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拉式爬管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张拉式爬管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社会,各种管道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环境的各个角落。作为能源和其他物质的运输通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存在老化、腐蚀和堵塞等问题。而且大量管道因为空间狭小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无法进入,这就给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进行管道的检测和维护,传统的挖掘方法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存在工作量大和效率低等缺点。
[0003]因此管道机器人的想法被提了出来,使用机器人可以避免人进入危险的工作场所中,并且可以同样出色的完成作业,管道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管道机器人可搭载多种传感器、智能移动载体、作业装置和无损检测等技术,凭借其自身优势可以完成对管道的检测和维护。这极大地提高了管道检测和维护的工作效率。
[0004]目前市面上传统的管道内运动机器人以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为主。在轮胎挤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拉式爬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布置的头部支撑装置(1)、包括至少两个伸缩装置的伸缩系统和尾部支撑装置(4)且每相邻两装置均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和尾部支撑装置(4)对称布置在伸缩系统的两端,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伸缩系统和尾部支撑装置(4)用于相互配合在管道(6)内蠕动行进;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和尾部支撑装置(4)结构相同均包括半柔性绳索(1
‑
2)、缠线装置(1
‑
3)、连接板(1
‑
4)、连杆机构(1
‑
5)、弹性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和连接板(1
‑
4)上下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板(1
‑
4)上端面与缠线装置(1
‑
3)相连,所述半柔性绳索(1
‑
2)设置有两个并对称布置在缠线装置(1
‑
3)的两侧,所述缠线装置(1
‑
3)内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转动端,每个转动端与对应位置的半柔性绳索(1
‑
2)非柔性端相连,每个半柔性绳索(1
‑
2)的柔性端均与连接组件相连,所述连杆机构(1
‑
5)设置有多个并圆周均布设置在连接板(1
‑
4)周侧,每个所述连杆机构(1
‑
5)的一端与连接组件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1
‑
4)相连,沿周向每相邻两个连杆机构(1
‑
5)通过一个弹性件相连,所述缠线装置(1
‑
3)用于通过半柔性绳索(1
‑
2)驱动连接组件动作并使连杆机构(1
‑
5)内的防滑垫(1
‑5‑
6)靠近或远离管道(6)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拉式爬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柔性绳索(1
‑
2)包括钢丝线(1
‑2‑
1)和弹簧(1
‑2‑
2),所述弹簧(1
‑2‑
2)一端与钢丝线(1
‑2‑
1)一端相连,所述弹簧(1
‑2‑
2)另一端与钢丝线(1
‑2‑
1)上的特定位置(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拉式爬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装置(1
‑
3)包括步进电机(1
‑3‑
1)、蜗轮蜗杆减速器(1
‑3‑
2)、缠线盘(1
‑3‑
3)和输出轴(1
‑3‑
4),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1
‑3‑
2)与连接板(1
‑
4)相连,所述步进电机(1
‑3‑
1)的输出端与蜗轮蜗杆减速器(1
‑3‑
2)相连,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1
‑3‑
2)两侧对称设置输出轴(1
‑3‑
4),每个输出轴(1
‑3‑
4)均连接一个缠线盘(1
‑3‑
3),所述缠线盘(1
‑3‑
3)与钢丝线(1
‑2‑
1)另一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张拉式爬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
‑
4)为矩形且输出轴(1
‑3‑
4)的轴线在连接板(1
‑
4)的投影与连接板(1
‑
4)的一个对角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拉式爬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1
‑
5)还包括第一杆(1
‑5‑
1)、第二杆(1
‑5‑
2)、第三杆(1
‑5‑
3)、固定板(1
‑5‑
4)和弧形弹簧片(1
‑5‑
5),所述第一杆(1
‑5‑
1)和第三杆(1
‑5‑
3)对称铰接在固定板(1
‑5‑
4)两端,所述第一杆(1
‑5‑
1)自由端与连接组件相铰接,所述第三杆(1
‑5‑
3)自由端与连接板(1
‑
4)相铰接,所述第一杆(1
‑5‑
1)和第三杆(1
‑5‑
3)上对应位置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两个滑块均与第二杆(1
‑5‑
2)相铰接,所述固定板(1
‑5‑
4)靠近管道(6)一侧的外圆弧面上设置防滑垫(1
‑5‑
6),所述防滑垫(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非凡,张星雨,王鑫,刘贺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