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04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包括机舱、导风罩和封板,机舱上设置有通风口,导风罩的一侧连接机舱,导风罩的另一侧抵接封板,封板外缘连接机舱,导风罩包围设置在通风口外缘,导风罩包括板状的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两端的压缩海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风罩的两端粘贴压缩海绵、便于装配,提升散热性能、防止高低温气体回流、采用板状结构的导风罩实现了轻量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混合动力汽车
,具体是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动力单元(IPU)用于混合动力底盘上,与动力电池一起,作为底盘的能量源,给底盘各高压驱动部件提供电力,具备发电和能量回收(耗电)功能。
[0003]IPU内部包含冷却系统,其中包含发动机冷却,电机和控制器冷切,中冷器等。电机散热器、中冷器、发动机散热器与机舱外面封板之间都会有间隙,这些冷却的散热器跟IPU机舱的外围进风口处有间隙,需要一个导风罩隔绝内外的气流,防止高低温气流的回流。但现有结构中,风扇和封板之间有间隙,高温气体容易从间隙中间回流到舱内,造成其他地方高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导风罩的两端粘贴压缩海绵、便于装配,提升散热性能、防止高低温气体回流、采用板状结构的导风罩实现了轻量化。
[0005]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包括机舱、导风罩和封板,所述机舱上设置有舱体通风口,所述导风罩的一侧连接所述机舱,所述导风罩的另一侧抵接所述封板,所述封板外缘连接所述机舱,所述导风罩包围所述舱体通风口外缘,所述导风罩包括板状的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两端的压缩海绵。本技术设计了导风罩,让热交换后高温气体直排到机舱位外,防止气体回流到机舱,克服了风扇和封板之间有间隙,高温气体容易从间隙中间回流到舱内,造成其他地方高温的缺点。
[0006]本技术的导风罩两端粘贴压缩海绵,可以压缩达到密封效果,另外可以弥补风扇和封板之间的制造安装过程中的尺寸偏差,便于装配。
[0007]本技术的导风罩的本体可使用金属薄板,实现轻量化。
[0008]优选的,所述本体两端均构造为T型结构,所述本体的两端面均构造为平面。导风罩的本体两端焊接成T型,导风罩截面呈工字型,端面为平面,便于压缩海绵的粘贴牢固。
[0009]优选的,所述导风罩周围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导风罩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所述机舱上。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0010]优选的,所述导风罩上朝向所述机舱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和所述机舱上的定位凸起配合,导风罩安装精准,固定稳固。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导风罩的两端粘贴压缩海绵、便于装配,提升散热性能、防止高低温气体回流、采用板状结构的导风罩实现了轻量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和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导风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导风罩的正视图。
[0016]图5是图4的A

A方向剖视图。
[0017]图6是现有技术中IPU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和图8是现有技术中IPU的机舱的外观结构图。
[0019]图中:1

机舱、101

舱体通风口、102

定位凸起、2

导风罩、201

本体、202

压缩海绵、203

螺栓孔、204

定位卡槽、3

封板、4

电机散热器通风口、5

中冷器通风口、6

发动机散热器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包括机舱1、导风罩2和封板3,所述机舱1上设置有舱体通风口101,所述导风罩2的一侧连接所述机舱1,所述导风罩2的另一侧抵接所述封板3,所述封板3外缘连接所述机舱1;
[0023]如图3~5所示,所述导风罩2包围所述舱体通风口101外缘,所述导风罩2包括板状的本体20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201两端的压缩海绵202。
[0024]本实施例可应用到电机散热器、中冷器、发动机散热器中,导风罩2填补了电机散热器、中冷器、发动机散热器与机舱1外面封板3之间的间隙,让热交换后高温气体直排到仓位外,防止气体回流。
[0025]导风罩2两端粘贴压缩海绵202,可以压缩达到密封效果,另外可以弥补风扇和封板3之间的制造安装过程中的尺寸偏差,便于装配。
[0026]实施例2: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
[0027]如图7和图8所示,现有的IPU机舱上设置有电机散热器通风口4、中冷器通风口5、发动机散热器通风口6。
[0028]如图6所示,现有技术中,IPU机舱散热结构中,包括机舱1和封板3,风扇和封板3之间有间隙,高温气体容易从间隙中间回流到机舱1内,造成其他地方高温。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包括机舱1、导风罩2和封板3,所述机舱1上设置有舱体通风口101,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舱体通风口101内,所述导风罩2的一侧连接所述机舱1,所述导风罩2的另一侧抵接所述封板3,所述封板3外缘连接所述机舱1;导风罩2构造为环形封闭结构。
[0030]如图3~5所示,所述导风罩2包围所述舱体通风口101外缘,所述导风罩2包括板状的本体20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201两端的压缩海绵202。
[0031]本实施例的导风罩2本体201可使用金属薄板,实现轻量化。
[0032]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01两端均构造为T型结构,T型结构可焊接设置在本体201两端,所述本体201的两端面均构造为平面,压缩海绵202粘贴在本体201的两端面上。
[0033]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2周围设置有螺栓孔203,螺栓孔203设置
有2个,所述导风罩2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所述机舱1上。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003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2上朝向所述机舱1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槽204,定位卡槽204设置为4个,采用多点定位。所述定位卡槽204和所述机舱1上的定位凸起102配合,导风罩2安装精准,固定稳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散热的IPU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1)、导风罩(2)和封板(3),所述机舱(1)上设置有舱体通风口(101),所述导风罩(2)的一侧连接所述机舱(1),所述导风罩(2)的另一侧抵接所述封板(3),所述封板(3)外缘连接所述机舱(1),所述导风罩(2)包围所述舱体通风口(101)外缘,所述导风罩(2)包括板状的本体(20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201)两端的压缩海绵(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泽先陈涛蒙秀丽梁健麟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