收汗液后,汗液会通过通孔二7并被凸起5吸收,凸起5内的一部分汗液被空腔4内流动的空气携带至外界空气中,另一部分汗液通过通孔一6经过外层2后排入外界空气中,通孔二7的截面直径大于通孔一6的截面直径,通孔二7和通孔一6的相对位置相同,汗液被内层1吸收后,通过毛细管效应汗液能够从通孔二7流入通孔一6内,并且能够达到单向导湿的效果。
[0024]如图1

图3所示,内层1的编织密度小于外层2的编织密度,内层1的编织密度为118根/cm
×
58根/cm,外层2的编织密度为128根/cm
×
68根/cm根/cm,因为内层1的编织密度大,外层2的编织密度大,所以内层1吸收的汗液会流入到外层2内,速干纱9的旦数大于透湿纱8的旦数,速干纱9的旦数为75D*75D,透湿纱8的旦数为63D*66D,因为透湿纱8的旦数相对于速干纱9的旦数较小,所以由透湿纱8编织而成的内层1更加轻薄且穿着更加舒适。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内层1通过透湿纱8经纬编织而成,透湿纱8通过梭织机经纬编织而成内层1,透湿纱8由若干棉纤维10和丙纶纤维11加捻而成,棉纤维10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丙纶纤维11通过芯吸效应而具有良好的导湿性,棉纤维10和丙纶纤维11通过加捻机加捻成透湿纱8,透湿纱8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的作用,透湿纱8可以将人体所产生的汗液导入到空腔4中,内层1为经起花组织,经起花在编织过程中便会形成,经起花组织由花经与地经排列而成,花经与地经的排列比为1:1,地经为平纹组织,经起花组织为13页综且其花经组织点为浮,经起花组织的地纬组织点为沉,经起花组织的地经组织点为叉,经起花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干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内层(1)和外层(2),远离外层(2)一侧的所述内层(1)开设有若干凹槽(3),所述内层(1)和外层(2)之间形成有空腔(4),位于空腔(4)内的所述内层(1)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5),所述凸起(5)和外层(2)相抵,所述凸起(5)和凹槽(3)的相对位置相同,位于凹槽(3)内的所述内层(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一(6),所述通孔一(6)贯穿凸起(5),所述外层(2)上开设有通孔二(7),所述通孔一(6)和通孔二(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干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二(7)的截面直径大于通孔一(6)的截面直径,所述通孔二(7)和通孔一(6)的相对位置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干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的编织密度小于外层(2)的编织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干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通过透湿纱(8)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内层(1)为经起花组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速干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通过速干纱(9)经纬编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良蔡新根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润升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